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刍探
2020-05-11阙源发
阙源发
摘 要: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文章选取初中数学教学案例,指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掌握正确的核心素养培育技巧:实现数学思维的训练,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实现数学经验的积累;注重数学体验,增强数学文化的感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综合性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基本素质能否与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处于吻合的状态,而且要融入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情感态度等元素,驱动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建模能力、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育。基于这样的核心素养教育价值观,初中数学课堂需要进行精细化调整,此时掌握對应的核心素养培育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实现数学思维的训练,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去,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训练,这是驱动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初中数学新授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合情猜测——演绎推理”的数学思维纳入其中。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知识点为例,教师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作为重点,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目标,详细的授课过程为:其一,开门见山直接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并且通过各种案例的列举来展现三角形中位线的本质属性。慢慢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或者图形语言,由此得到对应的验证结果,实现抽象向具体的转换,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其二,定理得到证明之后,引导学生使用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形成的四边形有怎样的特点?在此环节,教师需要问清楚学生的判断依据,由此使得实际的定理认知经历从观察图形到提出猜想再到证明的过程,使得学生对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认知得到提升,数学思维也因此得到锻炼。其三,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有效的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本次课程的思维导图,看看自身关于知识点的认知是否存在缺点。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主要可以归结为从特殊到一般的演变过程,这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思维模式。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意识,使得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当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理论去审视数学问题的时候,数学价值观也会慢慢建立起来。在充分了解对应题设条件之后,进行适当的猜想,然后使用自身的知识框架来验证对应的猜想,这样的数学思维过程,一旦能够形成惯性,就可以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渗透数学思想,实现数学经验的积累
初中数学思想在课堂中的渗透,是新课改背景下课程内容调整的重要节点,其主张将化归思想、集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等渗透到各个知识点中,由此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数学经验的积累,这对于形成正确的数学学科价值观,达成良好的数学素质格局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以“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复习为例,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由此增强初中生数学体验。首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墙壁上镶嵌了一个有大玻璃装饰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两个耳朵是全等三角形,因为保洁阿姨不小心打破了其中一个耳朵,所以此时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确定对应的全等三角形玻璃,为修复工作做准备。接着,教师进行引导:相同的耳朵,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呢?此时学生会进行问题转化: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呢?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在图纸上绘画,使得原本的问题得以具体化,在此基础上慢慢去探索对应的模型。也就是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妥善地将数学问题进行转换,并形成这样去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学生就掌握了对应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将焦点放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上,而没有将众多数学思想作为教学节点,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但是如果将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渗透其中,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的数学归纳意识也会慢慢被激活。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需要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找到对应的数学思想,基于数学思想实现课程重塑,由此引导学生深刻、全面地掌握数学思想,这对于学生提升数学体验、积累数学经验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三、注重数学体验,增强数学文化的感悟
核心素养的培育能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风向标,与其对于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颠覆有关。其希望构建全新的教育格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数学体验,确保学生数学文化感悟得以增强,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性路径之一。数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数学课堂设计的时候,需要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体验,增强学生能动性,引导其去感悟数学文化,继而将其内化为数学学科的认知。以八年级下册“折纸”探索活动为例,教师设置了多个教学版块,其目的是增强学生数学体验,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感受理解数学文化,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详细来讲其教学步骤为:其一,展示折纸作品,让学生去感受折纸的美,激发其参与折纸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导入实际的活动主题。其二,设置对应的探究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使用折纸做出60°、30°和15°的角,首先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接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探索,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之后,进行全班范围内的研讨。其三,要求学生切实参与到折纸活动中去,使得原本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次,在此期间可以引导学生先去猜测,再去实践验证,由此使得学生数学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其四,援引实践性比较强的折纸案例,作为练习巩固,并且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和黄金分割点的相关数学文化,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美感有所体会。
数学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无论是概念的理解,还是定理的探讨,都可以以实践探索的方式来进行,在此环节渗透对应的数学文化,可以使得实际的数学体验得以强化,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四、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数学课堂中,要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体验的培养,这些都将成为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技巧。数学教师要正确看待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德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刍探[J].成才之路,2019(33).
[2]汤明清,夏有华.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9(30).
[3]梅东宁.基于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子教育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4]刘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