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探讨
2020-06-08莫淑贤张叶茂
莫淑贤 张叶茂
【摘 要】本文针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问题,从优化专业设置、确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衔接 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C-0095-02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到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因此大力发展中高职业教育以及实施中高职教育的贯通培养势在必行。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要提高首府城市的首位度,辐射整个北部湾经济圈,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产业强市、工业强市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为对接南宁市的工业布局和产业规划,需要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因此需要加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一、南宁市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的问题。目前南宁市中高职专业设置与本地经济发展和实际需求还存在脱节的情况,较多的高职院校还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专业的设置,造成培养的学生并不适应南宁本地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应以岗位为中心设置相关的专业,所以南宁市的中高职专业的设定应综合考虑南宁本地产业岗位的需求,根据南宁的企业行业需求来研究制定中高职的专业目录,实现中高职专业的有效衔接。
随着富士康等大型高新制造型企业入驻南宁,南宁市需要更多和本土企业对接的优势专业人才。目前南宁市很多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没有围绕南宁市本地重点产业进行设置,所设置的专业也没有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层次而有所衔接、递进,造成所培养人才的就业不太理想。
(二)培养目标对接的问题。南宁市的中高职教育目前还主要是就业教育,学生在一年级学基本的理论知识,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三年级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对专业群的衔接考虑不足。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轻理论重技能、轻理解重操作的現象,部分学生在升入高职后出现本该在中职阶段掌握的基础理论不够扎实,难以适应高职阶段更深刻的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可以说,南宁市中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没有合理的递进关系和依存性。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目前虽然有了“2+3”的高职对口中职招生模式,但是结对子的中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还没有进行一体化设置,各中职学校还是按照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教学。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和高职院校对应专业课程设置的承接性,高职学院课程设置又没有考虑到中职课程的薄弱性,导致出现基础专业课程重复开设问题。这就导致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发现很多课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又不能深刻理解这类课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南宁市中高职课程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问题。
二、南宁市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分析
(一)统筹管理,优化中高职专业设置。中高职同属于职业教育,但是目前南宁市的中职学校是归口南宁市教育局管理,部分技工学校归口南宁市人社局管理,而南宁市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归自治区教育厅管理。隶属的管理机构不一样,造成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阻碍,各中高职院校在各自的主管部门指导下制订各自的专业招生计划,缺乏一个统一的顶层设计。因此,有必要将职业教育统筹到一个归口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统一管理制度,各院校也应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化专业结构,让中高职的专业对接顺畅,对于不利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专业采取撤并处理。
南宁市应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及时对中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优化,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推进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根据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南宁市三大重点产业,改造提升化工、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以高端铝材及应用、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政策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优化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和结构,明确各中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形成适应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合理、资源优化、质量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中高职院校总体格局。打造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电子商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轨道交通、电梯、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点专业,实现专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各院校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集群优势。各中高职院校可与南宁本地企业,比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等公司开展合作办学,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为企业生产提供人力支撑,服务首府经济发展。
(二)确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根据南宁市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后,使之成为适应各个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的基础,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需要将中职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统一起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紧跟南宁本地企业行业的岗位及市场需求,培养各个岗位所需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一线熟练工人,高职教育应是培养理论知识较扎实、实践技能较精湛的工程师或者技师。中高职培养目标层次不一样,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岗位训练的要求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节,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的动向,制定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先进性的符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各个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性,细化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模块,对学生进行任务模块的训练。
(三)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承担着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功能,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起关键作用。中高职院校应树立南宁本地岗位需求导向的课程观,紧跟产业发展前沿,把握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方向,精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建设课程。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按照教学设计分层递进、课程内容编排由简到繁、教学组织梯度推进的路径建设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专业课程,遵循“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学情分析—课程实施—课程优化”的建设流程,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
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衔接过程中需要规范公共课设置与教学实施,服务专业教学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加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建设,特别要加强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构建精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结合国家部署推行“1+X”证书制度,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引进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证书课程,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毕业生一专多能、多证多岗的就業和发展能力。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综合南宁市部分中职学校调研情况,中职阶段基础课程可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可设置管理学基础、服务营销概论、营销礼仪、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专业英语、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分销渠道管理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可设置价格理论与实务、广告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商务谈判与推销等课程;拓展课程可设置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课程。高职院校公共课程可设置思政课程、大学人文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心理健康、职业发展规划、创新与创业等课程;专业课程可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法规、经济学原理、营销策划、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基础会计、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拓展课程可设置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建设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学历上升通道。南宁市也应着眼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步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衔接,为南宁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少华.论“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9(11)
[2]王传军.试论中职与高职衔接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9(5)
【作者简介】莫淑贤(1987—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张叶茂(1983— ),通讯作者,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