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随文识字之花在言语情境中绽放

2020-05-11王玥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随文识字低年段

王玥

【摘要】“随文识字”是学生学识字的最重要渠道,将识字教学放在具体的特定言语环境中,让低年级学生在课文学习的情境中感受汉字渲染意境的精妙,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汉字迁移运用的乐趣。

【关键词】随文识字  言语情境   低年段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总是把汉字作为工具,忽视了汉字文化中渗透的审美和智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汉字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一句话道出了汉字浓浓的文化魅力。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学习语文,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审美的过程。

传统的识字教学只注重结果,却不注重过程,往往采用的是机械记忆的方式,如反复抄写、把字肢解背诵。比如,难写的“赢”,“亡口月贝凡”的口诀脱口而出,这只是对汉字的简单拆分,也是一种机械记忆。斯霞老师曾经说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她的“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最热门的方式:将生字融入特定的言语环境中来初步感知、深入理解并掌握运用;将生字的“音、形、义”在具体环境中得以展现,做到密切关联,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效率和乐趣,更促进了学生语言和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一、汉字寻根,回到古人造字的情境现场

“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这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袁晓园的原话。在实际教学中要去寻找汉字的起源、演变、字形的构成等规律,并渗透到文本,让识字教学更加多彩,更加有效。

1.圖片展示,使汉字在言语情境中形象直观

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里的生字全是象形字,出示图片,将“日、月、田、山、火、水”等生字的演变过程呈现给学生,十分形象直观,很容易就让学生记住了这几个字,而且激发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师可以带同学们走进田野山水之中,观察太阳和月亮,想象古人在特定情境中如何通过“绘画”记住这些事物,并逐步简化。

同样在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课文中教学生认识“一头黄牛”并记住生字“牛”。“黄”在甲骨文中指“事”字,在“矢”的字形(箭竿)上加一圈指事符号,表示箭竿穿透其中,就是后来用来练习射箭的靶心。古人为了突出靶心,让其醒目,便于瞄准,便会涂上褐色的泥浆。因此,笔者在出示的图片中,将“黄”字中间的“由”标记为黄色,只变颜色,让其醒目,被学生一眼看过就能记住。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黄牛的“头”有何特征?学生会说头很大,头很重要,所以用“一头牛”。根据此情境,再继续延伸看牛的角,“牛”的象形字就是由两根“牛角”演化而来,然后将尖角简化为牛字的第一笔和第二笔“撇横”,并用红色标记出来。

通过这样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想象汉字的演变过程,在情境中体会汉字的魅力并很快记住。

2.动画演示,使汉字在言语情境中立体有趣

基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具有好动的天性等学情,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或者大家一起来做动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感受到汉字的趣味,又学会了汉字。例如: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中的“看”字,教授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西游记》中孙悟空利用火眼金睛观察敌情的情境片段,然后让同学们依葫芦画瓢,把手搭放在眼睛上,向远处张望。通过此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看”字就是由“手”和“目”构成的。又比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册”字,甲骨文字形里就是用线绳将大量竹片或木片串联起来,上课时,可以播放装订古书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在劳动的情境中很好地理解汉字,并能牢记、正确书写汉字。

3.字理分析,使汉字在言语情境中充满文化

汉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除了“形”,汉字还有能体现文化的“义”。例如:学习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里的“男”字,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画面:古时候的男子在“田”地里奋“力”劳动的样子,接着可以播放一段视频,简介古代“男耕女织”,男子负责耕田,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又比如一年级上册拼音单元里的“家”,甲骨文里“宀”表示家,“豕”表示猪,“家”就是表示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分析完“家”的字理,接着引导同学们想象并讲述古人如何将屋内养猪逐渐演变成为“家”的历史,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汉字的字理,还对人类发展史颇有心得。

二、身临其境,回归课文描写的情境氛围

低年段的识字量是很大的,所以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技巧。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记住字的音形义,结合课文文本的语境去理解和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观察课本插图

例如: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文中,教授“一把伞”“尾巴”时出示一把“伞”和松鼠照片,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松鼠和伞哪里长得像?”引导学生在该语境中比较观察两幅图,发现松鼠“尾巴”像伞,而且松鼠尾巴毛茸茸的,所以“尾”下面是“毛”;用“手”打开伞,所以“把”字是提手旁;松鼠尾巴长长的,所以“巴”字最后一笔要竖弯钩要拉长一点写。又例如:一年级上册《小猴子下山》,教授生字“扔、捧、扛、抱、摘”时,结合课后的情境图片,让同学们想象并用动作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会发现这些字都是人物所做动作,所以都是“扌”。

2.借助生活外物

例如:一年级上册《四季》中的“尖”字,“上小下大”,教授时可以拿一支铅笔或者剪刀,告诉同学们,像这种上面小下面大的物品就是“尖”的东西,齐读“尖”;然后出示小草图片,追问,你们能根据图上的内容记住这个“尖”字吗?这样的情境下,同学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草芽尖尖的样子,并能口述。

3.想象人物情感

例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文中小鸟说的一句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渴”和“喝”都是生字,从字形上看容易混淆。“喝”是用嘴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形容性的词,口“渴”了要喝水,所以是“氵”旁。结合课文语境,让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模仿着鸟说一说,教师还可以出示顺口溜“有水才解渴,有口才能喝”来总结,在这样的语境下,再对照偏旁,就不会写错这两个字了。

三、联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体验

引用斯霞老师的一句话:“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教儿童识字,同样如此。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儿童对生字词的识记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本以外,还要多联系我们的生活,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创设新的言语情境,让学生由课文联系实际,开展新的体验和交流。

1.巧妙设计,即兴口述

一年级下册《咕咚》一文,“逃命”二字都是生字。“逃”有个“辶”,所以有跑的意思;“命”里有个“口”,有开口说话的意思。教授新课时,可以先问同学们,知道什么叫“逃命”吗?再出示一组图(动物一个接着一个跑起来,后面动物的脚贴着前面动物的脚后跟)。观察了图片,你有什么看法?同学们可能会說动物张着嘴,动物都在跑等。这时,教师可以即兴创设情境:“这些动物迈开双腿拼命地逃跑,一边跑一边张大嘴巴叫,逃跑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这就是逃命。谁来读好它?”接着再出示一组图(火灾逃命图、地震逃命图、空气散播有毒气体逃命图)。教师通过口述语境:(   )的情况,小朋友们迈开双腿,一边跑一边张大嘴巴叫,这就是在(   )?学生回答“逃命啊!”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感受字词的意思,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汉字迁移,链接生活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尚浅,如果在教学生字时能将所学汉字迁移至生活中,能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和理解,还能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一年级下册《静夜思》里的“床”字,教授时,为了加深巩固学生的认知,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卧室里的“床”,还可以问他们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床?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床”字的迁移运用。又例如: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文里的“劝”字,可以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

师:你爸爸喝酒吗?

生:一天两顿酒,我妈妈劝他很多遍,他不听。

师:看来说了一次又一次,心累吗?

生:很累。

师:这样说了一次又一次的行为就叫“劝”。说话的人也累,因此我们要乐于接受别人善意的劝说啊。

通过生活体验,让学生领悟到“劝”的含义。正如斯霞老师所说的那样,识了字就要用,学与用相结合才是熟练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利用绘本,激趣想象

绘本的内容简单,图画鲜明,有一定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可以将所学汉字融入其中,发挥想象,结合语境,再编一个故事。例如:学完一年级上册《小猴子下山》一文,学生学到了许多有趣的字“掰、捧、扛、摘、扔”等。可以把《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本绘本推荐给学生去读,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鼠小弟是通过哪些动作去取得苹果的,又是如何吃的。你能运用到所学生字吗?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有效提升了识字的复习与运用。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虽然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教学中要把它作为基础,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汉字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创设恰当的言语情境,切实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质量,从而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随文识字低年段
随文识字,培养低段学生“字感”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设计趣味化作业,促进低年段学生有效发展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浅谈小学低年段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低年段阅读教学激趣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