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治疗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2020-06-1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皮下积液根治术

靳 梦 琳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洛阳 471000)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各类恶性肿瘤的7.0%以上,而且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有报告指出,我国虽然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随着女性角色的转变及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乳腺癌发病率连年升高,发病高峰年龄比西方女性早十余年[1]。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各种根治术引发的并发症-皮下积液使术后康复效果不尽如人意,不仅影响切口顺利愈合,而且还会影响后续放化疗进程,延误治疗时机,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2]。故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对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有积极意义。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30例,均于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对部分患者采取微波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在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有糖尿病或慢性皮肤病史;(2)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疾患;(3)临床资料不完整或患者拒绝配合治疗。依据住院号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4.39±7.21)岁,平均手术时间(87.40±12.37)min,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为ⅡA、ⅡB期,其中ⅡA期31例,ⅡB期34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32~62岁,平均年龄(46.09±8.45)岁,平均手术时间(84.50±11.55)min,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为ⅡA、ⅡB期,其中ⅡA期29例,ⅡB期36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按照标准术式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术毕在腋下、前胸壁放置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瓶,缝合皮瓣,吸出积液与空气,避免漏气。对照组以无菌纱布覆盖胸壁手术切口,将胸带置于平车相应位置,协助患者平卧于平车上,局部铺纱垫,将胸带于胸前交替叠压,结束加压包扎,对腋窝重点加压;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术后1~2d指导患者作腕关节运动,3d后进行肘关节锻炼,7d后进行肩关节锻炼,开展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与饮食指导,术后第1d继续加压包扎,不作其他处理。观察组行微波治疗,治疗仪器采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型号为KYWB-2000B),对手术切口直接照射,功率为20~30W,探头与切口直线距离不少于5cm,不超过10cm,每次照射30min,每天照射2次,连续治疗10~15d。治疗结束后予以加压包扎,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单管引流量<10mL/24h时拔除引流管,拔管后胸壁切口加压包扎2d,记录两组引流总量、拔管时间(以拔除最后一根引流管为准)及住院时间。观察拔管后术区皮下积液量,将皮下积液疗效分为Ⅰ、Ⅱ、Ⅲ、Ⅳ 4个等级,Ⅰ级:皮下积液量>50mL;Ⅱ级:20mL<皮下积液量≤50mL;Ⅲ级:5mL<皮下积液量≤20mL;Ⅳ级:皮下积液量≤5mL。将Ⅱ、Ⅲ、Ⅳ等级计为有效,总有效率=(Ⅱ级+Ⅲ级+Ⅳ级)/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引流总量、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术后各临床指标发现,观察组引流总量、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组别例数引流总量(mL)拔管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65234.18±22.476.79±2.118.24±2.33对照组65325.50±28.5612.32±2.6815.49±3.10t8.73511.42314.219P<0.05<0.05<0.05

2.2 两组皮下积液临床疗效比较

经疗效评估,观察组对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达到95.38%,对照组对皮下积液的临床疗效为69.23%,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皮下积液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ⅠⅡⅢⅣ总有效率(%)观察组653(4.62)8(12.31)32(49.23)22(33.85)62(95.38)对照组6520(30.77)13(20.0)19(29.23)13(20.0)45(69.23)χ28.104P<0.05

3 讨论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一般在术后1周内发生,出现皮下积液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较大,初期出血多,无法引流;(2)由于皮瓣游离范围较大且皮瓣过薄,容易发生死腔或不贴合的情况;(3)电刀热传导会增加皮下脂肪液化率;(4)术后拔管或活动过早;(5)加压包扎过紧,患者自身存在糖尿病或者体质差[4~5]。上述原因均可造成切口局部血供不足致皮下积液,而且皮下积液还可能诱发感染,影响创面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即使手术成功但仍然无法避免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因此手术后需要积极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一旦发生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进展[6]。

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由于术区由胸壁、锁骨、肋骨等组成,手术部位创面凹凸不平,于腋窝置单管行负压引流及加压包扎,可辅助皮下积液治疗。临床针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多采取加压包扎处理,但该处理方式常会影响患者呼吸,而负压持续吸引法还会使患者长时间卧床,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几率[7]。因此加压包扎方法效果十分有效,无法达到显著效果,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近年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常规根治术进行了改进,手术范围缩小,创伤减小,伤口愈合加快,对机体功能及外形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仍沿用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处理以防止皮下积液的发生,由于改良根治术对患者胸肌予以充分保留,因此胸壁更为平坦,单纯负压吸引可使皮瓣与胸壁贴合良好,有利于术区液体吸收,促进创面愈合,但单纯进行加压包扎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术区血运不佳,反而不利于愈合[8]。

有学者提出对皮下积液采用微波方法治疗,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微波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引流总量[(234.18±22.47)mL]、拔管时间[(6.79±2.11)d]与住院时间[(8.24±2.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皮下积液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该结果提示术后采用微波方法治疗可促进积液吸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微波治疗时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功率,病变组织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并迅速升温,且温度分布均匀,高能热效应可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加快组织代谢,促进局部病理代谢产物吸收,发挥消肿、消炎的作用。而且微波治疗后血液立即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对手术切口进行深度照射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强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9]。微波非热效应还能调节肌肉组织的兴奋性,控制痉挛收缩,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单纯采用加压包扎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微波治疗配合负压引流可取得显著效果,减少液体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患者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后续放化疗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该方法值得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皮下积液根治术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关节积液要科学适当地抽掉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