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名山天子殿?建筑遗存调查与空间设计分析
2020-05-25何知一
摘 要:天子殿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在东汉末年,有确切记载是唐太和七年(833)。天子殿既不具有北方建筑的厚重感,也不具备南方建筑的轻盈感,更没有江南建筑的精巧细致,凸显的是地域特征、宗教特征。无论单体建筑还是建筑群体,也无论平面布置还是空间设计,都依山就势,紧凑而不紊乱,庞杂而有秩序,突出了建筑物的主次等级。采用移柱法和减柱法、灵活使用建筑尺度比例等手段,合理控制建筑物各点的平面视角和垂直视角,在满足人们视觉感观和心理需求的同时,充分展现强烈的道教、佛教、鬼教“三教合一”的神秘性,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唯一性。
关键词:天子殿;历史沿革;建筑形制;空间特征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2-0011-18
天子殿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名山之巅,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丰都名山明清古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占地约2 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055平方米。由北及南分别排列牌坊、钟楼、鼓楼、山门、南北厢房、前殿、中殿、后殿和东西狱殿,依山就势呈阶梯状,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构架。南端的前、中、后三殿为天子殿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供奉“阴天子”,配祀四大判官和十大阴帅,两侧东西狱殿内塑“十八层地狱”。本文拟通过该殿建筑遗存的调查,对其空间设计进行分析。
一、丰都天子殿沿革概述
天子殿始建年代无考。唐称仙都观,宋改景德观,又称白鹤观[1]卷三《祠庙志》283。清初重建更名阎君殿,后改称耀灵殿。当地百姓俗称天子殿[2]。民间传说天子殿最早兴建于东汉末年,也有唐初尉迟恭监修天子殿之说[3]13。唐文宗太和七年正月五日(833年1月29日),以使相出镇的西川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段文昌撰《修仙都观记》,述捐俸葺天子殿事,描述了当时名山上寺观庙宇若“紫府元圃”的壮丽景象[1]卷四《艺文志》291。这是天子殿修葺的第一次明文记载。宋元时期无文献、碑刻可考,未知其详。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成都府道纪司都纪何悟凼奉蜀献王朱椿令,大规模缮葺天子殿,“欲修古制,恢拓前业”,但因“力有不逮……未复于初制”[1]卷四《艺文志》292。这次修葺,无论规模、布局,还是结构、装饰,较以前都有所改变。明末战乱波及川渝,名山寺观毁于一旦。清康熙元年(1662),知縣汤濩“不欲听其废”,对名山寺观再次修葺[1]卷四《艺文志》306。光绪二十七年(1901)住持僧方印等募修钟楼、鼓楼。今钟楼上悬挂的铁钟为咸丰九年(1859)铸[4]。民国十一年(1922)再次大修,格局保持至今[4]。原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卫惠林教授这样描述民国时期的天子殿:“天子殿为山上最大的建筑物,殿高五丈,深阔约四丈许,光线不易射入,致殿内黑暗如漆,寒气逼人。殿前有一宽大之祭坛。天子殿之屋顶为四倾斜屋顶。登五云楼俯看,似为广伞。屋顶无任何装饰,瓦形亦普通,据住持僧人说,土瓦下层铺有一层锡瓦。但现在留存甚少,当系累次重修、累次荒废的结果。天子殿两侧为十八层地狱,为短而浅的长屋,与天子殿完全不相称。前面用木栅而不用门,与天子殿东西外墙相隔仅四五尺,成两条狭长之天井。”[3]6
目前无确凿文献证实阎罗王何时取代三清、玉皇成为名山主神。据康熙十一年(1672)林明俊《重修平都山记》:“平都,仙山也,而杂传幽怪飘忽之说,闻于天下。集古今称山之所有,其说不驯。布满山中半神祠、半羽屋、半释室。诘其由来,人情好怪,当其无事,乐为非常可喜之议。神仙之说不足以厌之,而幽险深渺之说相继蜂起。以意穿凿,山遂听人修饰,至极盛无以加,而清虚一派为其蔽塞。”[1]卷四《艺文志》306可知清初阎罗天子的地位已居名山诸神之上,仙都观变为天子殿当在此时期。卫惠林教授认为:“按《丰都县志》:玉皇殿在平都山顶,铁像高数丈,与现在建于半山与王母殿相对的玉皇殿全不符合,该殿规模狭小,无容纳数丈高的铁像之可能。则现在的天子殿当即原来的玉皇殿,天子殿的最大铁像,当为原来的玉皇铁像。天子殿两侧的四大判官、十帅,亦当认其为玉皇的随从,较为适合。天子殿两庑的十八层地狱,亦低矮与天子殿不相称,可以知道天子殿是由玉皇殿改造而成的。”[3]15
二、丰都天子殿平面布局
天子殿由北及南主轴线依山就势呈阶梯状排列牌坊、山门、前中后三殿,主轴线两侧对称排列钟楼、鼓楼、南北厢房和东西狱殿等建筑。建筑结构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构架。牌坊前为长70米、宽40米的祭坛。祭坛北部边沿为五云楼。牌坊左侧为钟馗殿,右侧为望乡台。后殿之后为二仙楼。进牌坊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上11步台阶为山门。由牌坊、钟楼、鼓楼和山门组成第一进院落。进山门6.5米上三级台阶为天子殿前殿。山门与前殿之间东西两侧为南、北厢房。由山门、南北厢房和前殿组成第二进院落。紧靠前殿后檐即为中殿前檐;紧靠中殿后檐即为后殿前檐,三殿相连,内部空间成一整体。这也是天子殿三大殿平面布置的特别之处。在前、中殿山面封火墙外1.5~1.8米处即为进深短浅、开间狭长的东、西狱殿,俗称十八层地狱。东、西狱殿与前中殿山墙间分别形成两个狭长的院落(图1)。
因年久失修,现存建筑残损较严重,特别是屋面与泥墙等破损较大,部分檩条、桷子(椽子)腐朽严重,油漆彩画脱落。室内神像泥塑破损,布满灰尘。昔日辉煌的天子殿已不复存在。
三、单体建筑
(一)牌坊
牌坊为天子殿北面入口,始建年代无考,保存基本完好,为四柱三楼木结构,双层屋檐。总面阔6.55米,至上层屋面正脊高9.686米,柱径0.4米。明间正楼前檐匾镌刻“天子殿”3字,后檐匾镌刻“幽都”2字。绿色琉璃瓦屋面,黄色琉璃瓦剪边,勾头、滴水为龙纹。灰塑屋脊,“葫芦宝瓶”状脊刹,灰塑鳌鱼脊吻,戗脊、翼角灰塑卷草花纹,镶贴青花瓷片。檐下为鹅颈杆并以薄木板封面。牌坊两侧石台上安置“昂首怒目、刚爪欲扑”的石狮(图2)。因年久失修,梁架下陷,致部分屋面琉璃瓦陇断裂残损,瓦件破碎;柱面、枋额部分腐朽,表面油漆、彩绘脱落。抱鼓石风化严重。因梁架结构被装饰所包裹,未对结构进行测绘。 图2 牌坊(何知一摄)
(二)钟楼、鼓楼
牌坊内西为钟楼,东为鼓楼,光绪二十七年(1901)主持僧方印等募修[4],制式、结构、装饰完全一样。二楼为亭阁式建筑,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结构,四角攒尖屋顶,平面近似正方形,共二层。总高8.5米,其中一层高3.11米。一、二层面阔、进深分别为4.02米、 4.08米。内外两层共8根柱,外檐柱4根,内步柱4根,素面覆盆式石质柱础。檐柱径在0.22~0.23米之间,通高5.905米(算至檩下皮,下同),至二层屋面承托二层檐檩,约有收分。外檐柱在2.54米高处置挑檐方,并在挑檐方下置雕花撑弓支撑一层挑檐檩。挑檐方出檐1.1米。内步柱径在0.246~0.25米之间,通高6.41米,至二层屋面承托步檩。内步柱在5.34米高处置挑檐方,并穿过檐柱出挑,檐柱上置雕花撑弓支撑二层挑檐檩。挑檐方出檐0.75米。在步柱高5.94米处架直径0.25米的十字交叉月梁,梁上立直径0.18米蜀柱承托二层屋面金檩和直径0.23米雷公柱,雷公柱顶距地面7.414米。挑檐檩、檐檩、步檩、金檩直径在0.12~0.15米之间。各檩下均置宽0.06米、高0.12~0.14米不等的随檩方。金蜀柱与雷公柱之间用穿方连接(图3)。
屋面为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二层屋顶为“葫芦宝瓶”宝顶,“宝瓶”沿戗脊方向包裹卷草龙纹,表面镶贴青花瓷片。戗脊灰塑花草浅浮雕,上下脊线以及勾当镶贴青花瓷片。脊座呈“鱼鳅背”形,青花瓷片镶贴“莲花瓣”纹。檐口下鹅颈杆以“竹席”封饰。钟楼内悬挂铁钟一口,咸丰九年(1859)铸。鼓楼内的鼓已遗失。因年久失修,梁架結构受损,檐口及屋面顶部瓦垄滑脱或掉落;脊饰、吻兽、宝顶残损;木构件不同程度腐朽;油漆脱落。游人已经不能登楼远眺,昔日悠长的钟鼓声随历史烟云幽幽远去(图4)。
(三)山门
进牌坊上十一级台阶即为天子殿山门,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名山管理委员会复建,原建时代无考。现存复建建筑仍然很有特色,为歇山建筑,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结构(屋面梁架为木结构,柱为砖砌柱),共一层,至屋面正脊高6.36米。开间三间、进深两间,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5.65米,进深5.25米。采用减柱法减去前檐明间两根檐柱,采用移柱法将山面脊柱向前檐移动0.85米,使脊柱处形成“八字形”门墙,以扩大入口空间。明间脊柱处开正门,次间开斜门。门洞上安装花牙子。正门悬挂黑色金字“神目如电”匾额。前檐山面檐柱和明间脊柱上均有楹联。屋面装饰复杂,造型独特。绿色琉璃瓦屋面、黄色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略上翘,脊刹灰塑“梅瓶”, 两侧灰塑回纹并镶贴青花瓷片。脊刹下灰塑高浮雕弥勒佛一尊。正脊灰塑戏剧人物、花鸟;戗脊灰塑卷草纹。上下脊线镶贴青瓷片。正脊脊吻和翼角塑鳌鱼。正脊脊座灰塑莲花瓣,戗脊脊座灰塑“鱼鳅背”。檐口下以红色鹅颈杆装缀,内以黑色“竹席”封罩。檐柱上置雕花撑弓支撑挑檐方(图5、图6、图7)。
(四)南北厢房
南北厢房位于山门后、前殿前,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虽然位置处于院落的东、西两侧,但当地人习惯称为南、北厢房。南厢房基本保留了原建筑的结构、制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北厢房在20世纪80年代改造时改变了原有制式和结构。据当地老人介绍,南北厢房原有建筑的平面尺度、制式是一致的,故以南厢房为标本进行分析。
南厢房为穿斗式、抬梁式结合木结构,四柱三开间。明间正贴为抬梁式木结构,次间边贴为穿斗式木结构。小青瓦悬山屋顶,叠瓦屋脊,屋顶无任何装饰。面阔11.23米,进深4.56米,前后檐柱高4.278米、4.125米,前后金柱高4.89米、4.874米。边贴脊柱高(明间正贴脊蜀柱距地面高度)5.728米。前后檐柱直径0.2~0.23米,明间正贴金柱直径0.18米,边贴金柱直径0.195~0.23米。次间边贴脊柱直径0.186~0.2米,明间脊蜀柱直径0.25米。在金柱3.36米处置0.25×0.07米挑檐方,并穿过前后檐柱出挑承托挑檐檩,挑檐檩出檐0.8米。挑檐方下无撑弓。明间两金柱间置直径0.3米大梁(实为山界梁)。梁上立直径0.25米脊蜀柱承托脊檩。在金柱与脊蜀柱之间置0.25×0.05米单步川连接金柱与脊蜀柱。脊柱下0.5米处横向置直径0.25米圆形穿方,连接明间正贴脊蜀柱和明间正贴脊蜀柱与次间边贴脊柱。金柱下0.5米处横向置直径0.25米圆形穿方连接各金柱。檐、金、脊檩直径0.14~0.16米,挑檐檩直径0.13~0.145米。各檩下均置0.15×0.07米随檩方(图8、图10、图11)。
右次间及明间正面后期加建0.12米厚砖墙,内外水泥砂浆抹面,粉淡蓝色涂料。门窗改建为现代木质门窗。室内作装饰吊顶。左次间正面后期改建为“拐子纹”四扇隔扇门,额方以上仍为早期竹编墙做法。大木结构为原有结构,木构件基本保存完好。
鉴于此,南厢房受到后期改建干扰部分应予拆除,并根据现存结构、残留信息进行复原(图9、图10)。(1)明间复为原隔扇门,两次间复原为槛窗。(2)正面额枋以上、挑檐檩以下木夹板墙。(3)两面山墙:单步川以下木夹板墙;单步川以上竹编墙筋,面罩白色刀麻灰。(4)后墙:额枋以下砌0.24米厚青砌墙体面罩白色麻刀灰,额枋以上木夹板墙。(5)屋面正脊复原为当地传统的灰塑屋脊,上、下脊线镶贴青花瓷片。
(五)前殿、中殿、后殿
三大殿是天子殿的核心建筑,其特别之处在于三大殿前后檐紧密相连,殿与殿之间不留空间,形成三殿既相对独立,又成为一个整体的格局。三大殿现存建筑虽然破败,但梁架结构保存较好(图12)。
1.前殿
前殿位于山门后檐5.6米处,上三级台阶即为前殿前檐。前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总面阔10.475米,其中明间面阔4.785米,左次间面阔2.85米,右次间面阔2.84米。总进深7.72米,其中前双步深1.86米,后双步深1.96米,内四界深3.9米(图12)。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构架结构,九檩小青瓦两坡屋面。明间正贴梁架为前后双步对内四界木结构,结构形式与《营造法原》七界正贴类似。(《法原》七界正贴前檐为单步川,后檐为双步川)山面为落地九柱九檩五川木构架,五山式封火墙置于山柱轴线外约0.4米处,且与中殿封火墙相连接,青方砖空心砌体,白色麻刀灰抹面饰蓝色涂料。前檐明次间均开隔扇门,明间隔扇门高3.2米,次间隔扇门高2.48米。明间下槛(门坎)高0.5米,次间下槛(门坎)高0.48米。隔扇门上槛到檐檩随檩枋之间为竹编墙筋罩白色麻刀灰饰蓝色涂料。后檐无任何围护墙体或隔扇,直接与中殿相通,无下槛(图13)。
前后檐柱高4.94米、4.92米,前后檐步柱高5.77米、5.58米,次间边贴脊柱高6.94米。前檐柱直径0.25~0.29米,后檐明间正贴檐柱径均为0.28米。前檐步柱直径0.31~0.315米,后檐步柱直径均0.35米。两山除前檐次间边贴檐柱外,其余16根落地柱直径分别为0.2~0.25米。各柱约有收分。前檐4根檐柱柱础为石质圆形柱础(疑为后期修缮时更换)。明间正贴前后步柱和后檐柱柱础为圆形石质覆盆式柱础,应为原建遗物。次间边贴两山面16根柱无柱础石,柱子直接立在0.15米高的石地槛上。
图12 三大殿平面现状测绘图(何知一绘) 后檐明间正贴步柱上各有一条泥塑彩色盘龙。明间正贴前后檐双步川直径0.25米。双步川穿过前后檐柱形成挑檐方承托挑檐檩,并在挑檐方下支木雕花撑弓支撑挑檐枋。双步川上立直径0.25米下步蜀柱承托下步檁。双步川下檐柱与步柱之间穿直径0.2米的双步夹底。前后步柱直接承托前后步檩。在前后步柱上穿直径0.29米月梁(大梁),两头穿过步柱出头。月梁前后分别立直径0.25米金蜀柱承托前后檐金檩。在金蜀柱上穿直径0.26米山界梁,并穿过金蜀柱出头。山界梁上立直径0.25米脊蜀柱,承托脊檩。在大梁和双步川下前后步柱上分别穿有直径0.2~0.23米不等的圆形横枋连接左右步柱。脊檩径为0.22米,其余各檩直径0.15~0.18米不等。步檩、金檩下有直径0.16米附檩,脊檩下附檩径为0.23米。檩下再置附檩在北方官式建筑和江南建筑中均不可见,此为渝东建筑的特别之处(图14)。
次间边贴为九柱五川式结构,柱距在0.88~0.98米不等。柱头直接承托各檩。柱间用五层川方连接各柱,川方高0.2~0.25米不等,宽0.07米。前后檐下步柱与檐柱间置单步川,并穿过檐柱形成挑檐檩承托挑檐檩。前后檐挑檐方下支木雕花撑弓。前后檐单步川下置单步夹底。屋面各檩直径0.155~0.18米不等。前后檐步檩、金檩下附檩直径0.16米;脊檩下附檩直径0.23米。前后檐柱上横穿直径0.24米圆形上槛。两山封火墙上开有两个0.6×0.8米长方形窗口(图15)。
屋面为两分水小青瓦屋面,叠瓦屋脊,无任何装饰。屋面坡度较缓,椽条约有起折使屋面形成弧面。两山封火墙与中殿封火墙相连接,墙顶覆盖青瓦,较为简陋。翘角灰塑卷草,但做工粗糙,疑为后期修缮时补塑,艺术价值不高。墀头及墙檐内侧彩绘吉祥花鸟,大多脱落、退色。室内地面在后期修缮时改为混凝土地面。
2.中殿
中殿前接前殿,后连后殿,三殿紧密相连。中殿前檐柱距前殿后檐柱仅1.43米(轴线距离,下同),中殿后檐柱距后殿前檐柱2.75米。中殿前檐柱高出前殿后檐柱1.445米。因此,前殿后檐口低于中殿前檐口,两檐错叠。在前殿后檐口与中殿前檐柱处做成“天沟”,将两殿屋面雨水向两边山墙外排出。
中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开间尺寸与前殿完全一致,且在同一轴线上。总进深6.03米,前廊进深1.19米,后廊进深1.1米,内四界进深3.74米。七檩小青瓦两坡屋面,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构架。明间梁架为前后檐单步对内四界木结构,与《营造法原》“六界内贴”完全吻合。山面为落地七柱七檩五川木构架。各柱约有收分。山墙置于山柱轴线0.4米之外,五山式封火墙与前殿相连,青方砖空心砌体,白色麻刀灰抹面饰蓝色涂料。前后檐均无门窗隔扇,前檐连接前殿后檐,后檐连接后殿前檐,使三大殿内部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图12)。后檐柱上悬挂“善恶昭彰”匾额。
前后檐柱高分别为6.05米和6.16米。前后步柱高分别为6.638米和6.718米。次间边贴脊柱高6.94米。前后檐明间正贴檐柱径0.27米;前檐次间边贴檐柱径0.195米、0.21米,后檐次间边贴檐柱径0.21米、0.24米。前檐明间正贴步柱径分别为0.282米和0.3米;后檐明间正贴步柱径0.27米、0.29米。除前檐次间边贴檐柱外,次间边贴14根落地柱,直径0.19~0.285米。明间正贴各柱柱础为石质圆形柱础(疑为后期修缮时更换)。次间边贴其余14根柱无柱础石,柱子直接立在0.15米高的石地槛上。
明间前后檐廊穿0.26×0.12米廊川,廊川穿过前后檐柱微微向上起翘形成挑檐枋承托挑檐檩,并在挑檐檩下支木雕花撑弓。廊川下穿0.24×0.12米单步夹底。步柱直接承托屋面步檩。在前后檐步柱间穿直径0.27米月梁(大梁),并穿过步柱出头。在月梁前后立直径0.25米金蜀柱,金蜀柱直接承托金檩。在前后金蜀柱上穿直径0.23米山界月梁,其上再立直径0.24米脊蜀柱,承托脊檩。在单步川下前后步柱上分别穿有圆形横方连接左右步柱,前檐横方径0.18米,后檐横方径0.225米。各檩直径0.15~0.18米不等。步檩、金檩、脊檩下附檩径0.21~0.23米不等(图14)。
次间边贴为七柱五川式结构,柱距0.86~1.19米不等。柱头直接承托各檩。柱间用五道川方连接各柱,川方高0.2~0.25米不等,宽0.07米。川方之间垂直距离0.61~0.95米不等。在前后檐柱挑檐方下有连接次间边贴檐柱与明间正贴檐柱的圆形横方,前檐横方距挑檐方0.95米,直径0.16米;后檐横方距挑檐方0.13米,直径0.22米。屋面各檩直径0.15~0.18米不等。步檩、金檩下附檩径0.16米;脊檩下附檩径0.23米。在第三、四道川方之间的檐柱与步柱间穿有0.26×0.07米川方,并穿过檐柱形成挑檐方承托挑檐檩,挑檐方下支木雕花撑弓支撑挑檐方(图15)。
屋面为两分水小青瓦屋面,叠瓦屋脊,无任何装饰。屋面坡度虽大于前殿,但仍然较缓。椽条约有起折使屋面形成弧面。前后檐柱均有上槛,但无下槛(门坎),前后檐均无任何隔扇门窗,前接前殿,后通后殿。封火墙和室内地面做法、装饰与前殿相同。
3.后殿
后殿与中殿紧密相连,是天子殿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其规模、制式与前、中殿均有所不同。从中殿后檐柱处起步,上五步台阶即为后殿前檐台基,无下槛(门坎)和隔扇门,直接进入殿内。前檐屋面向前伸出与中殿后檐屋面檐口相接形成天沟,把雨水排向两边山墙之外。殿内明间筑有长5.73米、宽4.5米、高1.5米的神台。神台上有三门五楼式木质神龛,龛内塑6米高的阴天子彩色神像。殿后顺着屋面檐口向后延伸4.92米,形成“厦间”,供奉阴天子娘娘(为后期加建)。左右廊内配祀六案阴曹神像。
后殿中轴线与前中殿同轴,三开间带左右廊共16.6米,其中:明间6.56米,左次间3.54米,右次间3.5米,左右廊1.5米。进深一间带前后廊共9.83米,其中:心间深7.41米,前廊深1.2米,后廊深1.22米。明间前檐步柱向后移动了1.2米,后檐步柱向前移动了1.22米,有效地解决了檐廊进深较浅、人流不畅的不足。同时,减去了两次间边贴前后檐柱,从视觉上看似无左右廊(图12、图16)。
后殿为九檩歇山建筑,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构架结构。明间正贴梁架为前后双步对内四界。其形制近似于《营造法原》所列“七界正贴”,但《法原》 “七界正贴”前廊为单步廊。可以说是在不失江南建筑正贴构架特征的同时,对江南建筑的一种改进和优化。两山墙为青方砖空心砌体,将次间边贴山柱包裹,白色麻刀灰抹面饰蓝色涂料。现存建筑前檐无任何隔扇门窗,后檐延伸后为砖砌墙体。据现场查勘柱上卯眼,前后檐明间应为隔扇门,左右次间(包括左右廊)为隔扇窗。
后殿前后檐柱高6.04米、6.01米。前后步柱高7.35米。脊柱高8.9米(脊檩下皮至地面)。除两山廊檐柱直径0.4~0.42米不等外,其余各柱径均为0.45米(后檐明间正贴两根柱佚失,现为后期修缮时用砖柱替代)。山面边贴无柱础石,8根柱子立在高0.15米的石地槛上,其余各柱有覆盆式石质柱础。各柱约有收分。较天子殿其他建筑,后殿各柱用材较规整。
前后檐柱与步柱间穿直径0.3米的圆形双步川,并穿过檐柱变为0.3×0.15米矩形挑檐方,以承托挑檐檩。双步川上立下步蜀柱承托下步檩。下步蜀柱与步柱间穿直径0.28米的圓形单步川,并穿过下步蜀柱,出榫加销子固定。前后步柱间架直径0.3米的大梁,并穿过前后步柱出头。大梁下0.7米处的前后步柱上应有随梁方,现尚存卯口。大梁上立直径0.3米的金蜀柱承托金檩。并在前后金蜀柱之间穿直径0.3米的山界梁,并穿过金蜀柱出头。山界梁正中立直径0.27米的脊蜀柱,承托脊檩(图14)。
明间正贴前后步柱与山面廊柱之间,在距地6米处穿0.24×0.09米矩形横方。在其下距地5.2米处穿直径0.32米的圆形“横方”,以连接明间正贴步柱与山面廊柱;在此“横方”下距地4.18米处应还有连接步柱与侧廊檐柱的“横方”,现柱上卯口尚存。
在距地面5.2米处的明间正贴步柱与左、右廊步柱之间的圆形“横方”上立有直径0.28米的次间边贴步蜀柱,以承接步檩。在距地6.3米处的蜀柱上向山面外飞出一“圆檩”,承接山面歇山屋面椽子端头(图15、17)。屋面形式为歇山建筑,弧形屋面,翼角上翘。整个屋面坡度比前、中殿陡峭。根据卫惠林教授的描述,屋面装饰甚少。估计正脊、戗脊应为“清水屋脊”(素面脊),脊线按习惯会用青花瓷片镶贴。脊座做成当地传统的“鱼鳅背”。正脊两端应有鳌鱼(正吻)。现室内地面被后期改建为混凝土仿青石地面(图18)。
后殿是天子殿唯一使用斗栱的建筑。其斗栱有如下特征:(1)柱头斗栱、转角斗栱为“插栱造”做法,无栌斗,将栱身插入柱身内。(2)柱头斗栱为扶壁三重栱。(3)柱间斗栱为计心重栱造。沿垂直于檩条的栌斗出跳,华栱上再置慢栱,慢栱上又置华栱,向上层层叠加。此外,平行于华栱两侧各有一组“华栱”出跳。近似于川渝地区的“如意斗栱”,却又与“如意斗栱”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斗栱中心两侧出跳的“华栱”垂直于檩条,而不是像“如意斗栱”出跳的那样与檩条成45°夹角。第二,柱头栱、壁内栱、转角栱各自独立,而非像“如意斗栱”那样联成一个整体。(4)斗栱构件不分瓣卷杀,形成一条光滑、优美的弧线。
(六)东西狱殿
东、西狱殿,即东、西地狱,也称十八层地狱,分别位于天子殿前中殿封火墙外1.5~1.8米处,为前中殿两侧的廊房,与封火墙间形成狭长院落。东、西狱殿开间较宽、进深较浅、屋面低矮、建筑简陋。两殿内分别塑有十八层地狱的十八位狱主神像及乱臣贼子、奸佞小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各种酷刑塑像。场面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现存东狱殿为四开间,总面阔16.295米,各开间尺寸不统一,自北向南分别为4.35米、4.33米、4.25米、3.36米。从北面起连续三个开间,内部全部贯通,室内无柱和隔墙,形成一个通间(图19)。内塑狱主和各种酷刑塑像。南面最后一开间与其他房间之间五柱落地,隔以木板墙而独立成为一间,现为管理用房,与整体构架结构不协调,疑为后期修缮时加建。东狱殿总进深3.31米,各步架呈不均等分布。西狱殿平面布置和结构与东狱殿完全相同,仅开间、进深尺寸约有变化。现存西狱殿面阔也为四开间,总面阔15.96米,各开间尺寸仍不统一,自北向南分别为3.455米、3.799米、4.506米、4.2米。室内格局和结构形式与东狱殿基本一致。现以东狱殿为例对建筑结构进行讨论(括号内为西狱殿数据)。
东、西狱殿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结构,四柱三开间。明间正贴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木构架结构。与《营造法原》所列“内四界(门第)”基本相似。其不同之处仅在于《法原》“内四界”脊柱落地,而东、西狱脊柱不落地,山界梁上立脊蜀柱。与《营造法原》所列“五界正贴连廊”比较,东、西狱殿仅去掉了前廊,其它结构形式完全相同。次间边贴五柱三川木构架结构,具有典型的渝东建筑构架特征。
小青瓦悬山屋顶,叠瓦屋脊,屋顶无任何装饰。正面不开门,设栅窗供游人参观室内塑像。山面第二川以上为竹编墙筋面罩麻刀灰饰蓝色涂料,川下为木装板墙。后檐为0.3米厚砖砌墙体面罩麻刀灰饰蓝色涂料。
通面阔12.393(12.505)米,通进深3.31(3.237)米。前后檐柱高分别为3.823(4.420)米和3.903(4.54)米。次间边贴脊柱高4.785(5.4)米(明间正贴脊蜀柱顶距地面高度)。前檐柱直径0.19~0.21(0.18~0.21)米,后檐柱直径0.18~0.21(0.18~0.185)米。明间金蜀柱和脊蜀柱径均为0.2米。次间边贴金柱直径0.2~0.23(0.18~0.2)米。次间边贴脊柱径分别为0.21米、0.25米(0.2米、0.25米)。在明间正贴前后檐柱上架直径0.24(0.23)米的大梁(月梁)。梁上前后立直径0.2米金蜀柱承托金檩。在金蜀柱间穿直径0.23(0.2)米山界梁,并穿过两端金蜀柱出头。梁上立直径0.2米脊蜀柱承托脊檩。在前后檐柱与前后金蜀柱之间穿0.2×0.12(0.19×0.93)米单步川,并穿过前后檐柱上翘(直挑)出挑形成挑檐方承托挑檐檩,单步川穿过金蜀柱出榫并加销子。挑檐方下无撑弓。
次间边贴为五柱三川结构,柱距0.55~0.89(0.627~0.915)米不等。柱头直接承接各檩。柱间用三道川方连接。自下而上,第一、二道川方贯通前后檐柱,断面为0.2×0.12(0.19×0.12)米;第三道川方贯穿前后金柱,断面为0.19×0.12(0.18×0.12)米。在第一、二道川方之间的前后檐柱与前后金柱上穿单步川,并穿过前后檐柱形成挑檐方承托挑檐檩(东狱殿挑檐枋微微上翘,西狱殿为直挑)。挑檐方下无撑弓。
各檩直径0.135~0.165(0.15~0.18)米不等。檩下均有0.15×0.07米随檩方。脊随檩方下横向穿直径0.135(0.230)米圆形横方,连接次间边贴脊柱与明间正贴脊蜀柱、明间正贴脊蜀柱之间。山面边贴均有0.31×0.07米木地槛(图20、图21)。
四、空间特征
天子殿建筑群既没有北方建筑那样的厚重感,也没有南方建筑飘逸的轻盈感,更没有江南建筑小家碧玉般的精巧细致,却独具峡江特色的粗犷、朴素、自然、自成一体之美。在平面布置上充分体现出其地域特征和宗教特征。院落与室内空间视觉设计采用的微妙处理手法,创造出一种既庄严肃穆,又恐怖阴森的视觉效果。在满足人们视觉感观和心理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强烈的道、释、鬼三教文化的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是其他任何地方建筑都不具备的,有其独特性,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唯一性特征。
(一)平面布置特征
1.道释宗教地位的變替形成拥挤的平面空间
山地建筑多以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式展开,特别是在四川盆地东部边沿丘陵地带特别突出,然而天子殿却未完全遵循这一原则。
天子殿建筑群坐落于名山顶巅的狭长地带,从纵深方向沿山脊而建,垂直于山体等高线,在面阔方向显得相对狭窄。平面布置紧凑而不紊乱,庞杂而有秩序,这是其突出特征。一进牌坊即为山门台阶,两旁的钟楼、鼓楼建在与山门相等标高的高台上,山门前没有宗教建筑一般应有的广阔空间,平面上显得非常拥挤、狭窄、压抑。高台之上,小巧玲珑的山门内为一狭小前院,紧贴山门两侧为南北厢房。距山门仅6米处即为天子殿前殿。前、中、后三大殿前后檐紧密相连而建,其间没有一点间隔距离,这是三大殿最显著的特征,在全国历史建筑中亦属罕见。前、中殿两侧山墙外仅1米余的空间即为东、西狱殿,形成狭长天井。这也是天子殿在平面布置上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褊狭的平面空间?什么时候形成的?营造者出于什么目的?从上文对天子殿历史与建筑沿革的考察可知,最初天子殿并非此名,光绪《丰都县志》载:“丰都观,在平都山顶,唐曰仙都,宋改景德,亦称白鹤观。”[1]卷三《祠庙志》283说明唐宋时期天子殿均为道教宫观。据永乐二十二年(1424)蒋夔《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当时的名山是以道教为主导,天子殿非儒、非释、非鬼,供奉的不是佛教的阎罗天子。康熙壬寅(元年,1662)林明俊《重修平都山记》载:“甲申一变(笔者按:指崇祯十七年明清鼎革的甲申之变),咸阳烈炬,山中一无有存者,独五云楼岿然屹于灵光。”“布满山中,半神祠,半羽屋,半释室……而清虚一派为其蔽塞。”[1]卷四《艺文志》306可知战乱之后,道教在名山已日渐衰微。知县汤濩不忍殿宇尽废,令人重修,“越二年而完阎君殿……越三年而完玉皇观”[1]卷四《艺文志》306。到乾隆时,因满族崇尚喇嘛教,道教更受歧视。乾隆五年(1740),朝廷停止了张天师朝觐赐宴礼。乾隆十七年(1752)又将张天师品秩降为五品,其官声地位和社会声誉大幅度下降。从此道教失势,名山道教进入了没落期,大部分宫观变为佛教殿宇。由此推测,此时极可能原供奉的道家玉皇改成了阎王,顺理成章取名为“天子殿”。高二丈余的玉皇铁像张冠李戴被说成是阎王天子,玉皇的随从也衍为阎王手下的四大判官、六值功曹、十大阴师。为了宣扬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条并使之形象化,在原本狭窄的三大殿两旁建起了东西狱殿,上塑十八层地狱狱主,下塑十八般刑罚。
2.主从突出的平面布置手法
天子殿整体布局,可以推测由于受地形限制,营造者在因势就利、灵活处理的指导思想下,充分使用了主从突出的平面布置手法。三大殿是天子殿建筑群的核心,位于中轴线上且占据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绝大部分空间,居主导地位。据现存文献分析,后来加建的牌坊、钟楼、鼓楼、山门、南北厢房、东西狱殿均居从属地位。这些从属建筑平面上开间狭窄,进深短浅,仅采用当地民间最普通和最低等的建筑式样。
3.移柱法与减柱法的灵活应用
天子殿山门和后殿为了满足功能需要,采用了移柱法营造手段。同时,为了使后殿立面更宏伟大气,也采用了减柱法营造手段。移柱法、减柱法两种特殊营造手段同时应用,使后殿在大木结构上更具特色。
现存山门为20世纪80年代重建,考察发现仍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在交通、信息闭塞的时代,全凭当地匠师为之,受外界干扰极少,充分反映了当地匠师独特的营造技艺和传统习惯。为了开启“八字门”,在平面布置上将山面脊柱向前移动,使得两次间开门与横向轴线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成为“八字门”。“八字门”在当地属于建筑等级较高的开门方式,只有衙署、大型寺观、权贵宅院才能使用,普通建筑和百姓不敢僭越(图22)。
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三大殿的开间较窄,进深较浅。高达6米的阎罗天子像占据了整个后殿明间,留给前后廊的祭祀空间非常窄小(前后廊进深仅1.2米)。因此,匠师们将明间正贴前后步柱向内移动了1.2米,加大了前檐的祭祀空间和后檐的疏散空间。同时,为使后殿外观宏伟,从感观上加大开间,减去了前后檐次间边贴檐柱,从感观上形成三开间而无左右廊间的错觉(图23)。
4.天子殿布局演变的可能性推测
综上所述,天子殿狭窄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前中后三殿紧密相连及与两旁东、西狱殿的狭长天井,除因地形狭小所致外,道教衰微,佛教兴盛,两教地位变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说,天子殿现存格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道、释、鬼“三教”交替变更、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据此推测现存天子殿至少分四期形成。第一期:基本按照宗教建筑的礼制修建前殿、南北厢房、钟楼、鼓楼及牌坊,形成规整四合院(图24)。第二期:加建后殿,形成两进院格局(图25)。第三期:加建中殿和东西狱殿,基本形成现在的格局(图26)。第四期:加建山门,使之更符合宗教建筑布局礼制(图27)。
(二)天子殿建筑空间视觉分析
人的视角,无论水平视角还是垂直视角,都是人们观察物体的重要因素。只有最合适的水平视角与垂直视角相重合,方能达到观察物体的最佳效果。人们观察物体的最佳视角称为注视视角。人的注视视角采用双眼观察,头不动,眼球可以转动。视觉中心可以达到的范围为向上40°、向下50°、左右各55°。一般来说,人的分辨视域约为15°,从十几度到三十几度是人的有效视域。决定视角的关键在于人距所观察物体的距离。无论观察建筑物本体,还是在建筑物内观察室内陈设的有效性,都涉及到建筑物之间及其内部结构的空间处理问题。
日本学者芦原信义提出了著名的视角关系理论,如以H代表界面高度,D代表人与界面的距离,人与界面的视角关系整理如下(表1、图28)。
建筑的本质在于空间的处理。空间处理得当与否,不但影响建筑空间的使用、通风、采光等功用性,而且影响到建筑的视觉与艺术效果。天子殿在建筑空间处理手法上充分利用其地形特征,采用特殊的处理手法,既满足了功用性,又营造出一种阴曹地府阴森恐怖的视觉空间效果。设定人体高度为1.7米,其视点(人眼)高度为1.58米,试按芦原信义的人体视觉原理对天子殿院落空间及建筑內部空间视角分析如下。
1.院落空间分析
(1)山门院落空间分析
平面特征:山门院落由牌坊、山门和左右钟楼、鼓楼围合而成。该院落实质意义上不具备院落的典型特征,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院落。典型意义上的院落是由建筑物、围墙或栅栏围合起来的空地。而天子殿山门前的“院落”围合的不是平坦的空地,而是由牌坊进入山门的台阶,一进牌坊即开始登台阶,而台阶两侧又为钟楼、鼓楼的台基。
天子殿牌坊和山门居于同一轴线上,相距5.6米。钟楼和鼓楼没有对称居于中轴线两侧,钟楼距中轴线7.5米,鼓楼距中轴线6米。因此,山门院落横向空间宽度共计13.5米,纵向进深为5.6米的“台阶空间”(图1)。
纵向视觉分析:以山门檐口为最高视点,以两侧翼角为最宽视点。山门檐口距山门地面垂直高度3.65米,距牌坊地面垂直高度5.08米。若以人站在牌坊地面观察山门,按设定的人眼视点距地面1.58米(台阶高度为1.425米,约在人体水平视线上),那么观察山门的界面高度则为3.5米。以3.5米向牌坊方向设定A、B两个观察视点,恰好在牌坊内外两侧,平面视角分别为99°、61°,均在有效视角内;垂直视角分别为45°、27°,具有良好的封闭感和内聚向心性,是不易产生离散感的最佳视点,能达到看清山门细部的效果(图29)。
横向视觉分析:以钟楼、鼓楼边沿和台基边沿为观察点。在钟楼、鼓楼檐柱边和台基边沿设定A、B、C、D 4个观察点,人眼高度距钟楼、鼓楼台基地面高1.58米,则4个观察点对钟楼、鼓楼的平面视角分别为30°、40°、35°、30°;垂直视角分别为26°、31°、28°、26°。无论平面视角还是垂直视角,均在有效视角内。且垂直视角均在45°以内,具有良好的封闭感和内聚向心性,是不易产生离散感的最佳视点,能达到看清钟楼、鼓楼细部的效果(图30)。
综上所述,天子殿山门院落在平面布置和建筑物高度设计上,匠师们充分考虑了封闭性。无论纵向(站在牌坊内外)还是横向均能观察到建筑物细部,给人一种内聚向心感,使人产生步入阴曹地府的恐惧感、压抑心理。
(2)前殿院落空间分析
前殿院落由山门、前殿、南北厢房围合而成。纵向进深6米,横向宽15米,呈狭长的空间形式。山门与前殿不在同一轴线上,前殿中轴线相对于山门中轴线向西偏离0.67米。院落两侧厢房也非对称布置,南厢房距山门山墙3.2米,北厢房距山门山墙达6米(图1)。
前殿院落视觉设计既给人以强烈的围合感,又能在进入山门后第一时间观览前殿全貌。一跨入山门门槛(A视点),即能看清整个前殿全部正立面,视点直达前殿屋面正脊,垂直视角为29°。A视点距前殿距离约为两倍界面高度,是观察前殿正立面的最佳位置。空间具有良好的内聚向心性,不易产生离散感。此视点观察前殿正立面全景的平面视角为78°,在有效视角内。山门与前殿之间距离空间处理恰到好处(图31)。再前行2.6米到山门后檐台阶处(B视点),距前殿4.5米,观察前殿正立面檐口以下的垂直视角为45°,平视角为104°,基本达到观察物体平面视角的最大值,但不会影响观察物体的效果,可以看清前殿正面屋檐以下全部细部,空间具有良好的封闭感。
跨入前殿前檐门槛回望山门,此位置(C视点)距山门屋正脊水平距离9.54米,为观察山门界面高度的2倍,垂直视角26°,平面视角90°,能看到山门全部背立面,是观察山门背立面的最佳位置(图32)。
2.单体建筑空间分析
(1)牌坊空间分析
天子殿牌坊总高度10.48米,因此观察牌坊的界面高度应为8.9米。自牌坊向外每8.9米设A、B、C、D、E五個观察点。这五个观察点的平面视角自A点至E点分别为79°、40°、26°、19°、15°。按照前述视觉原理分析得知从平面视角上讲最佳观察位置在C、D、E三点上。而这五个视点的垂直视角自A点至E点分别为45°、27°、18°、14°、11°。最佳观察位置在A、B、C三点上。平面视角与垂直视角最佳视点位置相重合之点在C点。此点的平面视角为26°,垂直视角为18°,均在分辨视角之内,既能看清牌坊的细部,又能看到牌坊与周边背景的关系。且自C点向B、A点走近,牌坊的细部越来越清楚,使人越来越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其究竟(图33)。
(2)三大殿室内空间分析
由于天子殿三大殿首尾相连,没有明显的间隔,因此分析三大殿室内关系时设定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将前、中、后三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第二,在室外光线较暗时,室内可视距离较短。但在进行三大殿视觉分析时,假定其室内光线能够满足人眼从前殿外可以看见后殿阴天子神像。
第三,在山门后檐、前殿前檐门槛内、中殿前檐柱与前檐步柱间、中殿后檐柱处及后殿前檐门槛内设5处观察视点,分别用A、B、C、D、E代表(图34)。
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试对三大殿室内视觉作如下分析:
A观察点:进入天子殿山门后,此观察视点距前殿约4米,距后殿阴天子神像29.6米。如前所述,在此观察视点除能够看清前殿外立面外,还能够透过前殿隔扇门看清悬挂于前殿后檐步方上的“乾坤一气”匾额及其背景,且不受梁、柱、方的阻挡,使人产生对三大殿强烈的欲知感。此观察视点距匾额水平距离为10.5米,为被观察界面高度3.5米的3倍,垂直视角为19°。同时,人眼视觉还可直达后殿阴天子神像的腰部。其垂直视角为7°,平面视角为12°。
B观察点:步入前殿前檐门槛,距后殿阴天子神像22.9米。第一,能看清“乾坤一气”匾额细部且不受梁、柱、方的阻挡。观察界面水平距离3.8米,为被观察界面高度3.3米的1.15倍,垂直视角41°。第二,是观察悬挂于中殿后檐檐柱处“善恶昭彰”匾额的最佳观察点,且不受梁、柱、方的阻挡。观察界面水平距离13米,为被观察界面高度4.8米的2.7倍,垂直视角20°。第三,目光可直达后殿阴天子神像腰部,垂直视角9°,平面视角15°。
C观察点:继续前行至中殿前檐柱与前檐步柱之间,处于三大殿塑像群的中心点,是观察殿内塑像的最佳位置。视线前可观察后殿明间中心的阴天子神像;上可仰望悬挂于中殿后檐柱处的“善恶昭彰”匾额;回身可观察到前殿两侧的“十大阴帅”;左右可观察到中殿明间两侧正贴处的“四大判官”。此时,仿佛置身于阴森的阴曹地府中,给人以强烈的震慑感。
D观察点:行至中殿后檐柱、后殿台基阶梯下,是观察阴天子神像的最佳点。水平距离9米,为被观察界面高度5米的1.8倍,垂直视角30°,平面视角42°。接近芦原信义第二类关系值,空间具有良好的内聚向心性,不会产生离散感,反而会增强恐惧感。
E观察点:到达后殿前檐门槛处,距阴天子神像水平距离4.5米,与被观察界面高度值相等,垂直视角45°,平面视角90°,与芦原信义第一类关系值完全相等。既能看清阴天子神像细部,又具有良好的空间封闭感,好似在听候阴天子的发落。
五、结 语
丰都天子殿最迟自唐代以来,便屹立于长江之滨的名山上,迄今已逾千年,历道、释、鬼三教更叠,至民国时最终形成了三教共存一山的局面。从建筑布局的特征分析,最早是按中国传统宗教礼制初创,后为满足宗教斗争的需要,历代多次加建,形成拥挤、狭窄的格局,但仍不失主次分明的礼数。在平面布置处理上,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因势利导,合理布局。采用移柱法和减柱法增加室内空间的有效使用,同时强化了建筑外立面的感观效果。在空间视觉处理上,合理控制建筑物内各点的平面视角和垂直视角,于建筑物内部形成内聚向心性强烈的封闭视觉空间,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心理,感觉真正进入了阴曹地府阎罗天子殿。可以说,天子殿是中国古建筑空间设计的成功典范。
参考文献:
[1] 蒋履泰,等.丰都县志[M].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20,成都:巴蜀书社,2016.
[2] 李門,姚玉枢.“鬼城”游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8.
[3] 卫惠林.丰都宗教习俗调查[R].四川乡村建设学院研究实验部,1935:13.
[4]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丰都名山历史景区修缮保护改造方案[Z].未刊稿,2010:7.
(责任编辑:滕新才)
Architectural Remains Investigation and Spatial Design Analysis of Tianzi Hall in Fengdu
HE Zhiyi
(Zhongyu Mingw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Chongqing 400020, China)
Abstract:Tianzi Hall is a famous mountain in Fengdu, Chongqing. It is now impossible to do the textual research to confirm the date of its establishment. It is said to be built at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t was first recorded in the seventh year of Taihe in the Tang dynasty (833). Tianzi Hall has neither the heaviness of northern architecture, nor the lightness of southern architecture, nor the delicacy of Jiangnan architecture. Its outstanding embodiment is the region and the religious characteristics. Whether it is single building or group building, plane layout or special design, it always protrudes the rich and full levels of the architecture, going with the trend of the mountain while complex but ordered. It balanced the horizontal view and vertical view through methods of swaying frames, reducing frames and flexible scale ratio. It gives people delicate treatment of visual scene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request, which shows the mystery of the trinity of Taoism, Buddhism and ghost, showing its uniquenes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Keywords: Tianzi Hal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rchitecture typ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