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激活学生阅读内驱力

2020-05-13段柳艳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抱团动机课外阅读

段柳艳

“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立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根据《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教学建议,“快乐读书吧”应该努力打造成为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类似的体验活动,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持久的发生。

通过“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实施,笔者发现,统编教材中所推荐的读物文质兼美,故事性极强。可是,许多学生只能拿起书来,却读不完,单凭兴趣无法持续,这成为制约学生阅读量的瓶颈。如果能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可以全面激活学生的阅读内驱力,促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

一、激发积极有效的阅读动机

心理学常常把行为和动机联系起来,“动机被认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有效的阅读动机,是开展“快乐读书吧”的前提。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是任溶溶老先生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对于这样自带光芒的经典,语文教师要把书中最有趣的地方呈现给学生。阅读的起始阶段,可以把书中的人物、故事名、插图等一一罗列,引导学生用猜读的方式走进书本。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这样猜:

游戏名称:“连连看”

第一组卡片:人物名字   没头脑

不高兴

第二组卡片:代表性事件 写作业到处找练习本,翻出了一大堆以前找不到的东西;

偏要走泥泞的小路,边走边踩着小水洼喊“不高兴”

第三组卡片:人物性格特点 脾气不好,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聪明但是记性差,丢三落四

你是否能通过猜测,把相关联的内容连起来呢?

猜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大有裨益的。首先,猜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尹建莉老师曾说,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学生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学生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所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善于用猜读去诱惑学生。

其次,运用猜读法,大脑始终處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有助于学生养成思中读、读中思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二、贯彻化整为零的阅读策略

阅读本是一个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能把读完一整本书的大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畏惧之心就会消失,阅读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如果在小目标实现的时候,能得到一些奖励,阅读的内驱力更是会成倍增加,足以对抗阅读惰性。

统编教材在低年级段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多为短篇故事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由七个小故事构成。七个小故事,七个小目标,每天的任务,就是认真地读完一个小故事。读完一个小故事,完成相应的检测之后,可以获得一枚“阅读币”,集齐七枚“阅读币”,便可以获得一张价值10元的“书香币”。凭借这10元的“书香币”,可以在班级图书馆中自由借阅一本最喜欢的图书,同时,班级的“阅读明星墙”上也会出现你的名字。

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的“化整为零”,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磨炼学生的读书意志,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读书效果的“化零为整”。

三、坚守大道至简的阅读方法

许多家长在评价自己的孩子课外阅读时,总会用到这样的词语——“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从语文教师的视角出发,我们知道,阅读的方法有许多种,包括精读、略读、默读、朗读、快读、跳读……是不是所有的课外书都需要像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一样,逐字逐句的精读呢?

温儒敏教授曾经谈及自己读书的经历,他说自己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这种读书方法,从家长的眼光看,应该是典型的“走马观花”,只重情节不重语言了吧。可是,温教授却说,按这样的方法,很快便读完了一本书,整个人也有了读书的信心。而且,随着阅读面的越来越宽泛,读书的兴趣也有了。这便是温教授所提倡的“连滚带爬”的读书方法。

二年级的学生去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首先,他们要过识字关,许多大人很熟悉的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很陌生;其次,他们要过词语关,类似于“折扣、零头、纳闷、苦恼、遁地、窝囊”等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第三,他们要过常识关,“武松打虎”“阿拉丁神灯”的故事他们是否了解,322除以7究竟要怎样计算……这些大大小小的“绊脚石”横亘在书中,如果要求学生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都必须认真读懂,学生就得不断地停下来,查字典、词典,或是搜索资料。停顿的次数越多,学生越烦躁,情节也越不连贯,哪里还有快乐可言?

只有流畅地阅读,才会带给学生阅读的快感。破坏阅读的流畅性,就是在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所以,当学生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应当允许他们“连滚带爬”地往下读,实在“滚”不过去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可以充当一下“活字典”,为学生做适当的解释,帮助学生读下去。“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让学生喜爱这项活动。

四、形成抱团共读的阅读氛围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于“快乐读书吧”中所推荐的书目,应该提倡抱团共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

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教师应该做“读书的种子”。语文教师首先应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先行者,对于共读书目,率先深入研读,并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生成点、生长点……为共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语文教师还应是一位颇具鼓动性的同行者,能够把更多的学生吸引到自己身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望,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变成读书馆,每一点空余的时间变成读书的时间。

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诵书中的几个片段,让“听书”勾起学生阅读的快感和对于书籍的向往。读书交流课上,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在读书时的体验、收获与困惑,相互发问,合力解答。在交流中,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关注的兴趣点和盲点所在,引导学生就一些极具生成性和探讨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将阅读推向深入。“人,因不同经历、经验、个性、理解力,对同一本书的发现与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通过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极大地丰富了这本书的内涵。一本书的意义,就是在这样的共读中,走向丰满的”。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抱团共读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推动阅读的纵深延展,更在于一种理想的自觉读书氛围的达成。抱团共读,互相提醒,天长日久,真的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态度——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重要,不可或缺;书籍是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是闲暇时首选的一种需要。

(作者单位:山西省陵川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猜你喜欢

抱团动机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主持人语
动机比能力重要
如何应对机构抱团的估值泡沫
路旁紫薇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抱团”(双语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