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案实施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2020-06-23曹玉钊
曹玉钊
【摘要】 现阶段,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始终是阻碍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而分层教学是解决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手段,分层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而在分层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不仅实现了学生的合理分层,还能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模式,科学的设计具有梯度的教学内容,最终充分地发挥出分层教学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学案 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5-157-01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以“学法”、“教法”为核心,高效地开展全新的教学模式,成功地扭转了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然而,陈旧的问题消除了,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比如,学生两极分化加剧、学生课业负担重等,不断地滋生学生的厌学情绪。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就要利用学案,开展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以学案为基础,以导学为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让学生在谈论、思考、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
尽管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但因学生间的差异性,导致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方面都不尽相同,盲目开展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教师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导学案,并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方案,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非常高,加强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1.将学习目标分层,为每位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分层给予区别对待,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通常情况下,导学案将教学目标分为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将目标分为基层目标、中层目标,以及高层目标。基层目标重视基础知识方面学习,对应学困生;中层目标要符合教材与大纲的要求,侧重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应中等生;而高层目标是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对应优等生。
例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划分。将理解公式推导过程、掌握求跟公式、实现简单问题的有效解决等,设置为基础目标。将熟悉求跟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实现较为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等,设置为中等目标。在高级目标的设定方面,要明确合理性与科学性,要求学生能推导求根公式、熟练运用求根公式、实现复杂问题的高效解决等。教师通过合理的目标拆解,能调动各个层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减小学生间的差异性。
1.1分层问题难度,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利用学案的课堂活动中,一定要重视问题的层次,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相对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来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由中等生来回答,而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由优等生来回答。将问题进行合理分层,保证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學活动中。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对应的问题,为学困生设计,判断“假如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两条边所对应的角也相等。”的真假命题。为中等生设计,回答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而针对优等生,教师让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充分激发学困生、中等生、以及优等生的思维灵动性,让学生在比较与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进而使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加强对问题的分层,使各层面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生主动思维下提升学习效率。
1.2加强分层引导,完善解题思路
学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分层引导,分层不仅要体现在问题方面,还要通过分层方式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引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难度中等的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示解题方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而针对难度比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思维上的启发。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实现引导分层,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数学思想进行解题,比如,通过转化思想添加辅助线,实现新老知识的融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而且,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后,在导学案上为各个层级学生设计出多个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并在问题的下方标注要求,让我们作业更具弹性,提高学生对本堂内容的有效认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1.3加强试题的分层检测,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
课堂检测是设计导学案的重要环节,课堂检测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在课堂检测的活动中,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所有学生,一定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性,考量知识内容是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范畴与能力范围。相同的考量标准会降低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而检测分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在测试题中,要包含必做的基础题,选做的综合类、拓展类题目。而且在选作的题目中,还要设置不同的梯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与乐趣。
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将课堂检测试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题占总分数的80%,另一类是选做题占总分数的20%,中等生与优等生是选做题的面对对象。同时,教师也可以专门为优等生设计附加题。此外,各个层级在完成本层基础题的前提下,并完成了高一层的题目,教师要重估高一层级题目分数,就要提高学生奋进精神。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案基础上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缺陷,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导学能力与设计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步发展,为高校课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蒋隆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1):135-136.
[2]孙娜.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构建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8,00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