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三纲八目”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
2020-05-13田远方
田远方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纲八目;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B222;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34 — 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①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自然要肩负起彰显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影響力的历史重任。而作为全国高校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直面学生、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识。儒家学者,作为“私学”也就是“平民教育”的成功开创者,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则尤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其中,儒家“三纲八目”思想对我国教育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儒家“三纲八目”思想的内涵
所谓“三纲八目”,是指《大学》这一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核心思想。“三纲”是指“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和“八目”之间存在着明确的逻辑关系。如果把“三纲领”比作“大学”之要求,那么“八条目”就是对达到“三纲领”要求的具体实践路径。“八条目”的实现,也就是“止于至善”的实现。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学以致用”“文以载道”。《大学》一文,不仅提出“教学目标”,而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三纲八目”思想在古代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学》一文的价值体系以三纲八目为框架,对于个人的人生路径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形成了以“修身”为核心的互为对应的体系,这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君子”这一理想型人格塑造的全面解读。
(一)三纲领”的内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这是《大学》的开篇之句。全文用总分的演绎方式,开篇点明全文的主旨,然后用后面的文字进行叙述和论证。这里的“大学”是指古代创办的高等学校,也作“大人之学”的意思,与幼儿之学的“小学”相对。大学的根本原则或者目的就在于修明、发扬我们天赋的光明德性,在于不断自新向上,并引导身边的人进步求新,最后一同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大学之道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明明德”,即彰显人性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这里的“明德”是对个人的品德要求。儒家学者主张,人生来就具有美好的德性,但是这些美德会被现实的欲望、名利所蒙蔽,而“明明德”就是要把这些蒙蔽人的名利是非欲望去除,重新找到人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君子”这一人格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对于理想型人格的追寻。所谓“明明德”,就是要求个人通晓和领悟天道、天理和天德,并以此来修身养性成为“君子”。使自然法则成为君子的行为准则,引导人生方向。“明明德”只是第一个阶段,君子“明德”之后,还应当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①儒家思想对于君子的要求还体现在对于身边人的感化与启发,即“亲民”,也就是君子不能止于自身修身养性获得高尚品德和渊博的学识,拥有之后更应该感化身边的人去修身养性,振作自新,成就品德,敦化群众。这是儒家思想对于君子“己立立人”的要求。这是“天命所受,君子所当”,也就是君子所肩负的社会担当和使命。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济助世人。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是在“八条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过程之中得以完成的。儒家入世思想的终极使命是“在止于至善”。所谓“止于至善”,也就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在这个终极设想里,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明其德、各安其位、各有所成。同时,儒家所追求的并不是一世的“止于至善”,而是同时也使后世皆“止于至善”。这一过程,就是“明德”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层面一一得以彰显的过程,就是“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过程。
提倡修德修身、提倡积极入世的思想始终贯穿儒家各个时期的主张。宋朝的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②君子若想要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学习“大学之道”,必须做到“明明德”,不仅要“明明德”于自身,而且要“明明德”于“民众”,还要“明明德于天下”。君子内修而“明德”,“明德”外化而“亲民”,“亲民”于天下,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将“明德”内化于心,从而达到“止于至善”的状态,这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实现其社会理想的过程。
“三纲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出三者之间存在的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明明德”以修己,“亲民”以推己及人,精益求精以至“止于至善”的最终追求,三者构成了《大学》的主旨,接下来按照同样层层递进的逻辑演绎出了具体的实践道路——“八条目”。
(二)“八条目”的内涵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有根本、基础的部分,也都有其开始和终结的顺序。知道事物的先后,知晓修身成君子的顺序,就离成功之道不远了。“八条目”从“格物”到“平天下”的展开是有着严格的本末、先后顺序的。“八条目”按照其内涵,可以分作三个阶段来解释。第一个层面是“格物致知”的实践层面,第二个层面是“诚意、正心、修身”个人修身修德层面;第三个层面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理想的实践层面。
1.格物、致知
“格物”是方法,即穷究事物的理;“致知”是结果,即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的方法求得“致知”的结果。众所周知,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在“二程”程颐程颢和朱熹的改造下发展出了“程朱理学”。朱熹认为,人都有体会万事万物之理的能力,但是天下万物都具有自身的“理”,现在只是万物的道理依然没有穷尽,只是因为人的大脑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以朱熹主张,大学(指大人之学)教育从最初就应该教人接触天下万物,用自身已知之理去作进一步研究,从而最终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知识道理。格物致知,就是鼓励求学者去追求和探索普遍的终极真理,追求人生哲学的大智慧。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感悟,并利用已知推导未知,从而获得真知识的过程。
2.诚意、正心、修身
“物格知至”之后,按照“八条目”的推演逻辑,接下来便是“诚意”和“正心”。“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意,就是使自身的信念坚定,内外如一,表里如一。就像人皆厌恶恶臭,人皆爱好美丽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做到“诚其意”。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所以,君子慎独,君子意念真诚。诚其意而后正其心。“修身”一定要“正心”。君子“诚其意”之后,还必须“正其心”。因为只要心中有愤怒、有偏好、有忧虑,其心就不能够端正。若不能“正其心”,则会“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儒家认为,喜、怒、哀、惧、爱、恨、恶、欲七种情感是真实存在的,人之正心则是为了时时明察于此,用理智约束、纠正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避免“心不在焉”,从而到达“正心”。所谓“齐其家在修身者”,也就是所谓管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全靠培养自己的德性。因为人对自己亲爱的人总会有所偏爱、包庇;对于自己看不起的人,常有偏见。若“身不修”,则会产生“偏爱、偏见、偏好”等一些偏心的想法,所以必须君子修身,自身不修养,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也就是“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3.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身修”之后的入世实践。“家齐、国治、天下平”是修德立世的志向目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也就是要想管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些道德品质要求,不仅自己要努力修养,而且要让家族成员都要自觉学习和培养这种品德,这是三纲领之“在亲民”的要求。这也是“治国”的先决条件,家是君子学习和修德的“基地”,通过“齐家”的实践,君子可以领悟到治国之理,提升治国才能。国与家具有相通之处,家是小的人的集合体,国是大的人的集合体,“齐家之道”与“治国之道”基本相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家仁,一国兴仁“所表达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涨涨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意思是平天下在于其国治,就是说君主能践行孝道,百姓就会发扬孝道;君主能尊敬兄长,百姓就会效仿之;君主能够有怜悯之心,百姓也就不会背离仁慈之道,这便是君子做事的原则和准绳。絜矩之道所要表达的就是换位思考的道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絜矩之道”体悟修德立世、亲民治国的规则和方法。“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是指作为君子和国家管理者,在“身修、家齐、国治”之后,本着“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原则和方法,使百姓“上行下效”,由此明德彰显而天下平矣。
“八条目”是一个紧密相关并且具有内在递进逻辑关系的整体,“八条目”的核心是“修身”,连通内修外治,修身的目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兼济天下”。“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内修以“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明明德”外治以“亲民”,内外兼修,止于至善。“八条目”前后紧密联系,意义承上启下,寥寥数语勾勒出个体修身入世、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路径。
二、“三纲八目”思想与高校思政课的契合之处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文章,是“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所倡导的“三纲八目”思想围绕着“修身”,提出了君子修身入世的“大学之道”,进而上升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人生理想。文章内容简练,但思想深刻。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身,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层层展开,阐释了我国儒家主张中的理想人格——君子的培养理念和实践路径。《大学》一文中的“三纲八目”思想与当代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契合之处。“格物致知”与大学生正确的实践观培养相契合,而“三纲八目”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是深度契合。
(一)与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可见“德”字在思政课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儒家经典《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品德要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明德修身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形成的精神成果。而儒家的明德修身与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着天然的契合。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②意指人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之一就是“据于德”。这说明了德性的重要性。《大学》一文中更是重点突出了明德修身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自天子以致庶人,壹是皆宜修身为本”,若身未修,则“齐家、治国、平天下”未之有也。
(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而“三纲八目”中的“格物致知”正是包含了实践的道理。
在“程朱理学”的时代,格物致知,是向万事万物穷究其内在的理。而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赋予其时代意义。在当今时代,格物,必须是在实践中“格物”。古代特别是宋代“程朱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是主要向内寻找万事万物所存在的“理”。而格物致知在当今时代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曾说过,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格物致知”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的发展再合适不过了。③
当今时代语境下所说的“格物致知”的内涵,是通过实践中的科学研究探索所得到的,这个实践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实践的开展需要精心计划,准确测量和合理分析,并通过概括总结等过程获得真正的知识,这一内涵早已超过了朱熹的“消极被动的格物”来求得“致知”的主張。如今的“格物致知”思想包含了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精神,“格物致知”内涵同时还包括在教育教学之中,现代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应重视培养学生怀疑、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验的“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教会学生“格物致知”的方法论,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让学生成为“背书机器”。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对《大学》“三纲八目”思想提出新的解读以契合时代要求,为时代服务。
(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纲八目”思想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在“修齐治平”思想,修身是个人的价值准则,齐家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要求,而平天下则是个人成长成才的社会理想。核心价值观将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并加入时代元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现代公民的价值追求相结合。
“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修身即是修德,《大学》言:“自天子以致庶人,壹是皆宜修身为本。”修身是公民道德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在当代则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齐家”是“修身”的推己及人。自我明德修身的实现并不止于此,不仅要自己修身,还要教化身边人修身明德。“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种仁爱和谐的治国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以发展。治国的直接目的就是“安民、富民”,也就是“民为邦本”,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脉。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可以在儒家“三纲八目”思想中找到依据,可以说“三纲八目”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依据之一。
三、“三纲八目”思想对高校思政课的启示
在深入分析阐释《大学》的具体内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整篇文章恰好就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理念。这个体系有目标、有方法,逻辑清晰,逐级推进,体系完整,论证充分,观点简单清晰又深刻生动,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之智慧。《大学》一文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今天仍然焕发着生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仍需要从中汲取智慧,继承、学习和借鉴其教育之道。
(一)思政课教师自身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②这是总书记对于思政课教师的六点要求。思政课教师站在直面学生的第一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亟待提高整体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儒家“三纲八目”思想可以为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和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③培养优秀人才,必须要有优秀教师。首先要解决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问题,要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令人信服,思政课教师自身必须信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真情实感服人。这就必须要解决思政课老师要“信马”即(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言马”(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言教学)、“践马”即(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实践),思政课教师要想“明明德”于学生,首先必须要“明明德”于自身。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重视“言传”,更要重视“身教”。只有培养一支“在马信马,在马言马,在马践马”思政课教师队伍,只有思政课教师“修身明德”,思政课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政课教师才有十足的信心、充分的底气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二)思政课教学理念层面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因此,思政课的教学理念的树立至关重要。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面临着“各自为政”的局面,思政课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缺乏对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深入思考。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启发下,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无止境为终身要求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大学之道培养的是具有完善道德的人——君子,“君子”不仅是古代中国的理想人格,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里的君子,具有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君子对于真善美、假恶丑有着明确的分辨能力。儒家先贤运用“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引导人们不断自我反省、修身修德、养心养性,最终寻求到达“身修德明”的境界,实现人生价值。而这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一致。育人之本,立德铸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应当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教授学生以“君子之道”,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层面——教师引领,启发教学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进行,这种教师主导的形式表面看似乎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填鸭式教学”中,学生扮演被动角色,缺乏主动和思考环节,教学效果差,知识“左耳进右耳出”。知识不能进入学生头脑,更毋言触及学生灵魂。《大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实现大学之道,要按照“三纲八目”之中的“八目”的先后顺序层层推演、循序渐进。在“修身”之前,我们要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这是“大学之道”的首要工作,是“明德修身”的第一步。要想修身修德,就必须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要想认识世间万物、知晓其间奥秘,就必须端正态度、主动学习。结合当前思政课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认识、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向学、躬耕实践的能力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对象,学生也应当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治国要以人为本,治学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扮演启蒙者角色,教师创造情境,设计案例,让学生主动探索未知,培养学生主动性,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四)教学内容层面——理想信念教育
修齐治平,君子所向。“平天下”即天下融为一家。这是儒家治世的终极目标。《大学》所提出的“八目”从“正心”到“平天下”是一个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完整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中的各个要素环环相扣,其中一环不成功,则全过程不成功。要想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就必须“身修”,而“身修”更离不开“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这四个基础环节。要掌握大学之道,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心态和信念,然后开始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规律进行探索,在研究事物真理的过程中修身明德,而后才有能力去“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就能发现树立远大理想信念与脚踏实地埋头钻研之间的关系。当前社会,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和洗礼,大学校园里也开始出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這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互联网时代的讯息爆炸更让社会心浮气躁,不能专心做事,这时就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给予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我们都喜欢仰望星空,都喜欢立志,但是却在奋斗路途上踟蹰不前。青年人立志报国是好事,但立志需躬行,不实践不探索,理想终究只是黄粱一梦。理想是指路明灯,但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实现理想的正确之路。青年人立志“平天下”,就要从“正心诚意”开始,就要从“格物致知”下功夫,只有身修德明,则“家齐国治天下平”就水到渠成。
结语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向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理论、求方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历史上五千年来无数种文化潮流兴衰更迭,经过岁月的洗礼,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是值得我们深雕细琢的。“三纲八目”思想,是古代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纲领性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完整,逻辑贯通,儒家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对古代中国还是现代中国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思想贯通古今,一脉相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大学》一文,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儒家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值得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习和挖掘。
〔参 考 文 献〕
〔1〕習近平.决胜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4,5).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1)
〔3〕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8.
〔4〕论语〔M〕.陈国庆,何宏,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5
〔5〕杜崇斌.大儒张载〔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6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新华社.习近平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
〔8〕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9〕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J〕.散文选刊,1999,(02).
〔10〕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01).
〔11〕新华社.习近平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
〔12〕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