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生态发展的战略研究

2020-05-11谢丹

教育界·A 2020年3期
关键词:战略研究

谢丹

【摘要】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一支队伍,在成长中遇到了各种问题。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生态的空间站位和地域差异的考量下,找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型生态发展定位,探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途径。

【关键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生态发展;战略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课题“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型定位及发展策略研究”。

一、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及问题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教育向精英教育过渡的背景下,诞生了一批新生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8月,全国新建本科院校726所(含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具体分布详细如下(表1)。

西部地区的新建本科院校以四川省为例,位于成都的16所,其他地方15所;公办15所,民办16所。西部其他省份如贵州省的新建本科院校位于贵阳的10所,其他地方12所;公办13所,民办9所。云南的昆明9所,地方11所;公办12所,民办9所。总体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多半的学校位于中心城市之外,民办性质的比例也较高,这些问题导致了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外部来看,地理区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一半以上不是位于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这就导致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能力变弱,资源调动能力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较弱,对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大部分本科院校都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地方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限不足,未能很好地激发高校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导致这些学校的自主规划能力、自主管理能力有所欠缺,缺乏高效的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持续发展。

从内部来看,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不清晰。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校长曾说过:“普林斯顿不像哈佛,当然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可见,普林斯顿大学有着自身的办学理念,非常重视自己的办学特色。反观我国的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大都缺乏明确的办学思路,不顾自身的发展现实,盲目攀比,一路追求升级,升级为本科后努力申请硕士点和博士点,导致很多学校的发展方向模糊不清,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教学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是全面发展还是特色发展,是面向全国发展还是面向地方发展。

二、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型生态发展定位

1.大学的生态位内涵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

对一所大学而言,其生态位体现着这所大学在特定的时期为适应外部生态环境所形成和占据的生存空间位置,同时也体现着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间的梯度位置,还体现着大学在与外部环境交流过程中自身的活力和自身的价值。在大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大学既扮演着资源的吸收和转化者,也扮演着资源的供给和制造者,正是由于系统中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吸纳和转化,使得大学的资源相互利用、相互发展和相互促进,这些关系也恰恰是大学赖以生存的空间系统。

2.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生态位的特征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中想要保持它应有的生态位,应该从其特殊性出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生态发展,并且对其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1)地方性。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选择模式,有关大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明,它们之间呈现着高度的正相关性。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的变化,高级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紧密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环境结构,配合市场资源的不断更新变化。唯有如此,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才会有生命力。

(2)应用性。新建本科院校应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尤其是西部的院校,不能只局限于教育部颁布的249个专业分别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确定的专业口径对专业或者专业大类的培养进行定位,并且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别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西部地区的需求,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3)服务性。新建院校已经嵌入社会的生态环境中,地方各级政府是举办的主体,他们主要的生源地和就业市场也融入了整个社会市场,其发展模式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新建院校管理者和研究者们的共识。相对于其他综合性大学,新建院校大多组建时间不长,一般都存在着资源短缺、师资比例失调及科学发展不平衡等矛盾,存在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存在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与学校传统办学模式间的矛盾,而破解诸多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即新建院校的教学与管理要直接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市场主战场,真正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中。

三、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型生态发展战略

1.利用生态优势,努力争取办学资源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条件相对东中部地区要稍显落后,政府对这批高校的经济投入也相对较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相对不足。调查发展,很多西部学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经费投入。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办学来获取更加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发挥自身的办学特点,与政府和社会签订一些合作项目,与地方重大产业、行业或企业联姻,携手研发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2.利用生态共生战略,提升生存发展空间

在生态圈中,物种的发展并不能独立存在,物种与物种间必须建立共生关系,在彼此的互惠协助和相互合作下才能共同生存。新建本科院校也一样,在教育領域里,在大家同时获取外部资源的前提下,需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来达到共同体发展。这种合作既包括同层次、同类型学校间的相互合作,也包括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间的交流合作,这些流动和合作有利于建立起大学之间的联盟发展和差异发展,在彼此相互了解对方发展方向的同时尽量避免自身与其他学校的雷同发展。对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可以建立起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大学集群,这个集群可共同开发西部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利用集群优势建立集群与社会和政府的良好联系,提升集群的整体生态位,同时也方便校校之间建立错位和互补战略,并根据环境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达到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

3.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生态站位

鉴于每所院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具有多样性的拓展空间,因此,每所学校只要明确定位自身的办学目标,都可以办出自己的个性特征,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扩充自己的生态位梯度和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抓好与西部区域生态发展紧密相连的学科(专业)建设,这是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内核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相对不足,抓住经济市场的环境所需,及时主动地培养满足市场所需的人才,打破旧的均衡发展模式,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优势学科系统,以适应环境剧烈的变化,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特色的契机和切入点。再者,挖掘西部地域文化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文化传统。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也是适应经济结构环境和满足大众需求的途径之一。地域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安身立命之本,这类院校想要办出一流,只有坚持不懈地利用西部区域经济和文化的资源优势,从地域文化环境中吸取养分,才能克服千校一面的局面,办出自己的优质特色,在生态位中获得一席之地。

4.立足西部,拓展社会服务形式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立足西部,为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服务,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咨询服务、技术转让、兴办企业、联合开发及创办科技园区等形式,拓展学校的社会服务形式。让学校的各学科专家担任当地政府的顾问,或通过教授、博士进机关或进地方挂职的形式,参与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道路开发和资源开发等多项咨询服务,建立学校与政府的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当下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的同时,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也可以通过科技扶贫来为本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在社会生态环境的系统分析下,将外部环境和内部机理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构建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的整体生态观,才能得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龚怡祖,谢凌凌.生态位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新选择[J].高教探索,2011(06):10-15.

猜你喜欢

战略研究
广西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综述
数字电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环渤海地区通航运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差异化战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
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研究
中国船舶工业走出去的战略研究
YL健康管理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YL健康管理公司财务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