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2020-05-26王柳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王柳明

【摘要】  在中国教育领域的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无可辩驳地被视作一切教育的根基,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石率先实现了面向教学观念、方法及内容的一次多方位的改革,其中特别强调了语文核心素养应是当下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其中,创造科学的教学方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92-7711(2020)13-158-01

素养可以集中体现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与实操能力,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也正是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各种文学修养和综合素养。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的培养方法可从构建模式、强化理念及养成习惯这三方面着手。

一、构建分层教学的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处于相同年龄段、相同的教学环境并且学习相同内容的学生们,彼此之间依旧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作为这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个体,从整体样貌到主观行为都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学生也自然不能一概而论。只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的传统教学法产生了很多弊端,它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已然无法存在于现今的教育理论中。反观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其中强调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拿捏好学生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依据自己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针对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动态的不同层级,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目标的界定与教学。

最基层的同学可以以打好学科基础为目的,脚踏实地地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中等层级的同学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稍加难度,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讨,尝试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对于高等层级的同学,教师要指导他们学会发散思维,更充分地释放他们的潜能,在保障一定数量的学习资料供应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理解并认同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想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就需要以分层教学模式为基础,在之后一步一步地实践探索中摸索出其他更科学地教学模式并为之不懈奋斗。

二、强化少教多学的理念

“少教多学”并不是最为新潮的教学理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分久远的年代。例如《学记》中就有提到关于少教多学的内容,即明确指出了拓展思维的重要性。直接将课文答案提供给学生只会使学生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这并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定式,也会阻碍学生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也需要通过独立思考来内化吸收,学生掌握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少教多学”理念的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十分成功的典例。例如教师首先精心准备导学教案,在学习某一篇语文课文时,先通过联想的方式解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然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文章的学习。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们查找生字词,然后让他们猜测这些词语的含义,接下来就是组词和造句环节。然后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为什么老屋总是倒不了?”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之后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读课文并进行深入学习,通过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就可以实现自主学习,与此同时,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大有长进。

三、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是一种强烈的集体精神.合作的达成不只局限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合作学习会催生出团结即力量的集体感,合作学习更加教会了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存在于这个集体里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灵被温暖,这对于解决问题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会因为得到他人的赞赏而获得莫大的鼓励,自信便也油然而生了。合作学习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与互帮互助,在面对问题时也会站在更加客观且公正的角度。合作学习需要由教师来把控学习进度,因此教师便是所有环节的关键连接点,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协作学习,让学生们学会取长补短,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例如在《窃读记》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同学们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篇课文中有哪些字词和语言的运用值得我们去鉴借和学习,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感悟等等知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小组讨论会碰撞出各种各样的火花,得到很多种迥然不同的想法和答案,只要是阳光正面的、有理有据的,教师都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鼓励和褒奖,这样做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小组的兴趣与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会更加高涨,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由此可知,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开门红。合作小组把学生的意愿作为首要前提,再由教师针对各小组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尽量使每一个小组都能实现优良中差生的合理搭配,学生知识层面的层级达到基本的平衡。只有坚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找寻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的为当今的素质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四、总结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新主流,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新课题,我们应给予高度重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当中,高效课堂的建设是极具创造性且伟大的一次实践,应给予鼓励和扶持。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心怀实干精神,多思考,多自省,运用新理念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应主动肩负大任,心怀国家的未来,积极地投身于教育实践中去。

[ 参  考  文  献 ]

[1]颜景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2]瞿涛.也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 小学教学研究 》 ,20170.

[3]刘晶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J] 《 教育探索 》,2016.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