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守正与创新的多维探讨

2020-05-08傅义强李杏姣

高教探索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傅义强 李杏姣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科学系统回答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思政课教师和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三可三为、六要、八统一”要求,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贯彻落实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六要、八统一”的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方法坚持守正创新,即整体把握课程、传播思想理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四个自信”;启发逻辑思维,坚定科学真理;运用美学规律、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的创新理论;教师

“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的鲜明态度,他指出思政课就是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创新理论,也必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发展。在教学中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按照“八个统一”要求,遵循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

一、整体把握课程、传播思想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功能旨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既重视理论研究,更重视正确理论、思想的内化与外化,立足于形成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指导行为。”[1]习近平总书记深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要求中,首先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同时提出“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这是站在整体把握思政课的战略高度,明确了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属性,并强调要用学术、理论进行阐释,知识、实践强化认识,思想、价值提升立场。

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兼具“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是其最鲜明的特色。习近平强调:“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寻它的属性,既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要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2]倘若思政课教学,仅强调知识性和科学性,而忽视思政课本身的目的性、实践性和价值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党的创新理论的贯彻。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师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他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思政课教师首要的标准就是“政治要强”即要明道、信道,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认识,并且“纪律要严”,不能只做单纯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者,要自觉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依托自身专业背景,进行专业化教学而非思政课教学。许多思政课教师有歷史、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背景,习惯将自身的专业学科置于思政课教学中,在讲述中虽增强了某一领域的学术性和深刻性,但却走进了“专业误区”,即偏重知识性、学理性而忽视政治性、价值性。例如在讲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问题时,经济学学科背景的教师易将其讲述为发展经济学,以各种西方理论谈论地区发展不平衡,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谈学术观点与研究成果。由此,教学中可能以偏盖全,弱化了从整体上包括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在内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阐述,进而弱化了学生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全面认识,背离了教学目的和要求。

思政课是一门强调整体性的课程,不能分解为每个专业学科。若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详述而淡化甚或忽略其他领域,实则等同于各专业课程,进而消解了思政课程存在的必要与意义。英国哲学家以赛亚·柏林曾将学者分为狐狸型和刺猬型两大类,狐狸型是百科全书式的,而刺猬型则是专业式的。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背景,要求思政课教师兼具狐狸型和刺猬型,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超越学科专业的广博视域,更要具有在专博基础之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成为思想理论的传播者。

党的创新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是超越了某个专业和学科、在实践中形成的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理论。因此,思政课教师不能满足在某专业领域研究问题,应当从思政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出发,从整体上把握思政课,突破专业局限,更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党的创新理论。诚然,当前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能够正确把握,但部分教师的专业局限仍然存在,常与学生的知识背景易产生“错位”,进而使党的创新理论难以入脑入心。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立场有思想有态度有信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高度、教育家的温度,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上升为一种政治关怀,以思想家的深度与教育家的温度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二、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四个自信”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新时代移动互联以及AI智能的发展使得资讯爆炸、虚拟步入现实。青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经验,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复杂多元的社会变化,很容易产生困惑与迷茫。一些错误的思潮就能够轻易进入大学生头脑。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教学中要进行问题导向,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师对“问题导向”还存在一些误解,或是把“问题”等同于知识,在教学中采取类似“知识竞赛”的记忆与背诵方式让学生回答党的创新理论提出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内容,或是在教学中按照教材体系阐述党的创新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历史意义及其地位等,这显然是当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声筒”,党的创新理论仅停留于表层的解读,缺少深层的阐述。在搜索引擎和新媒体的时代,学生对于“宣传话语”并不陌生,因为“熟悉”,对于教师的讲述就不再感到“新鲜”,但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又是模糊的。真正的问题是需要张力、引发思考、触及思维和灵魂的。马克思指出,“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因此,真正的问题应当是时代所提出的迫切问题,问题导向就是要从建设性与批判性正反两方面视角来解决头脑中的困惑和疑虑,让青年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思政课上要始终关注社会现实,追踪热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直面问题不回避问题,在对各种错误思潮与价值观批判的基础上,以党的创新理论“释疑解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建设性,进而“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由于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论与知识水平有限,缺乏问题意识,思政课教师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能回避问题,而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提出自己心中曾经有过的疑虑,与学生共同思考与探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例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且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置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表述会不会造成“以党代政”“外行领导内行”?这些问题是课堂上所需要面对和回答的。因此,必须讲清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干部队伍已经完全具备了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如今他们已然是各行各业的“内行”,遍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不存在“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然而,党员身份对他们而言,可能置于职业、专业、家庭等身份之后,以致淡化了党性原则,不再有过去年代的理想信念、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对党忠诚。因此,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党领导一切”也不是要“以党代政”,而是协调各方、统揽全局,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在具体的教学中,若对此类问题避而不谈,照本宣科教条式灌输,无批判亦无建设,学生难以形成新时代的观念,易受错误思潮蛊惑,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使思政课教师对党的创新理论有足够的理论勇气与自信,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实事求是地直面回答现实敏感问题。在延安中共七大会址的礼堂边上挂着标志胜利的V型木架,上面有8个字:坚持真理、修正谬误。这正是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历史就浓缩在这八个字中,它所传递出来的信号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勇气与自信”。回望马克思主义中國化的进程,没有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一次次批判,就不可能找到正确的独特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可能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理论勇气与自信、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真理的坚持,也根本不可能冲破“两个凡是”,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始终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的发展,这是一种突破的眼光,也是一种建设的眼光。必须承认,在探索人类从未有过的道路伟大进程中,始终交织着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误,这是无可避免的也是无法回避的。坚持问题导向,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明辨是非,从而深化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使其在政治上思想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三、启发逻辑思维、坚定科学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标准中有一条“思维要新”,思政课教师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思维逻辑上要求严密性,方法上要求辩证性,体系上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经验式思维是一种直线式的思维方式,缺少反身性,因而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初期闹过一个笑话,年轻人流行穿喇叭裤,但在当时被当成堕落和颓废的象征。北京一所大学曾张贴一张批判这类现象的标语,题为“喇叭裤能吹响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吗?”这看似十分正确,令人无法否认。但是不过两日,就有聪明的学生在这标题的下面写下这样一句话:请问,穿什么裤子能够吹响向“四化”进军的号角?这种简单、看似真理的错误是一种机械式的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是十分有害的。它达不到启发学生的作用,只是让学生简单的接受,当学生明白后,就会对老师所说的理论产生怀疑甚至排斥。

在思政课教学中也存在此类机械思维分析问题的现象。比如一些思政课教师习惯用时间纵向的单一视角进行新旧对比,以此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在讲述文化建设中,往往用学生是否熟悉西方流行音乐与中国古典音乐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进而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此类简单的思维方式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可以找出同样的比较以反驳。如战后也曾出现过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也同样可以找出学生不熟悉的西方音乐。此类比较即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缺乏反身性。习近平总书记很明确“思维要新”的基础是“视野要广”,要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这样才能“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可见,比较应是全面的,透过同一类别纵向与横向的全面比较可能才有较强的说服力。

张本英在《自由帝国的建立》中写到:“1840年以来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一部中国近代史记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屈辱与不幸,再加上长时期里极左的、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势束缚和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无论在民族情感上,还是从思维习惯上,我们都往往倾向于仅仅采取抨击的、批判的立场与视角,来看待资本主义在19世纪的全球性扩张。这种简单地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押上历史审判台地方式,在政治上很安全,在研究上也很省力,但是却显然缺乏社会科学研究最需要的科学精神。”[4]简单的批判是容易的,但却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因而是一种“泄愤式”的,并不能真正客观理性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在思政课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中西方民主政治的横向比较是显然必要的。以往论述西方民主仅以单向的视角批判美国的民主,用西方政党背后所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揭示其虚伪性。依照此类单向式逻辑简单进行口号式批判,显然不足以取信学生。在具体分析中,倘若用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特朗普当选这两个典型的“逆全球化”案例进行学理分析,就能充分说明英美所代表的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是服从利益需要的。2016年美国大选时,特朗普批评对手希拉里时所说的“所有美国人都对这个被操纵的政治体制,以及腐败的政客心怀厌倦”,当他胜选时对选民所说的“今天我们是将权力从华盛顿交回到了你们的手中,交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从中能很清晰的从对立面验证美国民主的实质,即以“人民的名义”被利益集团所操纵。由此,不仅逻辑完整,还能以被批判者自身的矛盾逻辑揭示美国民主虚伪与虚假的实质。

事实上,任何政治制度的发展都植根于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与文化传统,在进行中西方民主横向比较后,可以再结合中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国情与现实条件,推演出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西方的民主道路以及中国民主的独特优势。诚然,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论断“我们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意味着仍存在经济体制不够成熟、民主法治不够完善等问题,新时代中国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与发展中推进中国民主。简言之,在思政课教学中切忌想当然地以习惯性的经验做出判断,必须以辩证的逻辑思考,具体而深入揭示真理。真理越辩越明,思政课教师要成为科学真理的普及者,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即辩证的思考分析问题,而非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以陈旧的经验式形而上学机械分析问题。

四、运用美学规律、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只有赋予理论感情,真理才能动人,思想才能入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因此就要探寻“美的规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思政课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引入美学观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制度以及党和人民的认同与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解读与贯彻归根结底是为了强化这一主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用“坏的故事”与用“好的故事”进行教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坏的故事”会致灵魂产生疾病,而“好的故事”则净化人的灵魂,使人的灵魂得到健康的锻炼。因此,柏拉图说:“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6]“好的故事”首先要有“美好的表现”,也就说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形成好的叙述方式。思政课教学也应当探索一种好的叙述方式,叙述得当,党的创新理论可以深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的情感。倘若叙述不当,则会弱化主题甚至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叙述方式和表现方式上需要遵从美学规律。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存在着马克思批评德国文学家席勒式的艺术表达方式,即“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既不见教师的主导性也不见学生的主体性,只空洞谈抽象的时代精神,缺乏对现实与历史、人物与事情的生动叙述。例如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解读是统一的三段式,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内涵、历史意义和地位。这种三段式标准已经成为一种陈式,缺乏针对性、多样性、变化性和生动性,最终在学生眼中只剩几个条目。空洞、枯燥、说教导致思政课缺乏吸引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然而,也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常常又走进另一个误区,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吸引力,片面追求形式的极致多样,手段繁多,课堂生动有余,但却弱化了理论色彩。一些教师甚至离开了PPT课件就不会讲课,教师跟着PPT走,违背了PPT为教学服务的初衷。在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成为了“刷屏”“读图”或是“读视频”的一代,如若在教学手段中不断添加这种“碎片式”与“快餐式”链接与拼贴,实质弱化了学生的系统与理性认知。倘若一些学生课程结束只记住教师播放的有趣的视频,实则是教学的失败。学生只是从感性走向了感性,没有理性的提升也没有情感的升华,以至党的创新理论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应当借鉴一些美学方法。一般来说,美学是遵从“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这一逻辑。在思政课教学中一直倡导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因此也必须有从“教材→教学→学生”这一逻辑链,教学这一环是这一逻辑链的关键,要通过教师的创作完成。所以,思政课教学其实是教师根据学生这一受众群体而创作的艺术过程。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常常要通过各种叙述方式烘托与再现主题,比如小说常采用倒叙、插叙等各种方式推进故事,交响乐有引子与多个乐章,通过各种乐器演奏反复表达主旋律。在思政课的教学也可以将党的创新理论做为主题,打亂教材体系,打破传统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三段式叙述,设计具有历史感与时代感相统一的、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变迁相交织的教学叙述风格。不同的讲述者针对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向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主题进行故事化叙述,其所传递的内容、价值与情感却是相同的,由此深深感染学生主体,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情感的升华,实现形式、内容与对象有机完美融合。

思政课教师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家,还需要“德艺双馨”,即提升艺术“技艺”讲好中国故事外,还得“人格要正”,用自身高尚的品行去影响与感染学生,故事才能讲得更有魅力、更有效果,课堂也更具有亲和力。由此,教师、学生、党的创新理论、中国故事完全融为一体,当达到这种境界,艺术的感染力会潜移默化地将理论进入学生头脑带入灵魂深处,那就会是颠之不破的。

五、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高校思政课是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开展了“三巡六创优”工作,其中思路、师资、教法创优是重要的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中应当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准确的角色定位,做到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切实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 、规范与建设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2013(7).

[2]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0.

[3][5]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163..

[4]张本英.自由帝国的建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2.

[6]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07.

(责任编辑赖佳)

收稿日期:2019-10-09

作者简介:傅义强,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李杏姣,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高级讲师,硕士。(广州/510515)

*本文系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教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研究”(2018JG45),2019年度廣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德育专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青年使命”(2019JKDY002)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