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前预习和导案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0-05-26张璇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

张璇玲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的发展。以生为本的教学是必定会取代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日渐体现,所以课前预习是必行之路,把课前预习和导案结合,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  课前预习(preparation for class) 导案(Guided Plan)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88-02

从事教学事业已经有十五个年头,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要学生做课前预习。我觉得课前预习是开展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准备是收获成效前提条件,在日渐发展的教学中,我校采用的导案进行教学。于是,在我教学中,我会把课前预习和导案结合来使用,效果明显。

一、在进行课前预习,我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单词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第一步,自学新单词,学生可以通过导案中的学习目标,准确了解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新单词,再通过单词表,进行拼读新单词,若遇到不懂的单词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互相教授,互相帮忙。在阅读课文中若出现不懂的单词,则要通过查阅字典进行学习。通过单词的了解和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短语和句子

短语和句子是理解文章的重要部分,在做课前预习,学生会根据老师所发的导案进行短语和句子的查阅,并进行相应的翻译。就如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Enjoy Cycling(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 Section A)的导案的预习导学部分。

学生对短语和句子理解后,我会要求学生课前把这些知识点进行背诵,若学生本人觉得已经理解好和背好就可以进行子我检测。在课前发给学生的导案里,会有检测单词,短语和句子的部分,就如上图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Enjoy Cycling(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 Section A)的导案的预习检测部分。

学生通过检测,再根据老师提供的答案,对自己课前预习进行一个标准的测量,可以检测出是否还有哪些掌握不牢固的短语,句子。学生根据导案所提供的短语和句子,对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预习,对后面老师的教授起关键的作用。

(三)知识点的概括。

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我会要求学生把文章中的语法点进行归纳,无论是以前学过的还是新遇到的,归纳后,学生会在课前通过小组讨论,一起探索自己所归纳的知识点是否跟其他同学一致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自己归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再通过导案中的合作探究,扩展语法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下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Enjoy Cycling(Topic 2 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 Section A)

学生通过这三部分的预习和导案的使用,会很好的理解新内容,对老师课堂的新授课也较为熟悉和易懂。

二、课前预习和导案相结合的优点

1.有目的性

学生在使用导案进行课前预习,可以很明确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的明确,清晰。

2.有计划性

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根据导案的步骤,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有计划的进行预习,不会出现混乱。

3.有时效性

学生预习后,可以进行自我检测,并在课堂上对不懂的知识点,加以重視和巩固,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很好的体现了学习的时效性。

4.有合作性

学生在使用导案时,遇到不懂,不理解的知识点,会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得以解决。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以生为本的地位也日益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课前预习和导案的结合让学生学习主动,正真做到以生为本。

[ 参  考  文  献 ]

[1]高永金.《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期刊,2007年.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磨好课前预习这把“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语文课前预习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发展现状与有效性提升策略
做好课前预习
省少工委“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前预习有准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