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格试讲实践共同体的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调查研究
——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2020-05-24于秀娟柴凡金忠晓

现代英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微格师范生实训

于秀娟 柴凡 金忠晓

一、 引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国家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优秀的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善于教学。各院校的师范生培养在教师队伍的壮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格教学,作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一种方式,已被各高校积极采用。 微格教学有利于师范生提高各种师范技能。 教育部于2017 年10 月26日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 该办法明确要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 由此可见作为实践教学方法之一的微格试讲在培养师范人才中的重要性。

二、 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微格试讲实践共同体的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实施后,英语师范生的反馈及需完善的方面,旨在提高英语师范生的微格训练效率,并为同类师范院校做参考。 本研究以陕西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16 级76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新模式下微格试讲的教师指导、试讲资料、教材主题、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以及试讲效果六大方面为调查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软件问卷星,收回有效问卷76 份。

三、 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问题及数据收集如表1 至表6所示。

(一)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分析

表1 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指导,还要有实践教学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教学责任心和端正的教学态度。 由此可见,教师指导能力对师范生微格试讲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得出,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水平很高,约占95%,而只有1.3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水平不太高。 100%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及时,约95%的学生对教师的指导很满意。 因此,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本次微格试讲英语专业师范生对教师指导的满意程度很高,这也得益于在微格试讲新模式下我院对于微格试讲的重视,挑选出认真、负责以及有经验的教师为指导教师,他们对所选课文认真研读,课文熟悉程度较高,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指导英语师范生。

(二)对微格试讲所提供材料的满意度分析

表2 对微格试讲所提供材料的满意度

对还未有丰富讲台经验的英语师范生来说,微格试讲除了需要教材之外,他们还需要一些教辅资料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以及丰富授课内容。 通过调查可知,约95%的学生认为本次实训所提供的材料全面,大部分学生对本次实训提供的教材满意,约占93%。 从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英语师范生对于本次微格实训所提供材料的满意程度很高,说明教师在选取材料时能够考虑到师范生所需,为他们能够顺利试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对微格试讲所选主题的满意度分析

表3 对微格试讲所选主题的满意度

每个小组内部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同课异构的微格试讲时教师要考虑到这一点,为英语专业学生尽可能的提供一些丰富、易操作的主题,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96.7%的学生对本次试讲所选主题感兴趣,约97%的学生表示对于本次试讲所选的教材主题满意,约95%的学生认为主题非常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学生认为主题比较便于设计教学活动,约占9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所选材料满足了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他们对材料的满意程度高,所选择的主题有利于他们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安排。 教师们能够从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选择适合他们操作的主题,激发他们进行教学设计的热情度,使师范生能够真正地从本次实训中有所收获。

(四)对实施模式满意度分析

表4 对实施模式的满意度

微格试讲中小组人数要适宜,指导教师可以和每位师范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进行教学设计,使每个师范生都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并对其教学进行到位的点评。 反之,人数过多,教师会忙于应付,使微格教学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试讲者与学生扮演者之间的交往互动上。 试讲者与学生扮演者间的合作互动旨在模拟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促成“师”与“生”的协调配合。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38.16%学生认为微格试讲小组以2~4 人为宜,更多的学生赞同4~6 人的合作小组,占52.63%,只有9.21%的学生表示6~8 人合适。 对于本次小组内成员之间的配合度,约95%的学生认为很好。 从调查可以得出,英语师范生对于微格实训小组人数认为4~6 人最满意,绝大多数人认为小组里成员间配合度高,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试讲时及时得到指导教师的反馈,再修改教学设计。 实践共同体下的微格实训便于师范生交流、沟通、合作,且每位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讲课主题很熟悉,这样便于在试讲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有效地互动。

(五)对评价方式的满意度分析

表5 对评价方式的满意度

微格教学有着一个复杂的评价和打分系统,评价项目包括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及学生自评等。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本次微格实训约53%的师范生认为微格实训小组成员对自己的点评很到位。 但是在面对小组成员的点评时,有94.73%的学生会感到紧张和焦虑,仅有5.27%能够轻松面对同伴点评。 小组合作式微格教学进行点评时,有60.52%的同学认为别的小组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无法进行评价和建议,极少数学生认为能够得到其他小组同学的评价,占19.74%。 在评价时,57.89%的学生认为师评、互评以及自评对自己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践共同体下的微格试讲的评价模式上,小组间成员能够很好地互评,但组与组之间的沟通甚少,不能对其他小组的教学进行点评。 在点评时三种点评方式都应采取,使师范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教学中的亮点及缺憾。采用同课异构模式的实践共同体打破了以前师范生独自练课、提升缓慢的局面,提倡合作共赢,小组内部更有凝聚力。

(六)本次微格试讲的效果

表6 对本次微格试讲教学模式总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69.74%的英语师范生完全赞同本次微格实训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本次微格试讲的实践活动还是成功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大部分师范生认为本次实践共同体下的微格试讲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占67.11%。 本次微格实训采用的新模式让英语师范生将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指导教师在如何选题、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定等方面给师范生提供帮助,使他们真正从这次实训中受益。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通过本次微格实训,英语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都有所收获,其中他们收获最大的是教学语言技能(82.89%),在讲解、教态以及板书技能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分别为61.84%,56.58%,50%),这说明教师着重对这四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讲解和指导。学生在提问、演示及导入技能上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数据分别为43.42%,43.42%,40.79%),以期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 有少数师范生表示在结束以及强化技能上收获甚少(数据分别是14.47%和3.95%),这也为下次进行实训时指导教师对教学技能培训提供了参考,针对英语师范生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培训,有效开展微格教学,使各个教学技能都得到充分发展。

四、 思考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启示:

(一)加强指导教师培训

对于参与微格试讲的教师,第一要安排有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经验、态度端正以及认真负责的教师为学生指导。 第二,在进行实训之前,要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明确指导教师责任。 第三,在师范生人数较多、师资不足的情况下,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可以在实训时请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带一位新手教师,让新手教师跟着学习,逐步培养其实践指导能力。 如此可以逐步扩大指导教师队伍。

(二)丰富学生试讲材料

师范生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资料选择的甄别能力不够。 要想促进微格试讲的多样性和全面性,需要扩大微格试讲的资料。 因此,指导教师团队要多提供一些优质的试讲材料,例如,课文辅导材料、优秀教案、优质课视频等,使师范生能够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为其充分备课提供保证。 英语师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试讲的材料进行分析学习,从而有效丰富自身的试讲经验。

(三)体现评价多样性

基于微格试讲实践共同体的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使得组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小组内的成员熟悉课本,能够很好地对组员的训练进行评价,也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师能够对自己指导的几个话题进行深入研读,从而能够全方位的评价师范生的讲课。 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学习,在观摩完别的同学的试讲内容后,能够及时的反思自己的课程。 除此之外,指导教师带领的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要多沟通,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五、 结语

微格教学有效衔接了外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每位英语师范生开展实践训练的必经阶段。 基于微格试讲实践共同体的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减轻了指导教师的指导压力,加强了小组同学的同伴互评以及课后反思,从而提高了微格试讲实践的有效性,进而能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微格师范生实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世界上最轻的金属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