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3-吲哚醌对乳腺癌BT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0-06-29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长率吲哚阴性

(1 青岛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山东 青岛 266021; 2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 3 青岛大学药学院)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的不同分子亚型与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根据受体表达情况,大致把乳腺癌分为Luminal A、Luminal B、三阴性型和HER-2过表达型4种亚型[1]。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5%~20%[2],因其侵袭性强、病情进展快等特点,给临床上患者治疗带来严重的困难。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3],但化疗后复发率高,且3年内生存率低。此外,三阴性乳腺癌由于易发生侵袭性肺转移和脑转移,死亡率更高[4-6]。目前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药物效果有限,且靶向治疗药物欠缺,因此亟待研究出新的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药物。随着天然药物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吲哚类药物的研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3-吲哚醌又名吲哚-2,3-二酮,是抗癌药物靛玉红的衍生物,具有抗菌、抗真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7-9],且分子结构小、毒性低,具有开发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新药的潜能。

细胞凋亡的失调是癌症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10-11]。p53基因(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基因(Bax)调控的家族蛋白是重要的凋亡相关蛋白,也是治疗癌症的潜在靶点[12-13]。MDM2基因(MDM2)是一种致癌基因,还是肿瘤抑制因子p53最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破坏p53与MDM2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p53稳定并激活[14]。因此,p53与MDM2之间互相调节,关系密切,可成为一个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本研究通过检测BT549细胞中p53、Bcl-2、Bax以及MDM2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探讨2,3-吲哚醌对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2,3-吲哚醌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乳腺癌BT549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昆明细胞库;2,3-吲哚醌购自美国Sigma公司;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青链霉素混合液、胰蛋白酶消化液购自中国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PCR反转录试剂盒及引物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有限公司;BCA 蛋白质定量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兔抗人GAPDH单克隆抗体、P53、Bcl-2、Bax、MDM2抗体购自英国Abcam公司;Matrigel基质胶购自美国BD公司。

1.2 细胞培养及处理

使用含体积分数0.10胎牛血清以及0.01青链霉素溶液的高糖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乳腺癌BT549细胞,当培养瓶中细胞生长率达到60%左右的状态时,加入梯度浓度2,3-吲哚醌后继续培养细胞至72 h。2,3-吲哚醌使用二甲亚砜溶解,根据实验需要,使用时用培养基稀释为相应浓度。

1.3 2,3-吲哚醌对乳腺癌BT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毒性

在96孔板中常规培养BT549细胞,当96孔板中细胞的生长率达到60%左右时,分别加入0、50、100、200、400、800、1 600 μmol/L 的2,3-吲哚醌(每个浓度值设置5个实验复孔),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72 h。然后每孔加入10 μL CCK-8溶液,并放回培养箱继续孵化2 h,后使用酶标仪检测各孔的吸光度(A)值。实验重复3次,取均值。根据抑制率公式计算2,3-吲哚醌对BT549细胞的抑制率,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

1.4 2,3-吲哚醌对乳腺癌BT549细胞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

1.4.1划痕实验 在6孔板之中常规培养BT549细胞,当生长率达到60%左右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3-吲哚醌(0、100、200、400 μmol/L)处理后继续培养。细胞长满后,用微移液管的尖端在每个孔中垂直和水平各画2条线,并在不同的时间点(0、12、24 h)使用显微镜拍照,观察划痕愈合的情况。

1.4.2Transwell实验 在24孔板当中常规培养BT549细胞,当生长率达到60%左右时,加入不同浓度2,3-吲哚醌(0、100、200、400 μmol/L)处理后继续培养72 h。将Matrigel基质胶与无血清培养液放置培养箱中孵育1 h后,使基质胶凝固。将上述加药培养后的细胞配成细胞悬液,于每孔上室加入100 μL细胞悬液,下室中加入600 μL含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放置于培养箱中继续孵育,直至观察到下室有细胞出现时终止培养。取出Transwell小室用PBS洗2次,甲醛固定,结晶紫染色5 min,PBS洗2次,用棉球擦去上表面细胞,显微镜下拍照计数,每个浓度设置3个实验复孔。

1.5 实时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细胞中p53、Bcl-2、Bax、MDM2 mRNA相对表达量

常规培养BT549细胞,生长率达到60%左右时,分别加入0、100、200、400 μmol/L 2,3-吲哚醌处理后继续培养72 h,采用trizol试剂提取BT549细胞的总RNA。RNA浓度测定后,进行PCR反转录和qPCR实验,模板cDNA使用全式金逆转录试剂盒构建,qPCR体系采用全式金试剂盒构建。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qPCR引物序列

1.6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DM2、Bcl-2、Bax、P53蛋白相对表达量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后加入0、100、200、400 μmol/L 2,3-吲哚醌处理72 h,提取细胞总蛋白,BCA法测蛋白浓度。进行SDS-PAGE电泳,转膜,封闭液室温封闭2 h,加内参照一抗和目标蛋白一抗(1∶1 000)在4 ℃条件下孵育过夜。然后使用1×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加入二抗溶液孵育1 h,再次用1×TBST洗膜10 min,重复3次。最后将ECL发光液按说明书加到PVDF膜上,室温放置1 min,放入成像系统显影并拍照。以GAPDH的条带结果为内参照,将目的蛋白的条带与内参照进行比较,得出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3-吲哚醌对BT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CCK-8实验结果显示,0~1 600 μmol/L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0、0.98±0.04、0.92±0.02、0.81±0.04、0.62±0.04、0.43±0.02、0.21±0.06。与0 μmol/L组比较,2,3-吲哚醌的药物浓度越高,BT549细胞的增殖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4.64,P<0.01)。使用SPSS Statistics软件计算得出2,3-吲哚醌对BT549细胞的IC50为609 μmol/L,最终筛选出0、100、200、400 μmol/L的2,3-吲哚醌为后续实验的药物浓度。

2.2 2,3-吲哚醌对BT54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Transwell实验显示,0、100、200、400 μmol/L组细胞的侵袭率分别为92.00±1.15、58.00±1.15、22.33±1.45、16.33±1.33。与0 μmol/L组比较,随着2,3-吲哚醌浓度的升高,BT549细胞的侵袭能力逐渐减弱(F=751.48,P<0.01)。见图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0、100、200、400 μmol/L组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0.80±0.01、0.72±0.03、0.45±0.02、0.21±0.03。与0 μmol/L组相比较,2,3-吲哚醌的浓度越高,BT549细胞的迁移能力越低 (F=314.67,P<0.01)。见图2。

2.3 各组细胞中p53、Bcl-2、Bax、MDM2 mRNA相对表达量的比较

q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相比较,随着2,3-吲哚醌浓度的逐步升高,细胞中p53及BaxmRNA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F=62.82、20.86,P<0.01),Bcl-2、MDM2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F=21.53、30.31,P<0.01)。见表2。

表2 各组细胞中p53、Bcl-2、Bax、MDM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2.4 各组细胞中P53、Bcl-2、Bax、MDM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

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比较,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中P53、Bax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逐渐增高(F=29.59、53.12,P<0.01),Bcl-2和MDM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F=14.85、159.81,P<0.01)。见表3、图3。

A、B、C、D分别经0、100、200、400 μmol/L 2,3-吲哚醌处理

A、B、C、D分别经0、100、200、400 μmol/L 2,3-吲哚醌处理

表3 各组细胞中P53、Bcl-2、Bax、MDM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

图3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3 讨 论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5%,在乳腺癌1型突变相关的患者中,80%以上发展为三阴性乳腺癌[15]。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手术风险高,化疗敏感性较低,且易产生耐药性,肿瘤复发率高[16],严重地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因此,开发靶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药物是科研人员的研究热点,也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迫切需要。

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药物主要是蒽环类、紫杉类和铂类药物,但是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且预后差,效果差强人意[17]。2,3-吲哚醌是一种内源性生物因子,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18],其分子量小,化学结构简单,毒副作用小,具有开发为抗肿瘤药物的潜能。研究表明,在抗癌药物舒尼替尼和磷酸托塞拉尼布中,2,3-吲哚醌是其重要的药效单位[19]。此外,2,3-吲哚醌还能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侵袭以及转移[20]。2,3-吲哚醌的合成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具有抗增殖的作用[21]。可见,2,3-吲哚醌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可参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2]。p53是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大约50%的恶性肿瘤与p53的功能丧失有关[23]。2,3-吲哚醌发挥抑制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是否与p53有关,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2,3-吲哚醌能否通过P53信号通路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本研究中使用不同浓度的2,3-吲哚醌处理人乳腺癌BT549细胞72 h后,CCK8实验检测显示,随着2,3-吲哚醌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表明,2,3-吲哚醌对乳腺癌BT549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侵袭以及迁移的作用。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了加药处理后,细胞中p53、Bax、Bcl-2和MDM2 mRNA相对表达量和P53、Bax、Bcl-2和MDM2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发现p53、Bax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P5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Bax和MDM2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Bax、MDM2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证明了2,3-吲哚醌很可能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此研究为研发2,3-吲哚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但只是在体外水平上验证了2,3-吲哚醌对乳腺癌BT549细胞的作用,后续的体内实验及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2,3-吲哚醌对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初步显示了2,3-吲哚醌具有开发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新药的潜能。

猜你喜欢

生长率吲哚阴性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金属催化下吲哚7位的修饰
海南省马占相思生长率模型研建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海南省桉树生长率模型研建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基于海南省连清资料建立松树和橡胶树材积生长率模型
抗氧化剂2-吲哚啉酮衍生物对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