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应练就的“导”功
2020-04-27刘潇潇
摘要: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是提升科技发展动力和储备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过渡期和衔接点。如何在这个节点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认真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就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应练就的各种“导”攻加以论述,希望对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引导 传导 指导 疏导 开导 督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19-02
辅导员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上的监护人和服务员,也是学生思想成长过程的教导员。当前大学生在精神追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呈多元化,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创新方法,重在“导”字上下工夫,在工作实践中练就六项“导”功。
一、正确引导,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
引导是对思想方向和思维趋向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在高校运营体系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群体,通过生活引导、学习引导、行为引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学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及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步入大学后,学生对人生态度和目标的选择决定其未来走向,而未来的不确定又可能使他们很茫然;因此,必须在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工作的始终,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胸怀强国大志,爱国大情,报国大向,忧国大义,为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完美体现而积极努力。树立学生榜样,传播正能量,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尽自己所能做好当下事,储备知识,积蓄能力,迎接未来。
二、持续传导,坚定学生的思想信念
传导就是把思想和精神通过宣传贯彻的形式传递和渗透给学生,也就是对学生要经常性和常规性地进行思想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渠道广泛,学生的思想又比较活跃和激进,要想他们的思想动向不跑偏,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正向传导。通过传导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通过各种正能量信息的传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悉心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指导是在思想和认识上给予帮助与提高。高校教育中,辅导员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结合日常工作特点,找出教育重点发展方向,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的教育方向,关注学生的精神发展。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2]学生的思想在各种经历中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问题都有可能使他们的思想产生新变化。辅导员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从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分析利害、把握方向,为他们指点迷津。发现有偏离时及时纠正,发现有波动时马上校正,发现有迷惘时迅速指正,发现有消极时立即端正,发现有错误时立刻改正。加德纳曾说:“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成就感,我们应该做的是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并加以培养。”[3]
四、有效疏导,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
疏导就是解决问题和处理矛盾,是调节交流环境,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各个公共空间和管理部门之间,与社会环境之间都会有许多交叉点,有交叉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问题和矛盾。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要认真倾听、积极调查、及时解决;对矛盾认真梳理,不推诿不躲避,即使是解决不了也要想方设法把矛盾缓解,把疑虑疏通,把心结打开,让当事人心里平衡舒服。对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公正公平公开地做好评先推优、扶贫助困、干部选用等工作,避免出现偏私给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环境。
五、及时开导,稳定学生的思想情绪
开导就是解开思想疙瘩,疏通心理障碍。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自信张扬,大都是顺境中成长,因此心理素质不高,综合承压能力不强,离开父母和家人的呵护,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容易形成心理负担。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生活在学生中间的辅导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情绪,敞开心扉与他们做朋友,要知其难、解其忧、明其困、达其意,努力为他(下转第18页)(上接第19页)们排忧解难。对一些心理比较脆弱敏感、偏执孤僻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重点呵护,多沟通多交流,及时发现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怀和温暖,及时消除负能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阳光、乐观豁达的心态,使他们能以强大的内心来迎接和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六、强化督导,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督导是一种促动方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具体督导的方面很多,引导是带,而督导则是推,不能把督导仅仅看作监督,监管是推、批评是推、表扬也是推,都是为了使思想教育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有效果。要把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清、定好位、分出类,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人和具体目标使用不同的方法。哪些不响的鼓需要重锤,哪些慢牛需要快鞭,要掌握好。同时,督导可以应用在学生个人的综合表现上,也可以应用在团队的综合管理上。督导看似依靠外力,而实质是内力在起作用,外力只是一种形式力,目的就是把内力调动起来,激发自觉意识和进取精神。
七、结语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需要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不断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思路,不断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朝红.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
[2]黄蓉.关于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北极光,2019(11):158-159.
[3]霍华德·加德纳.多之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学生教育管理专项)资助项目“医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DQRW201704)。
[作者简介]刘潇潇,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基础医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