APP下载

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致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1例

2020-06-29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杂合酪氨酸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山东 青岛 266003; 2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3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患儿,男,7个月,因“抬头不稳3月余”来院。患儿3月龄可抬头,稳定性欠佳,肘部支撑可,发作性震颤。近1月来,患儿自主活动减少,抬头不稳较前明显,翻身次数减少,四肢震颤较前明显,活动后易疲乏。体格检查:意识清,眼神交流可,前囟1 cm×1 cm大小,张力不高。双侧膝腱反射阳性,双侧巴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高,余未见明异常。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套、甲状腺功能、乳酸、血浆氨、同型半胱氨酸、血清铜蓝蛋白均未见异常。颅脑MR平扫示双侧侧脑室饱满。遗传学测序结果:患儿TH基因存在复合杂合核苷酸变异:c.1451G>T(来自父亲);c.698G>A(来自母亲)(图1)。诊断依据及治疗:该患儿为复合杂合突变发病,父母单杂合不发病,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且发病年龄早,同时合并肌张力障碍、锥体外系症状、震颤等临床表现。根据以上临床表现与基因测序结果,该患儿明确诊断为酪氨酸羟化酶缺乏症(THD)。治疗上给予口服左旋多巴(L-DOPA),初治剂量为2.5 mg/(kg·d),1周后加量至5 mg/(kg·d)。1周后随访患儿运动较前进步,抬头稳定,肢体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较前减轻;1月后随访患儿能独坐;现患儿治疗2月,独坐稳,下肢肌张力正常,无异常震颤。继续进一步随访并对本病的长期预后进行观察。

图1 患儿及其父母TH基因杂合突变序列图谱

讨论TH是酪氨酸转化为多巴胺过程中的限速酶[1],基因突变可造成TH合成受阻,从而导致多巴胺的合成障碍,引起广泛的神经功能异常,如运动减少、动作迟缓、肢体僵硬、肌张力障碍伴震颤等。TH基因(位于染色体11p15.5)突变,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TH缺乏可致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确诊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包括单基因检测、多个序列检测以及全外显子测序。本研究的患儿基因学报告示TH基因存在复合杂合核苷酸变异,致蛋白质功能受损,出现自主活动减少、肢体震颤等症状,均为致病性突变[3]。

THD的治疗选择是L-DOPA或其他多巴胺能药物,主要是多巴胺激动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4],该疾病的治疗,特别是针对肌张力不全的患者采用低剂量L-DOPA大多数患者都有稳定和显著的效果[5],有时甚至可以大幅度地改善神经状况。本患儿确诊为TH缺乏后,给予L-DOPA治疗有效。在随访期间,患者服用小剂量L-DOPA后震颤消失,运动较前进步,无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THD是一种遗传代谢病,临床少见但治疗方式明确,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使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的负担减轻。鉴于其罕见性及表型异质性,对于原因不明的肌张力不全,仅凭临床表现很难早期识别,尤其在婴幼儿期起病,表现为运动功能减退并伴有锥体外系受损者,应注意考虑THD的可能[6]。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杂合酪氨酸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布南色林致锥体外系综合征1 例*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聋人家庭及高危夫妇耳聋基因筛查分析和生育指导
枸骨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与抗氧化作用
蔷薇花总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行为
浅析英语文学汉译中杂合现象的成因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PVC用酪氨酸镧的合成、复配及热稳定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