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20-06-23吴玉庆

文理导航 2020年20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吴玉庆

【摘要】在问题导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问题设计应贯彻基础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符合数学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问题本体分析为思考点,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并以核心问题为统领。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研讨,并开展拓展和互动,以提高问题导学法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问题设计;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指的是教师提出贯穿课程内容、契合教学目标的问题,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和探究,借助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出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从课堂获取知识,学会如何学习,而问题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途径。

一、问题导学法的实施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是指问题设计既要体现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问题设计的基础性,就是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充分激发全体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形成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在讲授“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卫星围绕地球进行圆周运动的速度为7.8×103米/秒,那么卫星运动3×102秒时经过了多长的路程?针对这一问题,列出以下算式:7.8×103×3×102,也就是四个单项式的连乘。对此,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应如何得出四个单项式的连乘积吗?”上述单项式可视为四个有理数,而学生已经掌握有理数的连乘法,因此就可以将该算式转换为(7.8×3)×(103×102)。103×102属于两个同底数的幂相乘,学生也已经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加以运用。因而,上述问题并未超过学生的理解水平,符合基础性原则,学生可以顺利解决。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的是问题设计要立足于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备难度的题目,比如,教师在讲授“两数之和乘以两数之差”的内容时,可使用下列问题:小区的花园里有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花圃,在进行修改规划的时候,南北两侧需要增加3米,东西两侧则需要减少3米。规划修改以后,这块花圃的面积为多少?针对这一问题,所列出的算式如下:(a+3)(a-3)。教师可以按照这一问题,向学生提问:“算出花圃的面积并不困难,但我们怎么才可以最快地算出面积呢?”这就要求学生继续了解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相乘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多项式相乘的方法展开上述算式,再采用多项式相加的方法进行合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三)层次性原则

这一原则指的是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知识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照梯度设计不同层次的相关问题。问题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学习水平指向,按照层次性原则进行设计,为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提供思维方向,引导他们的思维从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二、问题导学法的问题设计方法

(一)以学科问题为基础

要进行问题设计,教师需要掌握问题的特点和内在逻辑。数学学科的特征主要包括:概念具有抽象性,内涵深刻,联系广泛;知识点复杂,其内部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教师应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导学法实施的重点,看它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处于哪个节点,在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发展中处于什么阶段,从而合理确定学科问题的结构。

(二)以核心问题为统领

核心问题的确定可为教师科学设计问题提供基本依据。核心问题是在考虑学科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点等因素而设计的问题。这一问题是问题式学习课堂的中心问题,它必须与教学的核心内容密切关联。提出或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几乎贯穿整节课。例如,在“中心对称图形”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作为核心问题。教师可以拿出几张中心对称图形和非中心对称图形的扑克牌,向学生提问:“我手里的牌在图案方面有哪些特点?”“如果我们把这几张牌旋转一百八十度之后,会有什么变化?”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借助这些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即经过一百八十度旋转以后,其牌面图案仍然和旋转之前相同。

三、问题导学法的实施步骤

在问题导学法的具体实施中,其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开始上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事先预习所要讲授的内容,以保证他们对需要学习的知识具备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不但有助于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不理解和理解困难的现象,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必须与数学教学的重点一致,只有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方能促进学生掌握和了解课程内容;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能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问题应当具备一定的思维价值;问题内容应具备具体、准确的特点,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困难;提问方式应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按照问题的具体内容加以调整。例如,教师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步行时间和步行路程的关系,设计出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营造出具体的情境,引起學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和了解。

(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研讨

应用问题导学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索、分析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一阶段可具体分为下列步骤:引导学生细致分析问题,保证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指出课程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对应性,从而指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在提取和构建数学模型之后,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求解。在上述步骤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协助学生提取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帮助他们归纳问题里的变量关系,再找到相应的数学模型。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向,以免思维过度发散,走上歧路。

(三)拓展和互动

前两步完成之后,问题导学法的实施就进入了巩固和检查环节。课后练习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使他们在巩固课堂所学的时候获得一定程度的知识拓展,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在问题导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应贯彻基础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在具体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本体分析为思考点,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并以核心问题为统领。教师应当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研讨,并开展拓展和互动,以提高问题导学法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6):61-62

[2]唐述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6(10):38-40

(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甘肃金昌737100)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精设计,巧提问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