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株海洋来源蛋白酶产生菌Parengyodontium album HX2019006的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2020-06-12傅奇林俊杰庄峙厦黄华斌孙恩贤甘美裕肖玉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麦芽糖蛋白酶菌株

傅奇,林俊杰,庄峙厦,黄华斌,孙恩贤,甘美裕,肖玉娟

(厦门华厦学院,福建 厦门,361024)

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畜牧养殖、皮革制造与环保产业。海洋微生物由于其生存环境与陆地微生物不同,在蛋白酶的结构、产酶能力和发酵条件等方面往往存在特殊性,是新蛋白酶生产菌种的重要来源。CHI等从青岛市盐湖地区的沉积物中分离出高产蛋白酶的酵母菌株Aureobasidiumpullulans[1],ZHANG等在黄海的海洋细菌FlavobacteriumYS-80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嗜冷海洋蛋白酶[2],RAMESH等从孟加拉湾及其关联水域筛选得到1株产高温蛋白酶的链霉菌[3],KUMAR等从韩国海滩筛选得到的1株BacillusClausii中分离得到了一种耐高温碱性蛋白酶[4]。

课题组从厦门市红树林海泥中筛选得到1株产蛋白酶的丝状真菌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可在海水培养基中发酵生产蛋白酶,其较优的蛋白酶发酵条件与报道的Parengyodontiumalbum产蛋白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样本

分离菌株样本为海泥,于厦门市集美区红树林退潮后,采集表层下5 cm左右泥层,置于4 ℃冷藏,1周内完成稀释涂布[5],使用前均质混匀。

1.1.2 培养基与试剂

2216E(液体)、2216E琼脂,青岛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蛋白胨、酵母浸粉、玉米浆粉,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海水晶,广州益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酪蛋白、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油、尿素、硫酸铵、FePO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真菌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TS扩增引物ITS1: 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 5′-TCCTCCGCTTATTGATATGC-3′,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1.3 仪器与设备

Aerisbg096 PCR仪,新加坡ESCO公司;HE99核酸电泳仪,美国GE公司;211B摇床,上海苏坤公司;LRH250生化培养箱,上海一恒公司;Quanta450扫描电镜,LFEI公司;UV2450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样品处理

取海泥25 g加入225 mL 2216E液体培养基均质,于外加3%(质量分数)葡萄糖和1%(质量分数)酪蛋白的2216E琼脂平板稀释涂布,30 ℃培养48 h,取有显著水解圈的单菌落进行纯化[6-7]。

1.2.2 细胞形态观察

纯化后的菌株划线接种至加入3%葡萄糖的2216E琼脂平板,将灭菌后的盖玻片45°斜插在划线路径上,30 ℃培养48 h,取插片送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1.2.3 菌种鉴定

用真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菌株的总DNA;用ITS引物扩增,所得PCR产物电泳纯化后,由厦门铂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

ITS扩增条件为94 ℃预变性4 min;94 ℃变性45 s,55 ℃退火55 s,72 ℃延伸60 s,共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进行比对,选择相似度较高的菌种序列,分别用BioEdit[8]和Clustal X[9]进行比对和编辑,取有效区间,采用最大简约算法,用Paup*4.0构建进化树[10-11],选择TrichodermadeliquescensGJS 89-129[12]作为外群。

1.2.4 发酵条件优化

种子培养基使用成品2216E液体培养基加入3%(质量分数)葡萄糖。

初始发酵培养基参考2216E培养基成分配制(g/L):葡萄糖30,蛋白胨5,酵母浸粉1,FePO40.01,海水晶30;用HCl/NaOH调节pH至7.5。

初始装液量为250 mL锥形瓶中装液50 mL,接种量10%,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0 ℃,摇床转速100 r/min。

发酵液取离心后的上清液,按照GB/T 23527—2009蛋白酶制剂[13]中的福林法测定蛋白酶活力,以40 ℃、pH 7.5的条件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 μg酪氨酸所需酶量为1 U[14]。

发酵条件先按照碳源种类、碳源浓度、氮源种类1(替代蛋白胨)、氮源浓度1(蛋白胨部分)、氮源种类2(替代酵母浸粉)、氮源浓度2(酵母浸粉部分)、FePO4浓度、海水晶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的顺序进行单因素逐步优化,再选择单因素实验中影响较大,且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的因素用Design-Expert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15]。每组3个平行样,取平均值进行分析,预实验中摇床转速>100 r/min时较易形成菌丝团,因此暂不考察摇床转速对蛋白酶产量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分离纯化

从海泥中筛选得到1株产蛋白酶丝状菌,菌落白色、绒毛状,产孢子,编号为HX2019006,细胞形态如图1所示。

A-1 600倍;B-1 000倍图1 HX2019006细胞扫描电镜图Fig.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X2019006 cells

2.2 菌种鉴定

HX2019006菌株ITS序列经测序拼接后,得到603 bp有效序列,于Genbank进行比对,与Parengyodontiumalbum(旧称为Engyodontiumalbum[16]、Tritirachiumalbum[17])相似度最高,与多株Parengyodontiumalbum菌株相似度达99%以上。选择相似度较高的菌株及相近属代表菌株ITS序列构建进化树如图2所示。

树长为380,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CI)为0.768,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为0.819,同性指数(homoplasy index,HI)为0.232。各分枝自展值较高,树形结构可靠,其中HX2019006菌株与Paren-gyodontiumalbum聚合在1枝,命名为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ITS序列上传至Genbank,序列号为MN944461。

Parengyodontiumalbum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蛋白酶产生菌,其产生的蛋白酶K可高效水解角蛋白[18],也是核酸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蛋白水解酶。SAMAL 等从ParengyodontiumalbumLimber菌株中分离得到多种新型蛋白酶[19]。CHELLAPPAN等从1株海洋来源的Parengyodontiumalbum菌株中分离得到1种新型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高储存稳定性,并耐受烃类、天然油脂、表面活性剂和多种有机溶剂[20]。对新菌株的蛋白酶和发酵条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图2 基于ITS序列的进化树Fig.2 Phylogenetic trees based on ITS sequences

2.3 发酵条件优化

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菌株在初始发酵条件下,蛋白酶产量为31.5 U/mL,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试验Table 1 Single factor optimization experiments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续表1

初始pH值pH5.56.57.58.59.5PA8.1(0.18)44.5(0.88)45.8(0.64)19.5(0.35)0(0.00)接种量比例2.0%6.0%10.0%14.0%18.0%PA26.1(0.41)40.4(0.94)45.4(0.53)45.9(1.09)42.5(0.69)装液量培养基体积25mL50mL75mLPA47.6(1.44)46.1(1.11)43.8(0.65)培养温度温度26℃28℃30℃32℃34℃PA18.5(0.33)44.3(0.87)46.8(0.98)52.6(1.66)24.7(0.55)培养时间时间24h48h72h96h120hPA7.2(0.22)29.3(0.69)53.4(1.03)61.7(1.48)63.2(1.06)

注:PA为蛋白酶活力(protease activity),括号内为标准差,加粗部分为该组实验中综合选择的较优值

单因素优化实验中一般取蛋白酶活力最高的试验组开展后续实验,但在优势不显著时,综合成本与染菌风险选择较优值。FePO4浓度对蛋白酶活力影响小,选择不添加;接种量10%与14%差异不显著,选择较低接种量;装液25 mL与50 mL差异不显著,选择较大装液量;发酵96 h后酶活力增长较为缓慢,而染菌几率较大,选择96 h进行后续实验。

优化后的培养基为(g/L):麦芽糖20,蛋白胨7.5,酵母浸粉2,海水晶15,初始pH 7.5。接种量10%,250 mL三角瓶装液50 mL,32 ℃培养96 h,蛋白酶活力达61.7 U/mL。其中麦芽糖浓度、蛋白胨浓度和培养时间对蛋白酶活力影响较大,且碳氮比、碳氮源量与培养时间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21-22],因此,对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水平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Box-Benhken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nhken experiments

以麦芽糖浓度、蛋白胨浓度和培养时间为自变量,蛋白酶活力为因变量进行试验,Box-Benhken试验设计及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Box-Benhken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 3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nhken experiments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

二次回归方程拟合得蛋白酶活力(Y)对麦芽糖浓度(A)、蛋白胨浓度(B)和培养时间(C)的编码方程为Y=63.72+6.09A+12.38B+5.21C+3.87AB+2.5AC+4.33BC-6.41A2-11.49B2-6.41C2。模型方差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model

由表4中可知,模型极显著(P<0.01),失拟项不显著(P=0.642 0>0.05),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99 2,校正系数R2=0.998 2,表明该模型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适用于对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菌株蛋白酶发酵试验的分析与预测。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如图3所示。

A-蛋白胨质量浓度与麦芽糖质量浓度交互作用;B-培养时间与麦芽糖浓度交互作用;C-培养时间与蛋白胨质量浓度交互作用图3 三因素交互响应面Fig.3 Three-factor response surfaces

从图3可知,在麦芽糖和蛋白胨供应充足时,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可获得较高的蛋白酶产量,根据回归方程预测,较优条件为麦芽糖29.03 g/L,蛋白胨9.64 g/L,培养时间为116.92 h时,预计可获得最高蛋白酶活力74.03 U/mL;为便于操作,按照麦芽糖29 g/L,蛋白胨9.6 g/L,培养时间117 h进行验证,实际蛋白酶活力为72.8 U/mL,与预计值基本一致。

鉴于117 h发酵时间过长,发酵过程中染菌发生率较高(96 h为9.5%,120 h为19.0%),发酵液挥发较严重(50 mL装液量时,96 h平均挥发26%,120 h平均挥发34%)且周期过长。设置培养时间参数不超过96h时,方程预测较优条件为麦芽糖26.71 g/L,蛋白胨9.13 g/L,培养时间96 h时,预计可获得最高蛋白酶活力为69.80 U/mL;为便于操作,按照麦芽糖26 g/L,蛋白胨9 g/L,培养时间为96 h进行验证,实际蛋白酶活力为71.1 U/mL,综合考虑,选择此条件作为较优发酵条件,产酶量较响应面优化前提高15.2%,较最初培养条件提高了125.7%。

与该种的模式菌株ParengyodontiumalbumLimber产蛋白酶条件[23-24]相比,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菌株产蛋白酶条件存在显著差异,一是HX2019006菌株耐盐,适于海水培养基生长,低盐条件下生长缓慢且产酶较低;二是较优发酵条件存在显著差异,除培养基组成差异外,HX2019006菌株较优发酵温度为32 ℃,高于模式菌株28 ℃的发酵温度。据报道,部分陆生Parengyodontiumalbum菌株可感染人体[25],海洋来源的HX2019006菌株在低盐浓度下生长缓慢,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同时,较高的发酵温度有助于缩短发酵周期、减少发酵过程中降温能耗等[26],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作为蛋白酶生产菌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3 结论

从厦门市集美区海泥中筛选得到1株产蛋白酶的丝状真菌HX2019006,菌丝细小,产孢子。经提取ITS序列进行比对与建树,鉴定为ParengyodontiumalbumHX2019006。该菌株在海水培养基中可发酵产生蛋白酶,经单因素与响应面优化,其较优发酵培养基为麦芽糖26 g/L,蛋白胨9 g/L,酵母浸粉2 g/L,海水晶15 g/L,初始pH 7.5;较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250 mL三角瓶装液50 mL,32 ℃培养96 h;蛋白酶活力可达71.1 U/mL。该菌株与模式菌株ParengyodontiumalbumLimber生长及产蛋白酶条件存在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猜你喜欢

麦芽糖蛋白酶菌株
难忘儿时麦芽糖
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鸡肉小肽的工艺条件研究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毛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思乡与蛋白酶
麦芽糖的回忆
回味儿时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