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学校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
2020-05-26杜万由
杜万由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现阶段的乡镇初中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们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课堂的教学受到教师及学生的重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从这一方面着手,考虑学校体育条件、初中生身体素质锻炼需求、学生们学习需求等条件积极开展多元化、创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了分析乡镇初中学校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途径,笔者针对在乡镇初中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乡镇 初中学校 大课间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3-045-01
当前的乡镇初中学校由于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教师教家长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多数体育课时被其他学科的教师占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及固定的体育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结合学生体育运动需求开设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得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较差。
1.在乡镇初中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一般是指在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20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在乡镇初中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不仅延长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形式,增加了体育运动项目,还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做课间操”模式,保证了学生们每天半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们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乡镇初中学校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2.乡镇初中学校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途径
2.1开展多元化、丰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
在乡镇初中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做操”的运动形式,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身心发展的特点、兴趣爱好、学校场地、体育器材的设备、温度及气候等方面综合安排体育运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羽毛球、乒乓球、瑜伽、排球、篮球、跳绳、踢毽子、躲沙包甚至跳广场舞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学生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后能以更加饱满、热情的状态融入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中积极的锻炼、活动自己的身体。在这些运动中不能光顾着学生们的玩闹,应在活动中适当的融入及编创一些体育跑跳、肢体活动、体育技能的学习及掌握,促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体育运动的活动基础上掌握到一定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们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提高。
2.2采用多元化、创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乡镇初中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般将活动的形式分为班级内部的活动、班级内分组的活动、班级集体的活动及男女之间的活动等等,一般教师应掌握集体为主、分组为辅的活动原则,统一的对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地点、活动的规模及活动的人物进行领导和管理,在学生们集体活动中进行相应的监督检查,促使学生在集体运动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设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活动组织的落实,在落实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值班负责人及带班教师等的基础上做好班主任组织、领导监督、各方面协调配合、体育教师指导、保证安全及师生共同参与等原则。促使学生在大课间体育运动中能够合理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促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长效的责任制度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高效的引导学生运动,及时的解决学生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意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之前,应要求各班的班主任组织及带领学生进行5分钟的热身运动,并交代学生一些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在学生运动中多给予学生鼓励、支持及陪伴,促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体育运动中去,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意义及教学质量。
2.3采用多元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策略,促进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乡镇初中学校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之后应转变以往单一的评价策略,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构建检查评比制度的形式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质量、参与人数、活动成果等進行综合性的评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查评比的制度,及时的支出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问题,定期公布各个集体的运动情况,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动氛围、活动成效、学生满意度等等纳入评价范围内,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们综合体育素养的培养。
3.结语
在乡镇初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开展多元化、丰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多元化、创新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及采用多元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策略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刘桂丽.初中学校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9):13.
[2]金晓冬.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8,000(004):71.
[3]张金良.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6(13):45.
[4]姚贞光,孙红元.焦作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00(001):P.83-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