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双语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5-07何夏阳钱耀荣宋文娟
何夏阳,钱耀荣,宋文娟,许 莹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界便提倡以护生为主体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这种学习方式的缺点是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一原因,混合式学习(B-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1],它是结合传统教学优势(C-learning)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优势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及知识传递中将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基于以上现状,我校教师初步尝试建设基础护理双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基础护理双语实训教学中,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9年3月—7月在本校2018级高职班中选取4个班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共230人,其中男21人,女209人。
1.2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组建的教师团队包括基础护理双语教师、英语专业教师和信息技术支持人员。抽取2个基础护理实训单元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分别为“穿脱隔离衣”和“生命体征的测量”,每个实训单元安排5个方面的信息化教学内容:电子双语讲义、双语讲义音频、全英讲义音频、双语操作视频、双语微课。
1.3 教学方法
在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下,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教师在正式上课前两周将学习资源和电子任务书上传至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开放实训室,提供练习用物;护生4~6人组成团队,下载学习资源,以团队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上课前2天教师收集护生预练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解答护生问题并积极开展师生双语互动,然后护生分组练习;课后,护生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进行操作复习,在本学期进行定期操作考核。
1.4 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最终操作考核成绩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综合评价,调查问卷共设置了12道单项选择题和1道开放式问题,单项选择题的每个条目从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为5个等级(分值为1~5分)。
2 结果
两次操作考核成绩中,穿脱隔离衣操作最低78分,最高92分;生命体征操作最低76分,最高93分,具体见表1。此外,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29份,有效率为99.6%,见表2。
表1 高职护生操作考核成绩基本情况[n(%)](n=230)
在对基础护理操作实训课采用混合式双语教学的比例调查中,选择0%的9人,占3.9%;10%~40%的63人,占27.5%;50%~60%的101人,占44.1%;70%~80%的34人,占14.8%;90%~100%的22人,占9.6%。
3 讨论
3.1 合适的双语学习资源有利于缓解学习抗拒心理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主要有4种类型:原版外文教材、翻译教材、国内自编教材和学校自编讲义。其中自编讲义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资源[2]。鉴于双语学习对高职护生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过高易使护生产生抗拒心理,故我校护理专业教师在自编讲义时,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高职护生普遍英语水平较差的情况,在建设双语资源时严格控制词句的难度、词汇量和篇幅(如每个单元的双语讲义为A4篇幅2页),能基本满足专业词汇和语句的表达即可,将复杂的长句变为简单的短句,便于护生理解,编排后再请英语专业教师进行审查校对,由此制作成电子双语讲义,包括常用的专业单词和词组、操作流程和操作注意事项三部分双语内容。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89.1%的护生认为双语资源难度适中,易于接受;69.0%的护生很喜欢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还有24.0%的护生持中立态度(不排斥态度);68.6%的护生愿意50%及以上的实训单元采用双语教学,可见合适的双语学习资源是缓解双语学习抗拒心理的重要因素。
表2 高职护生对双语教学资源和混合式学习效果的评价[n(%)](n=229)
3.2 循序渐进的双语学习模块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
为了让高职护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护生精心计划了5个模块的学习,模块一为电子双语讲义,供护生自主学习双语教学内容;模块二为双语讲义音频,即中英文交替慢速解说讲义,供护生跟读,熟悉单词和操作流程的英文表述;模块三为全英讲义音频,即全英语快速的讲义音频,供护生练习听力;模块四为双语操作视频,护生在熟悉讲义流程的基础上,可边看视频边自学操作;模块五为双语微课,以穿脱隔离衣的单元为例,主要围绕易污染的几种情况和预防进行讲解,其题目为“细节处教你穿脱好隔离衣”,而生命体征测量的微课题目为“如何获得准确的血压值”。护生在自学操作视频后再进行微课学习,可进一步了解操作的重点和难点。操作视频和双语微课均采用英文解说与中文字幕的方式进行制作。以上5个学习模块从易到难,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对护生进行双语学习的感官刺激。调查结果显示,84.2%的护生认为双语资源清晰度高、准确度强、知识点全面;虽然仅64.6%的护生认为双语资源很好地满足了自学需求,但还有31.4%的护生是持中立态度(认为基本能满足自学需求);68.6%的护生赞成今后一半及以上的基础护理操作可采用混合式双语教学。由此可见,大多数护生对双语资源的质量和循序渐进的双语学习模式还是比较满意的。
3.3 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激发高职护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双语教学很重要的因素之一[3]。本研究尝试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使用信息化双语学习资源,通过音频、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对感官的刺激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由于资源的容量小,护生可下载至智能手机中随时随地反复学习,使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飞跃,学习时间从课堂拓展到课前和课后,护生有充裕的时间熟悉英语单词和句子,有利于增强护生课堂与教师英语互动的自信心。结果显示,54.1%的护生表示对双语教学有很高的兴趣,38.4%的护生兴趣一般;76.8%的护生能做到课前认真充分自学双语资源。由此可见,对混合式双语教学产生的兴趣使护生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Smyth等[4]的研究也表明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很好地促进主动学习。
3.4 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和护生的满意度
本研究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是线上在线学习和线下面对面教学一体化的学习,Kintu等[5]的研究认为,在混合式教学中,技术和在线工具是护生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线上网络学习强调了护生对知识获取的初步理解,提升了护生的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能力;而线下的面对面教学再次加深护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可促进护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6]。Ilic等[7]的研究认为,相较于传统培训,混合式教学能更好地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研究80%以上的护生认为通过该模式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听力、口语能力及专业词汇量,有较高的满意度。虽然有49.4%的护生担心双语学习会阻碍对技能的掌握,但在实际考核成绩中得出了较理想的结果,两次操作考核中有40%以上的护生为优秀(高于85分),不达标者(低于80分)仅为1%~2%。可见护生经过混合式的双语学习后同样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是因为在学习资源制作时,双语操作视频和双语微课均采用英文解说和中文字幕,大大减轻了高职护生听不懂英文的压力,并不影响他们对护理操作的掌握。此外,在建立网络学习资源时,制作者严格控制双语学习资源的总时长为30分钟,很好地减轻了护生的学习压力,故仅20.6%的护生担心会影响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在本研究的混合式双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总结了适合高职护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自身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还应继续加强自身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素质、适应能力和技术能力[8];另一方面,护生不仅取得了理想的操作考核成绩,还大大提高了对双语学习的兴趣,认为自身的双语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这是开展混合式双语教学的良好开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混合式双语教学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