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现状调查
2020-05-12周丽岚余菊芬
周丽岚 余菊芬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一、问题提出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和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感染后免疫性和可预防性等特征[1]。传染病预防素养也称传染病防治素养或传染病健康素养,一般包括知识与理念、行为、技能3个维度[2]。特殊儿童由于其智力特征、社会行为或感知能力等方面与普通人群存在偏离,相对于普通儿童,他们更容易被传染病感染。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儿童平时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不到位或者监控不及时,一旦爆发传染病,不仅直接损害学生的健康,而且会给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特殊教育教师是与特殊学生相处最为密切的人员,他们是否具有传染病预防素养,对维护自身和特殊学生的健康、对特殊教育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现状,为普及其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其预防素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对2019年在乐山师范学院参加手语翻译员培训和特教师资培训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被调查教师以匿名方式完成问卷,共发放问卷171 份,回收有效问卷168 份,有效回收率98.2%。168名教师中男31人(18.5%),女137人(81.5%);30岁及以下79 人(47.0%),31~40 岁54 人(32.1%),40 岁以上35 人(20.9%);大专以下1 人(0.6%),大专35 人(20.8%),本科 130 人(77.4%),研究生 2 人(1.2%);专任教师 145 人(86.3%),行管人员23人(13.7%);专业背景为特教的107人(63.7%),非特教的61人(36.3%);从事特殊教育工作3年以下的64 人(38.1%),3~5 年的24 人(14.3%),6~10 年23 人(13.7%),11~20 年38 人(22.6%),20 年以上19 人(11.3%);未评定职称者44人(26.2%),二级教师50人(29.8%),一级教师52人(31.0%),高级教师22人(13.1%)。
(二)研究工具。①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身份、专业背景、最高学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龄和职称等。②传染病预防素养问卷:选取经过专家讨论和修改后的《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2-4],该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3个维度,分别是传染病相关基本知识和理念(以下简称“知识”)、传染病相关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以下简称“行为”)及传染病相关的技能(以下简称“技能”)。题型包括单选题(19 个)和多选题(5 个)两种题型,单选题回答正确计1分,回答错误0分;多选题全部回答正确计1分,多选、错选、漏选0分。问卷总分24分,得分越高,说明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越高,该问卷具有较好信效度,半分信度为0.609,克朗巴赫α系数为0.777。参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中关于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判定标准:得分在传染病预防素养各个指标及总分数的80%及以上表示具备传染病预防基本素养[5]。
(三)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及相关知识、行为和技能等采用频数、率、百分比等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整体情况。
1.本次调查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总素养得分为(14.04±2.74)分,知识、行为和技能得分分别为(5.82±1.63)分,(6.29±1.71)分,(1.92±1.13)分。特殊教育教师具备传染病预防知识素养、行为素养、技能素养和总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6.1%、11.3%、44.0%和5.4%。
2.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技能各题项正确率参差不齐。正确率超过90%的题项有“使用体温计测体温”(98.2%)、“良好洗手习惯”(97.6%)和“不去非正规医院诊治牙齿”(96.4%),但对“去发热门诊戴口罩”的知晓率仅为5.4%,“注重就餐餐馆卫生条件”和“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晓率也较低,分别为22%和25.6%。正确率未达到50%的题项有8个,见表1。
表1 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正确率低于50%的题项
(二)不同组别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得分差异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教师传染病预防技能素养得分高于女性教师(P<0.01),从事行政管理教师的技能素养得分高于专任教师(P<0.01),非特教专业毕业教师的行为素养得分、技能素养得分和总素养得分均高于特教专业毕业教师(P<0.01),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总素养得分高于未评定职称教师和高级教师(P<0.05),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得分比较(xˉ±s)
t值P文化专科及程度 以下本科及以上t值P教龄(年) <3 3~5 6~10 11~20>20-2.797 0.006 13.83±2.76 14.09±2.74-0.499 0.619 14.13±2.83 13.04±2.73 14.48±2.15 14.34±2.76 13.84±2.99 1.102 0.358 13.25±2.75 14.60±2.86 14.50±2.34 13.23±2.94 3.168 0.026 2,3>1,4 36 132 64 24 23 38 19 F P职称 1=未评定2=二级3=一级4=高级44 50 52 22 F P 0.897 0.371 5.56±1.78 5.89±1.58-1.106 0.270 5.84±1.58 5.58±1.79 5.96±1.36 5.76±1.55 6.00±2.11 0.236 0.918 5.50±1.53 6.12±1.65 5.92±1.47 5.55±2.04 1.421 0.238-2.989 0.003 6.28±1.65 6.30±1.74-0.055 0.956 6.34±1.72 5.54±1.91 6.48±1.24 6.58±1.90 6.26±1.41 1.518 0.199 5.84±1.71 6.58±1.72 6.44±1.67 6.18±1.74 1.670 0.176-3.832 0.000 2.00±1.17 1.90±1.12 0.464 0.643 1.94±1.13 1.92±1.14 2.04±1.11 2.00±1.09 1.58±1.26 0.550 0.699 1.91±1.12 1.90±1.18 2.13±1.07 1.50±1.10 1.674 0.175 LSD
(三)不同组别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差异性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事行政管理的教师传染病预防技能素养具备率高于专任教师(P<0.01),非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行为素养和技能素养具备率均高于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P<0.05),见表3。
表3 不同组别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比较(%)
χ2 P文化 专科及程度 以下本科及以上χ2 P教龄(年)<3 3~5 6~10 11~20>20 χ2 P职称 未评定二级一级高级χ2 P 36 132 64 24 23 38 19 44 50 52 22 0.007 0.932 13.9 16.7 0.162 0.687 14.1 16.7 13.0 13.2 31.6 3.981 0.409 9.1 22.0 13.5 22.7 3.878 0.275 6.678 0.010 8.3 12.1 0.405 0.525 12.5 8.3 8.7 15.8 5.3 1.912 0.752 6.8 14.0 13.5 9.1 1.594 0.661 8.707 0.003 50.0 42.4 0.659 0.417 43.8 45.8 47.8 47.4 31.6 1.535 0.820 40.9 46.0 53.8 22.7 6.337 0.096 3.789 0.052 5.6 5.3 0.004 0.952 7.8 0.0 4.3 7.9 0.0 3.724 0.445 4.5 8.0 5.8 0.0 2.009 0.571
四、讨论
(一)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整体情况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特殊教育教师对于一般常识性的知识、行为和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可能与其职业有关,因其教育对象为身心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数存在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要求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如洗手等。但对于相对专业一点的传染病防控知识、行为和技能掌握情况不尽如意,如对到发热门诊需要戴口罩、发热的判断标准、甲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的行为等等知晓率都很低,这与以往的研究[6]基本一致。从而导致其知识、行为、技能素养水平和整体素养水平均较低。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学校是环境封闭,人员密集和接触密切的场所,加上其对象的特殊性,一旦有人感染,极可能造成传染病的爆发而影响师生们的健康等。因此,相关部门在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其传染病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不同组别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差异性分析
1.表2显示,男性教师传染病预防技能素养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教师(P<0.01),但表3显示,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各维度和总素养具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已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7-10],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某些技能维度题项上男性教师正确率高一些,导致得分高于女性教师,但整体具备率差异不显著。
2.表2和表3显示,从事行政管理的特殊教育教师在传染病预防技能素养得分和具备率均高于专任教师(P<0.01)。可能是从事行政管理的教师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相比在一线的专任教师对传染病防控措施的了解更多一些,因为我国现阶段很多传染病相关宣传都通过学校的平台进行推送[11],而从事行政管理的教师是直接的接受者或传达者。提示在进行培训时应重点关注专任教师。
3.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行为素养得分和具备率、技能素养得分和具备率、总素养得分都低于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可能与两类专业师资教育课程设置内容有关。目前,特殊学校课程设置较之于普通学校范围狭窄,对应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也是按照特校教育需要设计,更加侧重于特殊教育技能和方式的培养,而忽略包括传染病预防素养知识在内的其他知识的培养。提示在进行培训时应重点关注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建议将传染病预防素养知识纳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因为特殊学生相对于普通学生,抵抗力更差、自理能力更低、感觉认知功能存在障碍,如一些自闭症学生或智力障碍的学生触觉敏感,偏爱触摸各种物体或将物体放入口中寻找感觉刺激等,更容易被传染病感染。
4.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总素养得分高于未评定职称教师和高级教师(P<0.05)。原因可能是未评定职称教师年龄较小,平时的饮食等生活习惯比较随意,对健康的重视度不够,而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往往正处于青壮年,一方面学习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家中可能有适龄孩子,需要接种各种疫苗,对传染病关注度更高[11]。
五、结论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和技能各题项正确率参差不齐,在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方面男女教师、行政教师和专业教师都存在较大差异,且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特教教师在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各项维度的具备率上均低于非特教专业背景的特教教师。由此推论,特殊教育教师传染病预防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