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以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为例
2020-05-12付泽雯徐景俊
付泽雯 徐景俊
(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01)
引言
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此标准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1]《国标》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出台为我国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出了方向。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摇篮,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到未来特殊教育的质量,因此对照特殊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寻找自身差距,并不断改进完善特殊教育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是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生存之道。
绥化学院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019年4月该校启动了2019版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工作坚持的主要原则是:依据国标和专业认证标准,坚持以产出为导向的OBE理念,积极构建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完成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一年多来,认真研读国标和专业认证文件,先后走访到绥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安庆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邯郸学院等多所兄弟院校进行人才培养调研,参加学校组织的多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为本研究的开展获得了有价值的资料参考。
一、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倡导“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有了标准才能有遵循,才能有衡量的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介绍《国标》时强调,《国标》制订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三个,一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坚持产出导向,三是坚持持续改进。基于“学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原则,OBE理念可以成为推动高校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思想、制度和文化力量。2019年10月教育部出台《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出台为该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出了方向。特殊教育教育专业认证的关键是把握产出导向的培养体系,即强调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特殊教育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强调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推进教学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OBE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需要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清晰的构想,即学生毕业之后能干什么,进而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依次构建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课程教学挂钩培养目标,课程评价聚焦目标达成的多层次的关联矩阵,建立持续推进的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评价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发展,发挥各校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纵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一些高校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特色缺乏深入研究,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项目的培养目标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2]根据《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培养目标应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在毕业后5年左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所以,特殊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体现地方专业特点,重点体现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特别是体现毕业5年左右从业的专业领域、职业特征和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基于《国标》和《标准》对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秉承“立德树人”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和培养定位修订了新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将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掌握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特殊儿童教学活动设计及学科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诊断、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教学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殊教育相关机构中从事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儿童教学活动设计和学科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此目标表述体现了基本素养、人才定位、专业能力、职业特征、服务面向5个要素。在目标表述上更加规范,定位更加准确,符合学生就业面向。
三、毕业要求的制定与分解
毕业要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标准》原文中指出:要根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毕业要求指标点代表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也是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制定毕业目标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可衡量、可评价。该院在制定毕业要求时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方面,制定公开、明确的毕业要求。其中,将“一践行、三学会”的4个毕业要求分解落实是整个修订工作的关键。第一是能够操作,将毕业要求细化为可落实、可评价的指标点。并且指标点要详细具体,要能对课程内容设置提供参考和指导;第二是教师能懂,知道根据这个毕业要求如何组织教学。第三是学生能懂,能从毕业要求指标点中看出自己应具备的能力,知道如何通过实践操作、试卷、平时作业、论文、报告等表达自己的相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指标分解不是越多越好,毕业要求分解指标要能够涵盖标准,支撑培养目标,可以衡量是最关键的。以该校特殊教育专业为例,通用标准毕业要求13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要求,横向、纵向分解为42个条目。以毕业要求4“学会教学”为例,将“学会教学”分解为4个条目,其中条目2,掌握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条目3,学会特殊教育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运用特殊教育儿童心理与教育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条目4,掌握特殊教育学校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具有从事特殊教育学校学科教学的能力。分解指标涵盖了《标准》要求的知识整合、教学能力、技术融合三个方面。
四、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体系要能够支撑全部毕业要求,每项毕业要求指标点都能有合适的课程作为支撑。判断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可以通过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如表1),考察其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和支撑程度。在表1 的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表格中呈现了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从表中可以看到各门课会对不同的指标点形成支撑,如果把所以课程排列下来,会发现每一个指标点都有对于的课程支撑,这样是合理的。如果某个指标点没有课程支撑,你就要考虑这个指标点设置的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如果一门课只支撑一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也是不合理的。表中的H、M、L这些权重代表了一门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程度,以表示在某一个指标能力培养上的贡献值度。换句话说,每门课程都要对实现毕业要求指标点有确定的贡献。一般来说,一门课程支撑2—5 个毕业要求指标点,一个毕业要求指标点要有2—5 门课程支撑。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意不同层次课程间及统一层面的课程之间,建立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逻辑关系。强化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以毕业要求指标点4.2为例:学会沟通与合作。能够恰当运用辅助工具和沟通策略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合作交流的技能,能够与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其他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毕业要求表述将沟通与合作的素质指标在毕业要求在体现,同时有国家通用手语、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教师技能实训等课程进行支撑。因此,在OBE的教育体系中,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明确的学习结果进行组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联矩阵需要下大功夫进行整理,它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起着呈上启下的作用,对教学大纲设计起着约束和指导作用,教学大纲要完全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体现了专业全部的人才培养理念。
表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
五、教学大纲的编制
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制定考核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3]上文提到毕业要求的制定如何贯彻OBE的理念,即从学生的学习结果出发,对培养过程进行反向设计,毕业要求的分解要求能够覆盖标准、支撑目标、可衡量。反向设计的原则意味着为了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教育者需要反向构建课程包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模块,从课程教育等入手依次正向建设。[4]建立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最终用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来具体。OBE理念下的教学大纲编制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大纲不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师主要围绕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教学,注重的是对课本知识本身的理论传授,容易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和实践操作等能力方面的培养。而OBE模式下的教学是矩阵决定大纲,是在理清关联矩阵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行的。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对接毕业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等多方面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编写教学大纲应该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精神,遵循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建立课程教学设计与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关联矩阵。要求教学内容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都能对接毕业要求的指标点,体现支撑度、评价方式和成绩占比。在编制大纲时教师应该明确几个关系,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目标与成绩占比的对应关系。这部分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承担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更要把OBE教育模式下的几个矩阵关系搞清楚、想明白。首先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基于培养目标,并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用培养目标引导课程教学,不同于以往按照课本知识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强调知识点、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支撑;增强毕业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
六、结语
综上所述,产出导向OBE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我院2019版特殊教育(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反复思考和修改取得初步成果,仔细研读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贯彻“反向设计”,积极制订和完善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细化不同层次的能力指标点,建立能力支撑矩阵,构建了满足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例如,毕业要求各分解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问题,矩阵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完全理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