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视觉刺激教学
2020-05-14曹慧
曹慧
摘要:现代教育家丰子恺认为“原万物状态之构成,不外‘形色二事。”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利用现代新教育技术,以翻转课堂为契机,可以使这种视知觉的刺激更为明显和突出。
关键词:色彩;视知觉;新教育技术;翻转课堂
一、由丰子恺联想到美术教学
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在《图画教授谈》中说:“原万物状态之构成,不外‘形色二事,‘形色二者,千差万别,而自然之状态,亦千差万别……故教授图画,须先使研究‘形色二事。”
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在根本上想来,语言、文字与图画,在小学生应该有同样效用和同样必要,人类的精神界,可分为两区域:可用言语发表的区域,名为‘知;不能用言语发表的领域,名为‘识。之属于理会判断,识属于观察知觉。”丰子恺这里所说的“观察知觉”其实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视知觉。
二、对美术教学中视知觉的理解
美术教学,是一种视觉艺术教学,视觉艺术无外乎人们通过视觉所得到的感受。在视觉艺术领域中,人们通过视觉能感受到“色”与“形”的感受。而“色”是最能也是最快让人获得视知觉的东西。
视知觉在心理学中是一种将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解释,并利用其来计划或行动的能力。视知觉是更进一步地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因此,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部分。
简单来说,看见了、察觉到了光和物体的存在,是与视觉接收能力有关;但了解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义、大脑怎么做解释,是属于较高层的视觉认知的部分。
当光线从物体反射于人的眼睛,人类的第一知觉就是色彩。作为小学教师,需要努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能力转化为知觉,之后再通过描画能力表现出来。
李力加在《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学习》一书中认为探究式发现式美术学习在发展儿童视知觉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可见想要实施有效的刺激,用学生原有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同时,结合现代的新教育手段,利用未来教室的便利,能让学生得到更直观的刺激和体验。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美术课堂及教学刺激
如在《生命的诠释》主题绘画中有一课《娇艳的花》,花朵的美丽,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就是那些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的颜色。基于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他们能认出花朵上的颜色。
(一)发现花的颜色美
PPT出示多张花朵的图片。
教师:想一想,它们美在哪儿?
学生:鲜艳的色彩。
(二)找颜色,体验花朵色彩的美
教师:教师相信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下面就请同学们在教师给你们准备的图片中找出你觉得美的色彩吧。
学生:学生找颜色,在平板上填画。(时间:1分钟左右)
教师:(教师选l张在投影仪上展示)这位同学找了这么多颜色,你们觉得这些颜色都是非常鲜亮的色彩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这些颜色怎么就出现在娇艳的花呢?(Ppt出示两张花朵的对比图,一张有背景,一张没有背景)
教师:比一比,这两朵花哪一朵更鲜艳?为什么?
学生:周围有了其他颜色的衬托。
先让孩子找颜色,这是孩子们都能做到的,只是将已有的视知觉表达出来而已。在这一环节中,利用先进的未来教室模式,能够快速将学生在平板上的操作结果上传到教师电脑上,教师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学生的完成状态并给予点评。
而第二部分的交流探讨,孩子们通过平板上的对比操作,发现了原来花朵艳丽的色彩是需要其他颜色的衬托。通过这样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自己获得了新知。色彩在常人看来它是恒定不变的,一样东西有着它的固有色。可是,在学画画的人眼里,色彩它是瞬息万变的。李力加认为,“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带着问题学。美术的视觉性征,必然形成每个人眼睛生发独特的视觉体验,学生课堂上的主观性感受提供了研究性学习素材,搭建了教师走样研究性教学的平台。探究视觉感受后的美术学科问题,是促进儿童美术研究性学习最佳的途径。”
在《四季的色彩》中,学生在欣赏春、夏、秋、冬四张绘画作品。孩子们会奇怪为什么画家把树干画成了蓝色,假如光靠普通的感受,学生感受起来会很慢。
利用绘图软件,让每一位学生能在平板上尝试着给大树的色彩更换,学生利用过往学到的色彩知识,更能感受到画家想要表现早春的感觉。在表现夏天的作品中,孩子们找到了不属于大树的颜色——黄色。孩子们在一番探讨之下,终于发现树上和草地上的黄色其实是烈日的颜色。
四、利用翻转模式,加快、加深视知觉经验的获取
想要对孩子们进行色的刺激,利用翻转课堂的特性,将有效刺激的素材,整合放在每一个探讨环节中,以任务为驱动,促使孩子们真实、有效地参与其中,无意之中,自己已经获得了有效的刺激。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在实行翻转课时,目标是让孩子们能理解并能运用黑白对比的有关知识,进行设计活动。虽然本节课没有绚丽的色彩,但是“黑”“白”“灰”丰富的层次,就是这节课所要实施的教学刺激。孩子们在课上利用视知觉的经验,獲取新知,形成及时经验,利用即时经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思考与探究,言语表达自己所思所想。
所以,“思考是理性的作用,是概念的,谓之‘知;直感的思考是感觉的作用,是直观的,谓之‘识。言语是‘知的发表,图画是‘识的发表。”
参考文献:
[1]丰子恺.绘画与文学[M].海豚出版社,2015(3).
[2]李力加.唤起知觉经验的美术学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M].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1).
(责编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