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AC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0-06-03郭宏艳何利珍张云霏杨国嵘安文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结肠癌乳腺

郭宏艳,何利珍,张 虹,成 慧,张云霏,杨国嵘,安文文

(1.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广东 广州 510000;3.解放军第一医院病理科,甘肃 兰州 730030)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发病率居欧美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是41.64/10万,位居女性癌症首位[1],且其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CC1在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MACC1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癌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乳腺活检及乳腺癌根治手术标本110例,其中乳腺良性上皮增生40例,乳腺癌70例。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组包括普通型导管增生(UDH)20例、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 20例;乳腺癌组包括导管原位癌(DCIS)1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淋巴结转移阴性26例及淋巴结转移阳性29例。所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5~78岁[(47.6±11.6)岁]。其中UDH及ADH取自乳腺局部切除的标本,乳腺癌病例取自根治标本,所有病人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及其它辅助治疗。

1.2 方法所有组织均调取存档相关切片及蜡块,由一位副主任医师及一位主任医师复诊所有病例的HE切片,重新进行组织学分类和分级。其中,组织学分级:Ⅰ级2例,Ⅱ级29例,Ⅲ级24例;肿瘤直径>2 cm者37例,≤2 cm者18例。所有标本经10%甲醛固定后,用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备用,进行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浓缩型兔抗人多克隆抗体MACC1购自美国Sigma公司,常规石蜡切片脱蜡至水,3% H2O2去离子水室温孵育10分钟,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3次,每次2分钟;再滴加10%正常山羊血清,室温孵育10 min,以消除非特异性染色,滴加稀释至1∶200 MACC1抗体,置于4 ℃冰箱过夜,次日用PBS冲洗3次,每次2分钟,然后滴加聚合物辅助剂(Polymer Helper),室温孵育20分钟,PBS冲洗冲洗3次,每次2分钟,再滴加辣根酶标记羊抗兔/小鼠IgG聚合物,室温孵育30分钟,PBS冲洗3次,每次2分钟,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5分钟,蒸馏水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以PBS缓冲液置换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已知MACC1阳性的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1.3 结果判断MACC1蛋白产物主要表达在胞浆,少数可在细胞核表达,胞浆或胞核染色呈黄色或棕褐色者视为阳性细胞,根据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染色强度评分:无色=0;淡黄色=1;棕黄色=2;棕褐色=3。在高倍视野下随机计数5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划分3级,未见阳性表达或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0;5%≤阳性细胞数<30%为阳性(+)=1;30%≤阳性细胞数<60%为中度阳性(++)=2;≥60%的为强阳性(+++)=3。两种评分结果相加后划分为4级:0~1分,阴性;2分“+”,弱阳性;3~4分“++”,中度阳性;5~6分“+++”,强阳性(过表达)。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乳腺癌组织中MACC1表达率与乳腺上皮增生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图1。

表1 不同乳腺组织中MACC1的表达[n(%)]

图1 不同乳腺组织中MACC1的表达 (EnVision免疫组化法)a:UDH组织中阴性表达,×10;b:ADH1组织中MACC1阴性表达,×20;c:DCIS组织中MACC1弱阳性表达,×10;d:DCIS组织中弱阳性表达,×20;e:淋巴结转移阴性的IDC组织中阳性(2+)表达,×20;f:淋巴结转移阳性的IDC组织中MACC1强阳性(3+)表达,×20

2.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组间MACC1蛋白表达的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年龄MACC1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不同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患者之间,MACC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组间MACC1蛋白表达的比较 [n(%)]

3 讨论

Stein等[2]2009年从结肠癌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出来一个新基因,命名为MACC1,MACC1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上(7p21.1),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构成,其cDNA序列含有2559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有8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结合蛋白。Harpaz等研究发现MACC1基因具有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3]。还有研究发现MACC1在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中是一个关键的调节因子,在结肠癌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MACC1可明显上调C-met蛋白的表达,极大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化学趋向性和侵袭性,增强了肿瘤细胞的迁移蠕动功能[4,5]。此外,在体外实验中发现,MACC1可通过激活HGF/C-met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增强,而且在动物模型中引起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的肝转移和肺转移表现[4]。也有研究发现MACC1在结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由此推测在良性病变过渡到恶性病变时(如结肠腺瘤向结肠癌转变),MACC1可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没有出现转移的结肠癌患者中,MACC1表达只出现在肿瘤细胞浆内,一旦MACC1表达在肿瘤细胞核内,随访后发现均出现远处转移[6]。后续亦有报道表明,MACC1 不仅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与肝癌等也有密切关系,抑制 MACC1表达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7,8]。此外,MACC1还参与其他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在胃癌、卵巢癌、肺腺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癌组织中过表达。

目前关于MACC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MACC1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乳腺DCIS和乳腺上皮增生组织,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呈逐渐上升趋势,推测MACC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必要因素之一,而MACC1蛋白表达上升有可能使MACC1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及对细胞黏附的作用减弱,使乳腺组织生长失控,从而有助于乳腺癌的发生。Ren等[9]也有类似研究,他发现在结直肠腺瘤发展为原位癌时MACC1表达上调,原位癌进展为早期浸润癌时表达进一步增加,从而说明MACC1表达的逐步提高可能是结直肠癌发展的关键点,有可能单独促进癌的发生和早期浸润性生长。而Ashktorab等[10]的研究发现,腺瘤与癌症患者之间 MACC1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而正常患者与腺瘤患者之间、正常患者与癌症患者之间的 MACC1 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断 MACC1蛋白表达水平可以评估结肠恶性病变的潜在风险并加以预防。

此外,本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差异与肿瘤的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患者年龄差异比较无关。乳腺癌肿瘤直径越大,MACC1阳性表达越高;在乳腺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分化越差,恶性度越高,MACC1表达水平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率93.1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率69.23%。提示MACC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参与了乳腺癌的恶性演变过程。此结果与熊晶等[11]研究结果相一致,MACC1 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显著相关。邱丽浈等[12]的研究发现MACC1在SW480(低转移潜能)细胞中呈弱或中等阳性表达,在SW620(高转移潜能)细胞中呈中等阳性或强阳性表达,提示,MACC1 蛋白高表达和肿瘤细胞的转移有关,在促进肿瘤细胞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MACC1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有关,其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并且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恶性转移的作用[13,14]。由此可见,MACC1蛋白表达与否能够预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由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与乳腺癌预后直接相关,说明MACC1基因的高表达预示肿瘤预后不良,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有效评价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

总而言之,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在乳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不同人群中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学环节提供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指标,同时也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望成为检测乳腺癌的标记物和评价其预后的指标。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结肠癌乳腺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FOXO4和nNOS在星型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