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部推拿合谷穴配合振腹法治疗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2020-05-22闫梦寒梁奕轩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8期
关键词:合谷老年性阴虚

闫梦寒,梁奕轩

(广东省广州市老人院,广东 广州510550)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便秘发病率在40%以上,卧床老年人便秘发病率高达80%,主要由于老年人患各种慢性疾病或多器官功能衰退,导致大便艰涩或无力,严重影响其晚年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用皮部推拿合谷穴配合振腹法治疗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市老人院治疗的56例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78.6±8.9)岁;平均病程(6.7±3.2)年。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77.5±8.4)岁;平均病程(6.3±2.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60岁,且功能性便秘病程时间≥6个月。②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邻两次排便间隔时间≥3 d,每次排便时间>10 min,粪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诊断为功能性便秘[1]。③阴虚肠燥型便秘中医辨证标准:大便干结,口干少津,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小细数[1]。

1.3 排除标准 ①肠管器质性病变、直肠或肛门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结肠神经肌肉病变、神经心理障碍、药物性因素等继发便秘患者。②中医辨证为其他便秘证型,非阴虚肠燥型便秘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振腹法治疗。①术前准备:在安静环境下,令患者仰卧,自然呼吸,全身放松,双下肢髋关节前屈45°,膝关节屈曲90°。②振腹法:施术者一手轻轻置于患者下腹部,指尖指向其头侧,中指对应其任脉,食指、无名指对应其足少阴肾经,拇指、小指对应其足阳明胃经,以掌跟对其关元穴。施术者以腕关节带动手做小幅度震动,振动频率400~600次/分,使患者下腹部产生共振,持续振腹20 min,以患者肠蠕动加快且腹中有温热感为佳。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 观察组 采用皮部推拿合谷穴配合振腹法治疗。①振腹法操作、次数、疗程与对照组一致。②皮部推拿合谷穴:施术者一手握患者腕部,使其前臂保持中立位,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轻贴于患者合谷穴上,沿手阳明大肠经(第2掌骨桡侧)做轻而快的往返推擦,300次/分,每侧合谷穴操作3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排便情况:每日上午10∶00随访,询问并记录患者过去24 h内排便次数、排便时间、便质情况,以及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兼症有无改善。②中医证候积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阴虚肠燥型便秘的中医证候包括大便干结、口干、神疲、纳差、舌红、苔少、脉小细数,每项按照无、轻、中、重4级标准进行评分,依次计为0、1、2、3分,总分为0~21分,中医证候积分越高表明便秘病情越严重。③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显效:排便频率<2 d/次,排便时间<5 min,便质转润,排便通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以上,无不良反应,短期无复发;好转:排便频率2~3 d/次,排便时间5~10 min,便质转润,排便欠通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无不良反应;无效:排便频率>3 d/次,排便时间>10 min,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27/28),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mages/BZ_54_207_1746_1228_1812.png观察组 28 14.6±3.7 7.3±2.2△▲对照组 28 14.7±3.7 10.2±3.1△

4 讨论

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多因年老体衰、脏器功能减退所致,多为虚性便秘[2]。目前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多应用促胃肠动力药、通便剂及灌肠等方法,虽然在短期内疗效显著,但是停药后有病情反复、病情加重及药物依赖等缺点[3]。老年性便秘原因较复杂,其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又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较为密切。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气血津液亏耗,故便秘虽是一个症状,却是脏腑气血津液等全身病变的反映。阴虚火旺,灼烧津液,津液不能濡润肠腑,传导失司而致大便燥结,久则肠中积热,热易伤阴,互为因果,燥结愈甚,在中医辨证中属于阴虚肠燥证型,应以滋补肾阴、润肠通便为主要治则[4-5]。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良好疗效,如易献春等[6]运用增液通便汤治疗老年便秘36例,总有效率为83.0%;黎倩平等[7]运用中药敷脐治疗老年便秘96例,总有效率为92.7%;高永莲等[8]运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为88.89%。

笔者运用中医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因其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无依赖性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合谷穴位于第2掌骨桡侧中点,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具有润肠通便、清热泻火、增液润燥之功。皮部是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治法重要的施术部位,根据经络学理论,在特定皮部区域施以推拿手法,可治疗对应经络脏腑疾病[9-11]。从神经反射弧理论及全息理论来看,皮部推拿可刺激患者末梢神经触觉,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排便反射;全息理论中,第2掌骨桡侧为胃肠部反射区,刺激此区域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12]。笔者结合中医经络学中的皮部理论,通过推拿合谷穴的皮部区域,以增强润肠通便的功效。

综上所述,皮部推拿合谷穴配合振腹法治疗阴虚肠燥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振腹法,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合谷老年性阴虚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温针灸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老年糖尿病阴虚类证候与垂体一甲状腺轴关系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水肿48例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