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话题的八年级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探究
2020-05-26黄淑慧
黄淑慧
【摘要】 在我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更多关注学生写的结果而忽视了写的过程和在写的过程中语言意识、语感以及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的培育。本文以一节沪教2011课标版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写作课为例,探讨在八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尝试运用基于话题的构建在过程性写作框架下的八年级写作课的有效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过程教学法 话题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172-03
一、引言
在我国,关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大多着重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备战中考的策略探讨或者平时作文讲评的方法,更多的关注学生写得怎么样,重点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在词法、句法和文章框架等方面进行评价与指导。写作练习常常被布置为课后作业,批改方式旧,反馈成效低;常常忽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忽视对学生写作的整体训练;忽略学生怎样通过准备写、下笔写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意愿,在“用英语做事情”中发展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话题的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探究
(一)话题式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英语课程要“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24个话题项目。广州现行教材按照“话题——功能——语用”体系,基于话题以单元为单位设计和编写每个单元的阅读、听说、语法、写作、拓展阅读以及文化角、学习策略、主题活动等各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二)过程教学法
“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者布鲁克斯与格伦迪提出,主张写作是个过程,不应仅仅重视结果。过程写作教学法认为写作反馈应该贯穿于整个写作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法不过于注重语法、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能力上。通过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写作者完善其作品。过程写作法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责任就是努力使写作活动成为一种写作性的学习过程。
词汇和语法是初中学生尤其基础薄弱在英语学习和英语写作的首要障碍,例如单词拼写不过关、对英语语法毫无概念等,完全是以母语思维进行英语表达,写出来的句子基本都是使用英语单词堆砌出来的“汉语文式”句子。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在课后自觉学习英语的很少,缺少基本的英语语感训练,需要在学校解决大部分的学习问题。过程性写作教学法是适合他们的学习需要的。
(三)基于话题的初二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以下是课题组成员在区教研活动上进行的过程性写作专题研讨展示的写作课课例。
课题:沪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Pets
课型:写作课(Opinion writing)
教学时间:40分钟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为A册Reading(P83)和Writing(P91-P92)。本单元是沪教2011课标版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模块三Animals第六单元Pets。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宠物,本节写作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回顾阅读课课文“Head to Head(养宠物狗好不好的辩论)”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整合课本的素材设计从写前储备到写前构思再到完成写作初稿的写作活动,结合读、说、写的任务活动设计,从而实现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这一话题的词汇及常用表达以及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框架完成一篇简单议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节写作课前通过阅读课、听说课、语法课等的学习,对本单元话题和话题相关常用表达已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但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读说写等的任务活动在情境中加强学习和实践运用,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业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因此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促进学习效能感,课堂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并采用过程教学法,以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三、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
(1)能够比较熟练运用一般现在时。能注意主语和动词的数的一致性,能正确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形式。
(2)能够正确使用人称代词和be动词。
(3)能结合所学的内容,学会用Firstly/Secondly/Thirdly/Besides/Whats more/Finally/For these reasons等陈述观点的常用连接词以及描述宠物的特点的相关短语与句子表达完成简单议论文写作任务。
2. 学习能力
(1)掌握写作微技能: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分析课文与例文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在写作过程中,学会运用课文与例文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完成写作任务。
(2)学会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3)培养和加强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相关主题写作素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交流的意愿与能力。
3. 思维品格:通过“宠物”话题的相关主题议论文写作活动激发想象力、锻炼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 文化品格:能够注意汉英语言表达的区别,能够有理有力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意识,同时学会理解不同观点的人们考虑问题所处的不同角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和加强在主题语境中理解与熟悉相关议论文写作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的基本技能,并在寫作过程中,学会运用相关主题写作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完成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交流的意愿与能力。
2. 学会分清论点(opinions)和论据(facts)并正确运用在简单议论文写作中。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及反思
本课是一节基于话题的建构在过程性写作框架下的八年级议论文写作课(第一课时)。
环节一:写前热身(引入主题——构建内容图式——提出本课目标)(2分钟)
活动1:引入主题。(2分钟)
活动过程:①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主阅读课Head to Head的主干内容与文章框架,引入opinion writing的主题。
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帮助学生建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
③教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板书展示议论文的内容图式(OREO),并和学生讨论议论文写作的语言图式。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话题:饲养宠物的选择。
突出内容图式(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议论文写作所需要的基本句型和短语,为后阶段写作的内容铺垫。
通过本活动,列出本课的目标。
教学反思:该环节活动回归课本,以教材为能力发展的起点,符合学生的学情现状(普遍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帮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有信心去参与课堂学习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本环节根据课文中Emma的观点及论述设计了一个思维导图Chart,以引导学生直观注意到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OREO),同时通过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上缺失的supporting details(Examples)和Restate the opinion again的内容,暗示学生对议论文写作中的难点的关注。
环节二:写前构思(帮助学生建构内容图式与语言图式)(13分钟)
活动2:阅读与对比(6分钟)
活动过程:为加大学生的输入,锻炼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教师展示一篇范文(由本单元Reading和Writing课文整合而成的范文,以Keeping pet dogs is a good idea为话题,教师增加语言表达的量,文章略长)。学生读后,总结出写作篇章所需要的文章架构(OREO模型的4个部分)并划出文章中用于表达论据和论证的句式与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为接下来的写作构建内容图式与语言图式。
教学反思:有了环节一的铺垫和之前阅读课等课程学习的积累,学生在这个环节能够进行独立的思维活动,比较顺利的完成的本活动部分的三个小任务,实现对简单议论文写作的内容图式与语言图式的感知和运用的准备。
活动3:分组讨论打算写的宠物,指出写作技巧(7分钟)
活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范文的语言,紧扣OREO写作框架再次使用一个思维导图Chart,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在陈述个人观点之后要给出理由和例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内化这个写作的小技巧。
设计意图:建构写作的内容图式。
教学反思:基于学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学习,以及学会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应,懂得必要时寻求学习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日常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常态方式。在这个活动中,主要希望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可以先从想到说,然后再从说到写,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需要同伴相助在这一步骤进一步熟悉写作的内容图式与语言图式,从而可以动笔去写作而不至于无从下笔。通过巡堂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学生们可以明白老师的指令和教学意图,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围绕想写的宠物、写作框架和如何表达进行认真的讨论。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安排让各小组在班上分享他们讨论的成果。假如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来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或者对学生写作的帮助可以更大。
环节三:动笔写作(完成本课写作任务)(13分钟)
活动4:开始写作(13分钟)
活动过程:老师帮助学生在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与语言知识积累完成后,指导学生进行话题What makes the best pets的话题写作,要求要用上刚才所积累的linking words, phrases, sentences以及议论文的OREO框架的4个部分,并对写作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允许学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向老师或小组成员寻求帮助。
学生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以及架构都在前面的两个环节中涉及。学生写作的主要难点是理由的陈述和例证的选择,这些已经在之前的热身环节涉及,照顾到水平稍弱的孩子也能有话可写。
设计意图:完成本课的写作任务。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学生们在经过前边两大环节的各项课堂学习任务的准备和铺垫之后,基本明晰写作任务的要求和如何可以更好的完成写作任务。在这个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完成的写作过程中,仍然允许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向老师和同学求助,从而训练学生对个人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也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环节四:写后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完成写作任务的情况)(12分钟)
活动5: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 (9分钟)
活动过程:教师给出了写作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学案后附上同伴互评的表格,要求学生在完成写作后让6人小组协助评价文章。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予以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自己完成本课的情况以及从中学习到其他同学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
教学反思:该环节通过指导学生使用书面表达评分表进行互评与分享活动,同时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反思,从而寻找到改进个人课堂学习效率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方向。学生基本可以运用书面表达评分表进行互评。大多数学生在该环节能够表现出对同学的优点的赞赏和虚心学习的心态,同时也能够发现个人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
活动6:总结与主题升华(2分钟)
活动过程: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展示PPT,升华本课的主题,教导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观点的人们考虑问题所处的不同角度。(不同味道的OREO饼干)
设计意图:总结与主题升华,针对初二叛逆期的孩子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反思:完成了本節课主题的归纳,但因为时间问题,未能进一步探讨有关“不同味道的OREO饼干”的文化品格问题,是个小遗憾。
活动7:布置作业(1分钟)
活动过程:教师布置本课的作业。
学生学会运用本节课所学写作策略对课堂完成的议论文写作作品进行修改与润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写作作品,进一步熟悉本节课所学议论文写作知识。
教学反思:再次指导学生关注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给予学生自我完善个人作品的动力和信心。
六、板书设计
七、结语
基于话题建构过程性写作框架下的八年级写作课,围绕主题整合课本阅读板块课文和写作板块范文设计读前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为后续课堂写作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以期达成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的教学目标。
基于学生的发展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以扎实基础为主要设计宗旨,根据写作任务的需要,按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教学资源和活动,帮助学生夯实语言。
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任务,紧紧围绕单元话题的相关写作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重点突出过程性写作法的特点,关注学生书面表达的愿望和能力。引导说的过程中注重话题、写作框架和常用相关话题写作的词汇、句子等的熟悉,然后再做写的实践训练,尝试结合英语的语用功能,口、笔头操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相关话题写作的素材,并学会运用到个人的写作中去。
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核心,同时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结合单元话题,通过创设任务情景,帮助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个人观点,并激发学习动机和提升学习效能感,同时发挥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同伴互评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基于话题的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探究》(立项编号:GDXKT19116)的阶段性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八年级英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5]朱志华. 以话题为核心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2015,7:109-110,129.
[6]李军振.从结果到过程再到体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152-154.
[7]邓鹂鸣.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3(6):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