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对策
2020-05-09吴平
吴平
摘 要: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此,本文从物流业内部审计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物流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措施,以期为我国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物流企业 内部审计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4(b)--0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陆续建立。1985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为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年12月,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规范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此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国家审计署先后于1989年、1995年和2003年对规定进行了三次修订,进一步约束了企业内部审计行为。近年来,我国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物流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审计署还没有出台规范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
物流企业内部审计是对物流企业内部运行环境和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内部审计,物流企业可以发现企业运营行为的不规范之处,为企业的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更好控制运行成本,正确反映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资产利用率与回报率等。有效实施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自身的财务制度进行优化,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具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益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研究较为欠缺,企业家对内部审计工作必要性的认识也相对不足,导致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不成熟。因此,本文从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为我国物流行业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1 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剖析我国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着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大多数上市物流公司能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与内部审查标准,而一些小型物流企业为了节省开支,通过外聘注册会计师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的年度审计工作,由于外部审计人员缺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深刻认识,导致这种审计行为仅能为企业审计工作的法律合规性提供帮助,而无法通过内部审计改善企业的发展状况。整体而言,各个物流企业均能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能否从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相关缺陷,为公司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多数物流企业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内部审计作用发挥不完全
国际通行的内部审计功能包括咨询和服务两项,而我国将内部审计的功能分为企业监督、业务咨询和服务三项。体现了内部审计从传统的差错防弊服务转化为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服务的新要求。时代在变,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应逐步提高。但是,大多数物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观点还未能及时更新,仍将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认识停留在查缺补漏阶段,不能着眼于公司全局,将内部审计用于企业资产价值的提升,致使内部审计的业务咨询和服务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为此,物流企业应将内部审计的业务咨询与服务作为未来企业发展重点,加强企业审计部门建设,不斷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1.2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
物流企业内部审计伴随着物流企业的产生而兴起,由于大多数物流企业创建时间短,导致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要性认识较低,从而将审计部门设置在其他部门之下,部分企业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仅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大多数小型物流企业不专设内部审计部门,而是通过聘请外包的审计机构完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这些违规操作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置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企业的财务部门,受财务主管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属于企业的独立部门,由企业的总会计师管理;内部审计部分由企业经理直接管理,其在公司的位置与权限高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这三种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方式,均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公正的因素。此外,企业内部环境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纵横交错,审计人员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容易受到亲情、友情等各方面影响,在内部规章制度约束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会丧失公平性。
1.3 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来源和处理能力有限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普及,内部审计工作信息来源更加广泛,接受到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大量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考验着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软件也亟需更新换代。然而,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行业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审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也没有大范围普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此外,很多审计工作人员还进行着传统的手动数据录入工作,很多办公自动化所需的硬件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信息的海量收集与快速处理很难实现,严重制约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1.4 专业审计人员缺乏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审计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物流企业亟需一批精通财务、审计、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具备专业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且拥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能灵活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高素质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内部审计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且缺乏相应地培养规范,导致我国培养出来的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不足,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处理能力。甚至一些物流企业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也不能及时更新工作中需要的财务与审计知识,做到及时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2 物流企业内部审计提升策略
2.1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要使企业较好地执行内部审计工作,首先需要物流企业管理者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和知识普及,使员工了解内部审计。同时,企业应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审计培训,使其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内部审计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对审计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员工,给予特殊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制定相关考核制度,提高物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物流企业还应定期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量,帮助他们掌握最前沿审计方法与审计技术。
除了公司领导的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也需要相关制度规范的约束。对于物流企业内部审计而言,当前的相关法律规范仍需完善。需要将审计人员的各项责任明确,争取做到权责到人。对于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也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环节都公开化、透明化。
2.2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部门的位置与结构制约着它在企业中的威信度与执行力。为了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区别于其他机构,单独设立,由董事会或者监理会直接负责,尽量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权利应该有所限制,其不可以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但拥有建议权与审计权,可以通过参加企业召开的重要会议将企业内部近期的审计情况汇报给公司股东。除此之外,企业应该将内部审计部门纳入公司的治理范畴之内,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让其参与到公司的管理过程中,使其真正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
2.3 加快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
当前,“加快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已经被写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这进一步表明了物流企业审计工作向信息化方向转型的紧迫性,对我国审计行业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企业审计工作应该紧密和这些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审计工作由劳动密集型的工作模式向技术密集型工作模式的快速转变。由于物流企业分布呈现分散性的特点,导致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需要审计团队进行跨区域协作,审计效率低,审计成本高。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内部审计服务云平台,将各分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集中在云端,实现远程、跨区域内部审计。此外,伴随着物流企业财务数据的不断增多,企业应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建立内部智能审计平台,在节约审计成本和审计时间的同时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进一步挖掘传统审计方式无法发现的問题。
2.4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当前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打造一支掌握前沿审计知识,并且可以与时俱进,将其他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当中来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内部审计团队显得愈发重要。为此,物流企业应积极地把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技术人才吸纳到企业内部审计队伍中来,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为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以此来激励他们不断学习,永葆活力。此外,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招收新员工时还要积极打破专业壁垒,吸纳一些非审计专业的优秀人才进入内部审计部门中来,如计算机、统计和物流专业等,让这些人才在多学科交流中碰撞出新理念、新方法,进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竞争力。
3 结语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内部审计规范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与完善,需要企业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技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企业审计人员知识储备更新不及时造成的,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改变传统的物流审计思路,多从企业发展与企业参与者的角度进行审计,拓宽传统审计的内容与领域。
面对新的市场和未知挑战,物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内涵,使其成为企业现代科学管理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李卓琳.物流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03).
仇小微,马丙周.新时期上市物流企业内部审计困境与审计体系重构[J].审计与理财,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