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中的“留白”研究
2020-05-25董运生
董运生
摘 要:现代汉诗中的“留白”,指现代汉诗中由分行、行内空格、分节、文字的特殊排列等因素产生的外在体式上的无文字部分所创构的审美空间。在现代汉诗中,“留白”广泛存在,它是现代汉诗有别于古代汉诗的显著的外在特征。大体而言,现代汉诗中“留白”的出现及发展主要有诗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因。“留白”的出现及发展深化了现代汉诗的诗美体验,彰显了现代汉诗的视觉美、听觉美、意蕴美,体现了现代汉诗诗体建设上有破有立,诗美追求上内涵与体式并重的两大发展趋向。
关键词:现代汉诗;留白;诗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0)02-0069-09
“留白”一语常见于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与鉴赏当中,主要指艺术作品中的不着笔墨之处,它是书画等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而言,“留白”是艺术作品中通过对有无、断连、显隐、虚实等相反相成要素的有机安排而产生的审美空间。“留白”的存在,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超出机制,深化了艺术作品富有弹性的审美体验。
现代汉诗中的“留白”,指现代汉诗中因分行、行内空格、分节、文字特殊排列等因素产生的外在体式上的无文字部分所创构的审美空间。现代汉诗中关于这一审美空间的研究,多采用“空白”,较少使用“留白”。比较而言,“留白”较“空白”更适合于对现代汉诗中这一外在体式上的无文字部分构成的审美空间的研究,“空白”一语对古代汉诗、现代汉诗均可适用;但就“留白”而言,直到现代汉诗中才得以广泛出现,并成为现代汉诗外在体式上的一种显在特征;“空白”可兼及内涵,但“留白”注重于外在体式,且以“留白”为视点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性。
“新诗产生于古今中外文化的大碰撞中”[1],其发展亦是如此。探究现代汉诗中“留白”的产生及发展原因,既需将其与现代汉诗的生长环境结合起来,更要放到大的文化语境中予以考察;既要注重诗学层面的原因,也要认识到更深层次的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原因。“留白”作为现代汉诗诗歌体式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于创构诗歌生命、彰显诗美有着重要的作用,且透过其创生及发展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得现代汉诗的发展轨迹。
- 现代汉诗中“留白”产生、发展的诗学层面原因分析
相对于主流古代汉诗来说,现代汉诗中普遍存在的“留白”是一个新生产物,是伴随着现代汉诗分行、行内空格、分节、特殊排列等因素而出现的。与主流古代汉诗相比,白话语言与外在体式上的分行、行内空格、分节、文字的独特排列是现代汉诗较为显著的外在特征。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现代汉诗中仍有一定数量的文言字词在使用,因而,分行、行内空格、分节及独特的文字排列形式成为现代汉诗有别于古代汉诗的显著的外在特征,且由此形成的“留白”更是直接参与了现代汉诗诗体建设及诗美创构。随着现代汉诗的不断发展,“留白”的呈现形式表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留白”之所以在现代汉诗中广泛出现,从诗歌自身角度来讲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对外国诗歌体式的“移植”,二是对外国诗歌体式的改造,三是对古代汉诗诗歌体式的继承与发展。在现代汉诗的草创期,较多地采用“移植”和改造方式,在其发展期则更多地呈现出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对外国诗歌体式的“移植”
尽管在对外国诗歌的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但是对外国诗歌进行的翻译早于现代汉诗的产生,并对现代汉诗产生及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已得到学界较为广泛的认同。1928年8月10日出版的《新月》封二的《近代英美诗选》“广告”中写道:“中国的新诗是从哪里演化出来的?一般诗人的背景都受过些甚么影响?能答复这两个问题的人,自然知道现在中国的新诗和英美诗——尤其是和近代英美诗的密切关系。”[2]以近代英美诗歌为代表的外国诗歌经过翻译“移植”进来,成为现代汉诗诗体模仿的对象。现代汉诗较为主要的几种外在形式,如横向排版、分行及分节排列、四行或两行一节、所有诗行靠左或靠上对齐、偶数行退后一格等,都与对外国诗歌形式所进行的“移植”有关。
这里以现代汉诗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胡适的《尝试集》中所收译诗《关不住了》 [3]第一節为例,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依照诗歌的原有形式,偶数行后退一格排列,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诗中的标点:
I said,“I have shut my heart, 我说“我把心收起,
As one shut an open door, 像人家把门关了,
That Love may starve there in 叫爱情生生的饿死,
And trouble me no more”. 也许不再和我为难了。”
在对外国诗歌的翻译中,由于外在体式较为直观,因而对它的把握相对容易。在现代汉诗草创期,绝大多数译者在翻译外国诗歌时都力求保持原诗的外在形式不变。由于当时懂外语的人相对较少,且这些翻译者大多在文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他们翻译出来的外国诗歌,对处于草创期还没有较为稳定的外在形式的现代汉诗造成了巨大影响。不少诗人在创作中对翻译出来的诗作体式进行模仿,由此,早期现代汉诗中较为广泛地出现“留白”就不难理解了。
在现代汉诗发展中,诗人们对外国诗歌体式进行了广泛的学习与借鉴。在相对主流的“自由体”以外,也有不少诗人努力借鉴外来“格律体”“形异体”等诗体,充分挖掘诗体中的“留白”潜能,既注重诗歌的外在体式,也并重其与诗歌内在意蕴的融合,力求实现二者的相得益彰。冯至的《十四行集》是借鉴外国“格律体”诗歌且在现代汉诗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由于其排列较为整齐,具有较为明显的匀称性等特征,因而呈现出的“留白”也较为规整,给人以较为稳重严谨的感觉。这里以1949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十四行集·其一》[4]的第二节为例(原文直排,标点位于文字右侧):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王独清在苏俄诗人勃洛克的影响下,曾创作出通过不同大小的文字来突出主题的长诗《ⅡDEC》。欧外鸥1942年发表于《诗》月刊上的《被开垦的处女地》一诗通过使用不同字号的“山”字,突出了“重重叠叠/包围住了四十万人的桂林”的山城形象,给人以逼真的群山包围之感。尽管诗作发表后引发了一定争议,但欧外鸥仍坚持个人独特的诗体追求,创作了不少打破常规排列形式的“形异诗”,这些诗作大多收入了1943年出版的《欧外鸥诗集》。再如,受马雅可夫斯基等人诗歌的影响,“楼梯体”在中国现代汉诗的几代诗人中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可见,外国诗歌体式的“移植”对现代汉诗诗体、特别是“留白”的产生的影响之大。
- 对外国诗歌体式的改造
在现代汉诗的草创期,诗歌是作为社会文化变革“急先锋”的面目出现的,带有很强的对古代汉诗的“反动”色彩。“作诗如作文”,打破“无韵则非诗”“齐言体”等诗体形式的束缚,是早期现代汉诗的重要追求。在破除了音韵及齐言束缚的同时,必定要求现代汉诗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以明确句、节结构,便于体认和阅读,这为“留白”的出现提供了一定可能。与此同时,现代汉诗作者中有不少诗人外语水平相对较高,甚至有部分人如胡适、徐志摩、李金发等曾经留学海外,对外国诗歌体式较为熟悉。这对改造外国诗歌体式、创造现代汉诗体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早期现代汉诗中,除了对外国诗歌体式进行“移植”外,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以英语诗歌为例,无论是自由诗或格律诗,大多有标点符号,并以此来实现分行及行内语词的分割。标点符号是一种“舶来品”。在早期现代汉诗中曾对标点符号进行较为全面的引进,但是到20世纪20年代,已出现现代汉诗诗人不使用标点,用句中留出一定空格替代标点符号作用的现象。这一现象直到现在仍广泛存在于现代汉诗当中。徐志摩在1923年7月6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的《康桥西野暮色》序文中,明确指出“实在没有句读的必要”[5]。穆木天是较早主张使用句中空格来取代标点的现代汉诗诗人。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较少使用句号和逗号,力求借助语言文字的合理分布排列,实现他所追求的“时空间的律动”。以他1927年4月出版的诗集《心旅》中的名篇《苍白的钟声》[6]第一个诗节为例(原诗直排):
苍白的 钟声 衰腐的 朦胧
疏散 玲珑 荒涼的 濛濛的 谷中
——衰草 千重 万重——
听 永远的 荒唐的 古钟
听 千声 万声
诗节通过直排这一形式,形象地表现钟声散布的情形,节奏舒缓,使人读之有钟声萧散之感;诗行排列上的长短错落,给人以钟声由近至远、逐渐消失的感觉,使诗歌的外在形体与内在意涵实现了较好的浑融。
(三)对古代汉诗诗歌体式的继承与发展
无论是现代汉诗,还是古代汉诗,都属于汉语诗歌,二者有着剪不断的关联。现代汉诗中“留白”的产生及发展,离不开对古代汉诗诗歌体式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汉诗发展史上,“格律体”和“准格律体”诗歌一直存在,格律作为一种在古代汉诗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体式传统,对现代汉诗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现代汉诗求新、求变,但始终不能摆脱古代汉诗的影响。音乐性而外,“格律体”或“准格律体”现代汉诗也大多追求句的匀称、节的均齐,在外在形式上呈现出较为整齐、庄重的特点。在这些作品中,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里以1929年新月书店版《死水》[7]一诗的第一节为例(原诗直排):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饭残羹。
诗节每行字数、顿数相等,排列较为整齐,因而发表出来以后,曾被人戏称为“豆腐干”。由于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具有极强的视觉直观性,加之创作主体的匠心营构,接受主体不难在诗歌的分行排列当中发现形体上的“建筑美”。
在古代汉诗史中,相对较为严整的主流古代汉诗而外,“盘中诗”“宝塔诗”等视觉形象特征明显的“形异诗”“图像诗”在文人中和民间从未中断,这些诗体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外在形体而得名。正是由于文字部分与文字之外的“留白”部分的有机结合,才使诗歌的形体特征得以突出。这些诗歌形体中的“留白”并非绝对的“空”“无”,而是有着特定的内涵,表面上的“无”映衬出内在的“有”,张弛之间创构了无穷的意蕴和诗美。
现代汉诗诞生以来,诸多诗人在创作时都巧妙地利用外在体式上的“留白”。较为集中地大规模实验并创作“形异诗”“图像诗”的当首推中国台湾的现代汉诗诗人,如詹冰、白荻、苏绍连、杜十三、林亨泰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白荻的《仙人掌》,詹冰的《三角形》《水牛图》,苏绍连的《〈逢入京使〉变奏曲》,林亨泰的《防风林》等。这里以詹冰的《三角形》为例:
角
你边再
你看角有富
数看色边弹于充
哲学埃散角韧积满角
宇学美及七边性极朝角但
神宙的学的彩循变性气相边三
哦圣精完的金的环化发和呼边边那
三妳象神美精字棱不无展活相相三只角
形角的征的像华塔镜息穷性力应关角是形三
整首诗自右至左排列成一个三角形,左右对称,完美地在形象上照应了诗歌的主题。在内在意蕴上,全诗既对三角形做了几何学上的解释,又从物理学、建筑学、美学、哲学等角度进行联想。尤为巧妙的是,在诗歌的最后三行,诗人将诗行排列成一个小型的三角形,对女性的形体美进行赞美,充分展示了“图像诗”的朝气和活力。现代汉诗中对“留白”艺术的探索极具个性化,且整体上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 现代汉诗中“留白”产生、发展的深层原因分析
注重“虚”与“实”、“有”与“无”、“显”与“隐”等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因素的和合是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书法中,有“黑出形、白藏象”“计白当黑”等说法;在绘画中,高明的画家对此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在马远、齐白石等人的画中常可看到借“留白”表达作者对人生、艺术的体悟;在现代汉诗中,对“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的追求,可以借助外在形体上的“留白”得以更加多样的展现。此外,从心理学上讲,审美需要和构形需要是人的正常需要,也是其运用综合智能的表现。在大多数诗人身上,如马斯洛所说,有着一系列的需要:“秩序的需要、对称性的需要、闭合性(closure)的需要、行动完美的需要、规律性的需要以及结构的需要,可以统统归因于认知的需要、意动的需要或者审美的需要,甚至于神经症的需要。”[8]在中国文学中,诗歌作为最高的语言艺术,尤其离不开诗人综合智能的应用,诗人们通过综合运用语言、音乐、人格、空间等多种智能,以求实现诗歌作为一种独特文体的独特价值。
- 哲学层面的原因分析
诗歌作为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影响。自现代汉诗诞生以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变染乎世情”[9]303,现代汉诗从早期的打破直排到底、采用分行分节,到当今的诗体日益多样、注重视觉化效果,“留白”在现代汉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系列变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和见证了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的变革。社会不断进步,思想不断开放,现代汉诗中的“留白”也在不断地进行日新月异的创构。
在中国哲学中,“阴”和“阳”、“有”与“无”、“虚”与“实”是三对重要范畴。《周易》一书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10]的思想,认为自然界万物的发生发展为相反相成的“阴”“阳”两种因素和合的结果。此外,老子也提出“有无相生”[11]80“虚而不屈”[11]93的思想:以车轮、房子、器皿为例,论证“有”与“无”之间的关系,指明“无”的重要意义;以风箱为喻,指出虚而不竭、生发不已的思想。現代汉诗中的“留白”,就其外在表现而言,是无字部分对有字部分的区别。然而究其根源,和古代哲学中“有”与“无”、“虚”与“实”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关联:诗歌的创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分行、行内空格、分节等造成的大量“留白”,使诗歌体式得以呈现;“留白”在使诗歌的形体特征更加鲜明直观的同时,也给突破语言表达的有限性、以创造性地表达可以体悟而难以言传的诗意创造一定的空间。“留白”似“无”实“有”、似“虚”实“实”,和文字部分共同促进诗美的生成。此外,在中国哲学里,也有万物由“气”派生、由“气”贯通的思想。“气”周流运行于宇宙间,正是因气的存在及运行,才创化出生生不息的世界。在《庄子》《淮南子》等书中,明确提出“通天下一气耳”[12]“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13]的观点。基于“气”化哲学思想,“气”的运行需有一定的空间,因而在艺术作品营造中特别注重“置户”“开窗”等,以便实现“气”的周流不虚、吐故纳新。正如山中的一座空亭,因为其空,才有灵气,才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14]。艺术作品中的“留白”也是如此,它并非真空,实为灵气生发、流动的空间。
对于现代汉诗中的“留白”来说,似“无”实“有”、似“虚”实“实”是其重要特征。无言处自有言在,无字处自有情在,“留白”中有作者情志的流露,有主题的深化和诗美的创构。此外,“留白”的存在,是诗歌“气韵生动”的重要保障,它为营造现代汉诗的“气场”起到重要作用,为“内在气脉”的生成、流动提供了空间。现代汉诗中“留白”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主流古代汉诗不分行、节整体排列的格局,突出现代汉诗外在诗体方面的特征,也使“气韵生动”的效果更加形象可视,还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虚实相生”的含蓄蕴藉之美,使外在体式与内在意蕴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心理学层面的原因分析
人有构形的需要,在诗人和艺术家身上,这种需要尤为明显,他们总是试图寻找最为合适的形式,将他们所欲表达的思想情感尽可能完美地展现出来,而作品外观上的对称性、闭合性、规律性等往往是他们的自觉追求。优秀的创作者在给作品以生命的同时,必须对作品的外在体式进行考虑。“艺术家不仅必须感受事物的‘内在的意义和它们的道德生命,他还必须给他的情感以外形……在艺术品中,正是这些形式的结构、平衡和秩序感染了我们。”[15]在现代汉诗中,尤其不能忽视诗歌的外在体式,它们是现代汉诗活泼的生命力之所在,它们的存在使诗人们独特而又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可能。“留白”的出现,凸显了现代汉诗诗人对诗歌外在形体的重视,是其文体建设自觉性的重要实践。现代汉诗中“留白”的出现,打破了古代汉诗中相对来说较为板滞的外在体式,使诗歌的生命力在一种体式的“解放”中得到进一步的张扬。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智能,在现代汉诗的创作中无疑展现了诗人们对综合智能的运用。在有关现代汉诗诗体的研究中,尽管已有一些研究者从心理学层面进行过有关构形本能、完形本能、语言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但较为全面地从综合智能角度进行的考察还不是很多。现代汉诗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不可避免地需要诗人发挥语言智能,选取最合适的字句,并将每一个字放到最合适的位置;其次,音乐美是诗歌的重要追求,无论是外在的音乐性还是内在的音乐性,尤其是对节奏感的把握和表现,需要诗人具有较强的音乐智能;再次,要将一首诗歌呈现出来并实现交流和传播,需要诗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这一过程无疑需要運用到人格智能;最后,诗人需要根据情感、节奏等的要求,对诗行进行排列布置,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排列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又将运用到空间智能。“诗人有对文字排列的敏感性——有遵循语法规则,而在精心选择的场合下则又有打破这种语法规则的能力。从某种较高感觉层次上(对声音、节奏、回折及文字节拍的敏感性)说,诗人又具有那种能使诗歌即便在翻译成外文之后也仍然优美动听的能力。他还有对语言的不同功能(其便于朗诵的特征、其说服力、激发力、传达信息或诗人愉快的力量)的敏感性。”[16]由此不难看出,在对现代汉诗因分行、分节、特殊排列等原因而产生的“留白”的研究中,不应忽视对其从心理学层面进行观照。现代汉诗中“留白”的出现和发展,与诗人综合运用多种智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三、现代汉诗中“留白”的审美功能研究
一切艺术形式,都和情感的表达与美的追求有着重要的关联。现代汉诗中的“留白”是现代汉诗诗美追求的重要体现,更是现代汉诗与古代汉诗相比的独特之处,随“留白”而凸显的,正是中国艺术中所恒久追求的对有限性的超越。“分行排列引起诗歌空白之多之广之密,远胜于其他文类,这是由于空白完全寄生于全天候的分行排列中,时时平添着诗歌特殊的艺术魅力。”[17]为了论述方便,大体上可以将“留白”的审美功能分为三个有机结合的层次:视觉层次、听觉层次和意蕴层次。这三个层次相对自足又互相依存,共同深化了现代汉诗的诗美体验。
(一)“留白”凸显了现代汉诗的视觉美
与古代汉诗相比,注重视觉化的外在体式是现代汉诗的一大特点。在古代汉诗中,除形体较为特殊的“宝塔诗”“盘中诗”等“形异诗”而外,主流古代汉诗大多排列较为单一且不加句读;而在现代汉诗中,分行、分节排列已相对成为定式,且行中常有间隔将诗行分成两个或更多部分。比较而言,现代汉诗的外在呈现形态更加多样化,其视觉呈现也因而更加多姿。在1926年,闻一多就认识到这点,“在我们中国的文学里,尤其不当忽略视觉一层,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18]。现代汉诗诞生以来,关于诗歌视觉美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断过,从闻一多“三美”主张中将建筑美单列出来,到“形异诗”“图像诗”的兴起,诗歌对视觉美的追求越来越凸显。在现代汉诗的视觉美构建中,“留白”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留白”的存在,使诗歌的外在形态更加形象化、图像化。如布罗墨所说,“以我们的文化来说,形象是最重要的,背景却往往可以被删除,被认为是无所含义的东西。但以东方人的观点来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19]。从这点来说,现代汉诗中的“留白”不仅是诗歌存在的背景,更是有着深邃的内涵。这里以周振中的诗歌《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例:
一
尊
巨
大
的
磨
刀
石
砥砺着
民族的意志
读者单从诗歌的外在形体上,就可以看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形状。从意义上讲,“一尊巨大的磨刀石”是一个完整的诗句,但是诗人有意打破常规,一字一行,通过跨行,创造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体形状。“砥砺着/民族的意志”两句诗,则分行排列成纪念碑底座的形状。纪念碑碑体处于碑座的正中央,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纪念碑的形象。此外,碑体与碑座之间的比例较为合理,给人以庄严、崇高、厚重、肃穆的感觉。
E.H.贡布里希说过,“若要开动投射作用的机制,显然有两个条件必须具备:第一个条件是必须让观看者确知怎样填补遗留的空白;第二个条件是必须给观看者一个‘屏幕,即一块空白或不明确的区域,使他能向上投射预测的图像”[20]。大量“留白”的存在,为接受者开动投射作用准备了条件,使读者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形体上,都可以对遗留下来的空白进行填补和再创造。现代汉诗中“留白”的出现,是在视觉上对主流古代汉诗形体较为有力的颠覆,行间间隔、分行、分节及排列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现代汉诗视觉上的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诗歌阅读中由读诗到看诗的转变,对诗歌外在视觉形式的关注被摆到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留白”彰显了现代汉诗自然和谐的听觉美
古代汉诗受制于较为严格的体式规范,外在音乐性是其重要的追求和体现。在现代汉诗中,韵律要求不如古代汉诗那么严格,无论是“格律体”“准格律体”还是“自由体”诗歌,均借助“留白”将诗行、诗节依据需要排列分布。一个诗行不必再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诗行、诗节可根据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划分。在考虑诗歌外在节奏的同时,诗人更加注重诗歌的内在节奏,以使诗歌在听觉上更加自然和易于把握。由此,现代汉诗在听觉上也更加自然、流畅。对于“格律体”“准格律体”现代汉诗来说,“留白”的出现让诗歌的音韵更加明显、突出,使诗歌的外在音乐性得到较为直观的强化,但由于对“格律”的追求不像古代汉诗那样严苛,因而相对来说在统一中也显得更为自然灵动。对于“自由体”现代汉诗来说,因为较为注重内在的音乐性,诗行、诗节的划分主要依据诗人内在的情感流动进行,借助“留白”的出现,诗歌的内在节奏在听觉上呈现得更加自然、灵活。现代汉诗与古代汉诗在节奏单位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现代汉诗中的节奏大体上和语义、换气是一致的,因而与古代汉诗相比,大多听起来较为自然、流畅。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一节为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诗人将节奏、意义、情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舒缓的语调,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此外,在外在形体上,诗人采用较为匀称整齐的排列形式,借助韵脚,既达到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又进一步深化诗歌的主题与内涵。
(三)“留白”深化了現代汉诗的意蕴美
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读者总有常读常新的感觉,究其本质,正是由于伟大的作品具有无限的内蕴,而这无限的内蕴往往体现在文本中的那些“空”“无”之处。对于诗歌作品的鉴赏,古人早就发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现象。诗歌作为最高的语言艺术,力求达到以少总多、以一寓万的目的,实现言语有尽而诗美无穷的效果。对于高明的诗歌作者来说,他们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转劣势为优势,用“不说出”来克服“说不出”。而这种以“不说出”来呈现“说不出”,正是现代汉诗中“留白”艺术的作用之一。伊瑟尔曾经说过:“文学的本文就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的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写出的部分才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分,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21]对于接受者来说,现代汉诗中的“留白”富有巨大的包容性与弹性,文本的分行、分节及特殊排列发散出极大的召唤力和吸引力,召唤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不断去填补诗中的空白,并在此过程中深化诗歌的意蕴。对于欣赏者来说,诗歌是“未完成的开放式框架,等待读者的创造”[22]。这里以臧克家的《三代》为例: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作品横看是在写一个家庭,纵看却是三代人命运的描绘;诗歌表面上只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三种不同场景,实际上却以此为截面展现旧中国乃至此前相当长历史中一代代农民的命运。今天的孩子,尽管还不知道忧愁,在泥土里玩耍,但是明天他终将成为在土地上流汗的父亲,并且也终有一天要埋葬在他为之流汗的土地里。如果现实不发生根本的改变,他的子孙亦将重复他的命运。全诗可以借助诗中的“留白”,不断地进行深入的开掘。
四、“留白”所体现的两个现代汉诗发展趋势
- 现代汉诗诗体建设上有破有立的发展趋势
现代汉诗是伴随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曾在文学革命及社会革命中充当过“急先锋”,是作为古代汉诗的“反动”而出现的。在现代汉诗的草创期,盛行“作诗如作文”“话该怎么说,诗就怎么做”等观点,以突破古代汉诗在语言、格律、形体等方面的束缚。但是,无论如何突破,现代汉诗仍不能完全放弃对文言的使用及对音乐性的追求。但在体式方面,由主流古代汉诗不分行节、无标点到现代汉诗普遍分行分节、有标点或以空格代替标点,由传统的直排到现今的横排为主,诗歌的外在体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留白”的出现及发展,可以说是现代汉诗对古代汉诗在形体上进行的一种较为深刻的“革命”。
分行书写的不一定都是诗歌,但分行书写却无疑又是现代汉诗与主流古代汉诗和其他文体相比最为显著的外在特征。在百余年的现代汉诗发展史上,关于诗体建设存在较大的争议,诗体建设甚至被认为是现代汉诗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正是因为分行、分节及行内间隔等的出现,为现代汉诗诗体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与可能。诗体作为诗歌的外在制度化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豆腐干诗”“楼梯诗”“小诗”“十四行诗”“形异诗”“具象诗”等的命名都和其外在形体有着分不开的关联,“留白”直接参与了现代汉诗诗体的创构。现代汉诗中的“留白”,是现代汉诗相对于古代汉诗来说在外在形体上的一种突破,也是现代汉诗诗体建设上的一块基石。“留白”的出现及发展,见证并展现了现代汉诗诗体建设上有破有立的发展趋向。
- 现代汉诗诗美追求上内涵与体式并重的发展趋势
中国文论中尽管有“文质彬彬”的思想,但对“文”的考量常从文辞角度进行考虑,要求辞采与文章的内涵相一致,对文章外在体式上的考虑还相对较少。在《文心雕龙·练字》篇中,刘勰明确提出在写作时要从外在体式上对字形进行斟酌的观点:“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则黯黕而篇暗;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9]262对文字排列产生的视觉审美效果进行考虑,是刘勰与前人相比的一大贡献。然而,由于重“质”轻“文”思想或隐或显的长期存在,对于诗文内涵及功能的注重被提到了较高的地位,相比而言,对诗文体式方面的考虑则较为欠缺、薄弱。
现代汉诗诞生以来,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受社会环境、诗歌生态等因素的影响,曾存在对诗歌内涵方面有所偏重的现象,但是诗人们对诗歌内涵与体式关系的探索从未止步。采用恰当的诗歌体式,借助特定的分行、分节、排列方式创构的“留白”,以巧妙地表现出独特的诗歌内涵,越来越得到诗歌创作者的广泛认同。“留白”在现代汉诗诗体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诗体作为一种制度化属性得到越来越深的认识,体式和内涵的关系也得到不断地审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内涵”“体式”之间的主从、依附关系,使创作者和接受者对此有所警觉,力求实现内涵和体式的真正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与思想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色彩。与此相应,“留白”的创构也更加多彩。现代汉诗中的“留白”,不仅彰显了诗体建设上的生机与活力,也愈发凸显了诗歌审美追求上内涵与体式并重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向天渊.以“情”为本——吕进诗学观的一种阐释[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1):101-105.
[2] 新月书店.近代英美诗选广告[J].新月,1928,1(6):封二.
[3] 胡适.尝试集[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51-53.
[4] 冯至.十四行集[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8.
[5] 徐志摩.徐志摩经典作品选[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3:25.
[6] 穆木天.心旅[M].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92.
[7] 闻一多.死水[M].上海:新月书店,1927:39.
[8]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8.
[9] 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 金景芳,吕刚绍.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595.
[1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 王先谦.庄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38.
[13] 劉安.淮南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14.
[1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5.
[15]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96-197.
[16] H.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87.
[17] 陈仲义.分行跨行,外形式的雕虫小技?——现代诗语修辞研究之五[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57.
[18] 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124-125.
[19] 布鲁墨(Bloomer,C.).视觉原理[M].张功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6.
[20] 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等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174.
[21] 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译者前言8.
[22] 吕进.序言五篇[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1):66-70.
(责任编辑:郑宗荣)
Research on the Art of “White Space”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DONG Yunsheng
(School of Arts,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20, China)
Abstract: The “white space”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refers to the aesthetic space composed of the wordless part in the external style, which is caused by reasons such as writing in line and chapter, leaving space in line, intended stanza, or arranging words in special forms. “White space” exists widel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which is a distinct external feature different from ancient Chinese poetry.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major reasons for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te space”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poetics,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te space” deepen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Meanwhile, it highlights the visual beauty, auditory beauty and implication beauty of the poetry. In addition,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hite space”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style, the pursuit of both connotation and style in the pursuit of poetry aesthetic.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poetry; “white space”; poetry aesth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