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6-09冯振华黄强彭业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石位肾盂导丝

冯振华, 黄强, 彭业平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 高州525200)

肾结石成因复杂, 患者个体差异较大, 尤其是尿路结石患者的肾代偿能力较差, 结石极易引起上尿路梗阻, 损害其肾功能, 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 尤其是高风险的手术患者若采用传统开放取石术, 患者的创伤更大, 机体的应激反应更强, 延缓术后恢复[1]。 本研究旨在探讨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lithotomy, PCNL) 在肾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6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行斜仰截石位PCNL 的219 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100 例行传统开放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各种类型肾结石, 包括合并肾积水、 肾功能不全或感染等复杂因素的肾结石; 手术存在高风险, 患者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合并慢性恶性肿瘤、 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 肾小球肾炎、 精神障碍的患者。 研究组男136 例, 女83例; 年龄9 ~77 岁, 平均 (45.89 ± 15.90) 岁; 单发结石51例, 多发结石132 例, 铸型结石36 例。 对照组男67 例, 女33例; 年龄15 ~73 岁, 平均 (46.44 ± 14.56) 岁; 单发结石23例, 多发结石60 例, 铸型结石17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研究组行斜仰截石位PCNL 治疗。 硬外麻下取斜仰截石位, 输尿管镜经尿道、 输尿管进入肾盂, B 超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 置入斑马导丝, 用输尿管镜将斑马导丝软端钳夹牵出尿道外口, 形成贯通安全导丝。 已行肾造瘘者可直接经造瘘管置入安全导丝。 然后沿安全导丝, 根据测量的皮肤至集合系统深度扩张通道, 留置F22 ~F30 筋膜鞘, 置入标准肾镜,超声碎石清石, 高效快捷、 低压安全, 根据需要可同时经尿道置入输尿管镜观察操作, 实现双镜联合, 方便处理下移输尿管的碎石, 取石结束, 可通过贯通安全导丝快捷稳妥放置D-J管。 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取石术。 硬膜外麻醉, 常规作11 肋间切口, 将肾脏游离, 从输尿管上段向肾门游离, 于肾后唇内钝性分离肾窦, 肾窦内肾盂弧形切开, 并取出结石。 对于铸型结石首先游离肾脏、 肾蒂, 将肾门后壁充分暴露, 必要时可行肾后壁中下1/3 横断切开, 将整块结石取出, 缝合肾实质及肾盂切口, 若残留的结石取出困难可结合B 超定位取石。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包括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②临床指标: 肾积水、 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检测仪器为飞利浦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AFFINITI 70 四维彩超; 血尿素氮、 血肌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试剂盒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③结石清除情况: 出院时患者进行B 超检查, 分为结石完全清除、 结石少量残余、 结石明显残余。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指标研究组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 (P 均<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 (mL) 住院时间 (d)研究组 219 40.21±0.65 95.49±15.44 7.27±3.46对照组 100 126.32±0.81 176.01±16.38 13.31±3.28 t 1013.628 42.387 14.698 P 0.000 0.000 0.000

2.2临床指标术前, 两组的肾积水、 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血尿素氮、 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3 个月, 研究组的肾积水、 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 血尿素氮、 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的临床指标比较 (±s)

注: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aP <0.05, bP >0.05; 与该组术前比较, cP <0.05。

组别 时间 肾积水(cm)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mm)血尿素氮(mmol/L)血肌酐(μmol/L)研究组 术前 3.67±0.52b 55.01±5.21b 11.34±0.49b 295.20±15.40b(n=219) 术后3 个月 2.01±0.30ac 35.27±3.42ac 7.15±0.32ac 106.11±10.21ac对照组 术前 3.54±0.49 54.98±5.14 11.28±0.42 292.18±14.95(n=100) 术后3 个月 2.59±0.28c 46.31±3.38c 8.94±0.28c 159.32±10.18c

2.3 结石清除情况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结石清除情况比较 [n (%)]

3 讨论

随着国内外微创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 PCNL 在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的尿石症治疗指南将PCNL 作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案[2]。 常规PCNL 主要采用俯卧位, 术者可直观辨别体表解剖标志, 穿刺点选择准确,极少会损伤患者的结肠等腹腔脏器。 但俯卧位也有较多弊端,如体位难以摆放; 患者面部极易受压, 身体重压、 腹部垫高等可能使肥胖、 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术中呼吸困难、 循环障碍; 硬膜外麻醉后长时间俯卧可使麻醉平面上升, 患者极易出现呕吐、 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难以耐受手术, 往往需要改用全麻、 改变体位等, 导致操作管道的滑脱[3]。 丁国栋等[4]采用斜仰截石位PCNL 治疗肾结石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较少, 临床指标改善更显著; 两组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表明斜仰截石位PCNL 应用于肾结石手术中,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患者的创伤, 保证结石清除率, 促进患者恢复。 研究组针对肾结石手术采取的安全策略为术前肾造瘘+斜仰截石位+贯通安全导丝+超声碎石清石术, 主要优势有: ①术前肾造瘘可引流积水感染, 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风险, 改善肾功能, 提高手术耐受力; ②可通过肾造瘘管简便放置贯通安全导丝, 输尿管镜可通过瘘道直接到达肾盏, 精确测量从皮肤到集合系统的距离, 确定扩张深度,使扩张精确可控, 有效减少扩张出血[5]; ③斜仰截石位实现了双镜联合、 上下联动, 提高取石效率, 避免反复调整体位; ④留置贯通安全导丝确保通道不会丢失, 肾镜可沿导丝迅速找到肾盂、 输尿管上段, 迅速稳妥留置D-J 管; ⑤超声碎石清石术高效快捷、 低压, 可降低感染风险,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总出血量。 斜仰截石位PCNL 在肾结石手术中应注意: ①出血高风险患者术前30 min 静注血凝酶, 有利于减少术中、 术后早期出血; ②肾皮质厚、 无结石残留、 无明显感染者不留置肾造瘘管或仅留置肾周引流管, 有利于肾脏穿刺通道收缩止血; ③肾积水明显、 肾皮质薄、 术中出血明显者, 可留置气囊尿管作为肾造瘘管, 并牵拉压迫止血; ④对感染高风险患者术中冲洗液中加入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等抗生素, 有利于降低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 斜仰截石位PCNL 应用于肾结石手术中, 尤其是高风险肾结石手术,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石位肾盂导丝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经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21例体会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彩超对预测胎儿肾盂分离转归的临床价值
胎儿肾盂扩张相关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研究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