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务指标分析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2020-05-09邱元东

中国商论 2020年8期
关键词:融资风险财务指标中小企业

邱元东

摘 要:融资活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对于处在扩张期的企业,融资活动的关键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受制于其规模和信用评级,其融资能力呈现出相对不足的状态,因此,中小企业也面临着相对更大的融资风险,这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我们将在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现状的基础上,透过财务指标视角来揭示其在融资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务指标  中小企业  融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b)--02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活动是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支撑基础。相对于中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一些特点,比如整体的融资能力相对不足,整体的融资成本相对偏高,整体的融资渠道和工具相对减少。这些差异都会造成中小企业面临着相对更大的融资风险。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融资风险控制,已经成为当下众多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的可持续性;二是融资的成本;三是债务的偿还。集中在这三个方面的融资风险将会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财务指标是基于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得出的,它能够比较客观和定量的反映出企业在融资活动方面面临的风险。我们也将基于财务指标的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优化和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 当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1.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稳定性风险较为突出

对于企业的融资来说,通常的融资渠道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方式有股权融资等,间接融资主要方式有银行借款等。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企业来说,并不是每一种方式都能够得以采用,具体到选择哪一种融资方式,既有主动的选择,也有被动的选择。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和信用的限制,其融资渠道往往相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相对较少。比如由于总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的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并没有很好的信用评级,因此也无法通过发债来进行融资。不仅仅是债券融资,在银行借款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也面临着银行审批通过率低,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对于上述的融资渠道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普遍发生的,也就造成了其融资渠道的稳定性不够,由此而带来的风险也是十分明显的。当下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风险方面的管控措施还相对处于缺位的状态,实际的管理效果也达不到预期,需要在未来的改革优化中得到重点的提升。

1.2 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给企业的经营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融资成本与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直接的关系,较高的融资成本往往会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减少最终的经营成果。对于企业的融资行为来说,其融资成本受到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外部因素看,主要受到整体的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形势,货币政策等影响,也就是整个经济中流动性的影响。从内部因素看,主要受到企业自身的规模、信用等级、融资结构、融资期限等因素影响。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相对于中大企业来说,其融资成本呈现出相对更高的状态。这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规模、实力、信用等方面相对不足导致的。针对由于融资成本较高带来的风险,当下中小企业的整体管控效果还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管控的方式科学性不足以及管控的执行力度不强导致的。较高的融资成本会直接带来较高的财务费用以及较高的债务压力,这一点将在以下进行详细的分析。

1.3 中小企业的债务压力较大,带来一定的经营安全风险

融资活动是企业的资金来源,但是通过负债方式获得资金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偿债义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边际的融资成本和其带来的边际效益之间的对比,已经逐步成为其判断是否进行相应的融资行为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评价和控制工作,而是出现了债务压力处于增加,经营效益的增幅却相对有限,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偿债压力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企业的偿债义务履行会基于一定的节奏进行,一般很少有一次性履行完偿债义务的,这就给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在面对偿债压力时,具体的应对效果还处于不佳的现状,也就给企业带来了一些经营安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偿债总额的不断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了中小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能够带来的最大偿债能力;二是偿债节奏与企业现金流的不匹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正常资金使用出现效率低下的现状,或者出现为了履行偿债义务而产生新的债务的现象,这些都将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偿债压力风险。

2 基于财务指标视角中小企业优化融资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2.1 运用融资分散度和稳定性指标,评价和监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风险

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中,其实并没有专门用来衡量企业融资活动分散度以及稳定性的指標。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对其融资风险控制来说又是十分关键的内容之一。对比,我们将基于相应的数学和金融理论知识的结合,为企业融资分散度和稳定性设计出一些具有基础性的评价指标,以期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企业融资的分散度和稳定性。之所以说是基础性的指标,其原因在于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用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其具体的评价指标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企业自身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以期能够更好的与实际情况相适应。鉴于此,我们也仅仅阐述每一类指标的核心构建思想。对于分散度指标来说,其主要是衡量中小企业采用的融资渠道的多少,是否呈现出单一的局面。一般来说,直接用融资渠道的数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但是,我们将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已经使用的融资渠道以及能够采用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选择采用的融资渠道数量,通过二者的结合来综合反映。同时,每个融资渠道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中小企业来说,其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借鉴久期的计算方式,通过融资量来对每一个渠道进行加权,最终得出的便是综合的渠道分散度评价指标。对于稳定性指标来说,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融资渠道的稳定性;二是融资金额的稳定性。中小企业融资稳定性的评价是这两个方面的叠加。融资稳定性的判断可以借鉴上述的融资渠道分散度的指标,但是不考虑融资数量,而仅考虑渠道种类数量即可。融资金额的稳定性是考虑某一特定渠道的融资金额的变化,把二者量化结合,就能够判断出中小企业的融资稳定性。判断的基本逻辑是,假如一个企业今年在银行借款的融资占比为80%,去年通过信托方式融资的金额占比达到60%,且两年的总融资额变化不大,这种情况下,该企业的融资稳定性就不太乐观。量化计算出来的稳定性数值应该是一个比较小的值。指标的计算能够很量化直观的反映出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渠道风险,值得每一家中小企业进行详细、严谨、科学的设计。

2.2 运用融资成本指标,评价和监控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风险

在融资成本指标方面,传统的财务指标已经有了诸多的指标来进行反映和评价。比如说中小企业进行银行借款、信托借款或者发债等方式融资,其反映的第一个成本指标就是每一項融资方式带来的票面利率,这是中小企业能够看到的最为直观的融资成本。比如通过发债方式融资,其票面单价1000元,利率为10%,按年付息,那么企业会认为自身承担的债务除了本金以外就是每年每张的100元利息。中小企业能够反映出的第二个成本是在会计做账或者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基于BASE原则对融资的票面成本进行实际化调整的过程。还是以上述的发债例子来说明。假设该债券是溢价发行,发行价为1051元,那么此时的折现率为8%,具体账务处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小企业实际承担的实际利率也显著的不同于债券票面利率。中小企业能够反映出的第三个成本,就是WACC,加权综合融资成本。在企业融资的具体类型上,一般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其中股权融资可以分为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每一种具体的融资方式的实际利率的计算方式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普通股融资成本来说,其一般是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者戈登股利模型来进行测算,但是也要进行相应的参数修正和调整。例如在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时候,对于贝塔值的确定就是非常麻烦。虽然现在一些金融数据库已经有了现成的贝塔值,但仅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对于多数为非上市公司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科学的确定贝塔值是难点之一。一般来说是通过类比相似的上市公司的贝塔值,然后结合资本结构的调整来得出,这里不再详细说明。综上,融资成本指标具有相当的成熟度,能够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评价和监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小企业要做的就是要多运用这些指标,积极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应用水平。

2.3 运用债务保障类指标,评价和监控中小企业的债务压力风险

对于债务保障类指标,其和融资成本类指标的基本情况类似,当下已经有了诸多的量化指标来反映和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些可以分为短期偿债指标和长期偿债指标,都有很好的应用实践和应用效果,这里就不再做具体介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要做的是对于这些指标的具体学习和研究,然后逐步的运用到自身的融资风险控制过程中,最后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这些指标进行有益的修正,最终使得这些指标都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融资风险状况。

3 结语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其整体风险是相对较大的,特别是在当下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做好融资风险控制已经是刻不容缓了。对此,我们建议中小企业应该重视财务指标在融资风险控制过程中的运用,提升融资风险控制过程的量化程度,减少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提升风险判断、评估和控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黄云.浅谈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9(15).

戴蓉.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4).

刘海军.财务指标在企业筹资风险管理中运用[J].知识经济,2016(5).

猜你喜欢

融资风险财务指标中小企业
EVA在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