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6-09魏华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肝素钠心梗肝素

魏华伟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 急诊科, 河南 周口466000)

急性心梗发病率较高, 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供出现异常, 造成心肌组织因急性缺血而坏死[1]。 急诊介入治疗属于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的重要途径, 能挽救濒死心肌[2-3]。 临床常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等。肝素为常规抗凝剂, 分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在临床上很少使用, 而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衍生而来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 具有促进AT-Ⅲ抗凝, 抑制Ⅹa、Ⅱa 等因子的作用, 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本研究观察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102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 例。对照组男性39 例, 女性12 例; 年龄27 ~90 周岁, 平均年龄(62.7±7.6) 周岁; 疾病类型: 合并高血压15 例, 吸烟9 例,前壁心梗12 例, 下壁心梗15 例。 研究组男性38 例, 女性13例; 年龄29 ~89 周岁, 平均年龄 (62.4±7.2) 周岁; 疾病类型: 合并高血压13 例, 吸烟11 例, 前壁心梗10 例, 下壁心梗17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溶栓前口服氯吡格雷 [赛诺菲 (杭州)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J20180029] 300 mg/次, 1 次/天,阿司匹林 (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36020722) 300 mg/次, 1 次/天。 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常规服用即可。 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钠注射液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H32022088) 静脉滴注治疗,2 万~4 万单位/天, 将其稀释于1 000 mL 氯化钠注射液中方可进行滴注。 初始剂量5 000 单位。 研究组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 H20056850)静脉滴注治疗, 初始20 mg/次, 2 次/天, 后每次1 mg/kg,连续治疗8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血脂参数 (LDL-C、 HDL-C、TC) 以及不良反应 (心血管源性死亡、 再发心肌梗死、 出血、心绞痛) 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参数

给药前, 两组患者的LDL-C、 HDL-C、 T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给药后, 研究组的LDL-C、 HDLC、 T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组别 n 给药前 给药后LDL-C HDL-C TC LDL-C HDL-C TC研究组 51 2.9±0.6 1.1±0.3 4.7±0.7 1.8±0.3 0.7±0.1 3.3±0.6对照组 51 3.0±0.5 1.0±0.2 4.6±0.6 2.3±0.3 0.9±0.1 3.6±0.5 t 0.914 1.981 0.775 8.416 10.100 2.74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 (P<0.05)。 见表2。

组别 n 心血管源性死亡 再发心肌梗死 出血 心绞痛 合计研究组 51 0 (0.0) 0 (0.0) 0 (0.0) 1 (2.0) 1 (2.0)对照组 51 2 (3.9) 2 (3.9) 1 (2.0) 2 (3.9) 7 (13.7)χ2 - - - - 4.883 P-- - - <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就是使堵塞 (或闭塞) 的冠状动脉血管开通, 从而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正常, 避免心肌受损,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4-5]。 目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临床再通率高, 且残余动脉狭窄率较低。相关临床研究[6-7]表明, 对于这种慢性复流 (或无复流) 现象, 是因为在PCI 过程中, 强烈激化ALT 的同时, 冠状动脉血管内脱落的血栓以及粥样斑块碎片、 炎性物质等被冲向远端。因此, 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在开通冠状动脉血管的同时, 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增加、 抗凝, 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 最终达到复流的目的。

临床治疗中常规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等。 肝素作为常规抗凝剂, 分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8-9]。 普通肝素因其物理结构而在临床上很少使用。 而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衍生而来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 用量较大, 除了具有促进AT-Ⅲ抗凝作用外,还具有抑制Ⅹa、 Ⅱa 等因子的作用, 临床应用比较广泛[10-11],其抗凝活性约为普通肝素的3 倍[12-13]。 近年来, 随着新型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应用, 其通过快速抑制患者血小板聚集, 减少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血流状态, 恢复其受损心肌功能, 已成为临床抗凝及抗血小板集聚的首选。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给药前, 两组患者的LDL-C、 HDLC、 T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给药后, 研究组的LDL-C、 HDL-C、 T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P<0.05), 表明依诺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 采用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肝素钠心梗肝素
金属元素Cu、Fe对肝素钠氧化过程的影响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梗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