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农村乡土优势,突破作文教学瓶颈

2020-04-24韦惠妮

求知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学校作文教学

摘 要: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有着比城市学校较为独特的优势,便是农村的乡土资源,这是城市学生无法感受触摸的资源。因此,农村教师需要对这一优势加以利用,为学生设置一些多姿多彩的乡土题材的作文进行练习,带领学生感受农村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突破农村作文教学的瓶颈,使农村学生在写作学习中迎来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光。

关键词: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乡土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05-0051-02

写作教学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一直属于难以攻克的难点,但是对比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乡村气息等城市学生无法超越的一个优势,因此,教师需要对农村乡土优势进行合理的运用,为学生定制合理的写作教学计划,融入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激发农村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从被迫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水平取得质的提升。

一、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两个。第一,内容缺乏中心。每个阶段的作文学习都与人物和事物这两个中心离不开关系,在写人时需要列出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的特征,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在写作前,并不会去了解自己想写的人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样的特点,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为什么要写他的原因,等等,所以必然会导致作文内容缺乏中心,不能很好地突出作文的主题。第二,“流水账”作文。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只是将整个过程内容写到作文中,并未对作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哪些内容为重点,哪些内容为次要内容,分不清主次,抓不住文章的中心,自然整篇文章写下来就变成了“流水账”。内容看似丰富多彩,但细细品味则如同嚼蜡。

二、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而造成内容缺乏中心,形成“流水账”作文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在农村的生活比较单一,学生除了每天去学校上课,下课则只能选择在教室或者是操场两个地方,最多也只能与同学之间相互玩乐,其他的课余生活基本上也只能乖乖待在家里看电视,复习学习内容,做家庭作业。而且农村未能像城市那样可以去很多的娱乐场所,所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就变得非常的单一。第二,农村学生的父母每天都非常忙,需要忙于农活,或者是选择外出务工,跟孩子的相处时间非常少,很少陪孩子出门玩乐,并且大部分农村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并不重视,觉得孩子只需要将课本内容读熟即可,不需要阅读其他的书籍。学生不能丰富词汇量,作文水平自然无法提高。第三,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误,如今大多数的教师依然采取着传统教学的方式,给出固定的题目,为学生找寻一篇范文,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教师再加以批改。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会被限制。也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适当地设置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但这种情境不是真实的,无法让学生长期保持写作兴趣。此外,课本中的写作要求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有些内容的设定与农村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脑海中无法想象写作的内容,导致无法下笔。也有一部分教师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入自己的词句,但这样便会导致所有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创新,也没有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未能得到正确的写作指导,“流水账”作文自然是越来越多了。

三、合理的利用农村乡土优势,突破作文教学瓶颈

1.结合乡村的自然風光进行写作教学

农村独特的自然景观,绿油油的草地,清澈的小河流,稻田里一声接着一声的哇叫,带着花香的空气,红砖青瓦的房舍,学生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是城市中那些钢筋水泥所无法比拟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农村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例如,在《推荐一个好地方》写作练习时,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到学校外走一走,转一转,看看哪里的风光最好看,让学生呼吸大自然的空气,感受农村生活的美景。让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美景运用文字记录下来,从最简单的观察到深度的思考,记录农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农村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缓解不好的情绪,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写出美妙的作文,把农村的自然风光推荐给其他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农村的真善美。

2.结合农村的乡土人情进行写作教学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觉得非常疲乏、厌倦。而农村生活则是另一种景象,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等,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所向往的。还有一些热闹非凡的节日,如传统的春节、中秋、端午、清明等节日,都能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文化,这些只需要教师能够进行正确的指导,都是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写作的资源。教师根据当地的节日,提出相关风俗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将传统风俗习惯作为写作的素材融入写作中。例如,清明节将至,教师便可安排一次“致敬先烈”的写作主题,学习革命先烈的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组织学生到村里向老一辈的当地人咨询一些英雄人物以及英雄所做出的英雄事迹,教师在旁进行辅助,让学生对革命先烈有一定的了解,让他们能够知道英雄离他们并不遥远,可能就在他们周围。之后便可组织演讲比赛,在演讲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刚刚的演讲写一些关于英雄的作文,学生有自己亲身了解的体验,写出来的文章定能引人注目。

3.农村的广阔天空,更适合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一望无际的天空,金色的稻谷,蓝蓝的天空,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无拘无束的感受,因此,在农村这样广阔的天空下,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将学生带到耕地中。因为,在农村家长们可能需要奔波在农田中,此时,学生便可帮助家长做做饭,喂养家里的小猪、小狗等,近距离地接触小动物,这样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小动物的特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写出符合实际的文章。除此之外,还可以带同学去参观农村的各项产业。在沿海地区,便可去参观海产品和海产品的加工过程;在山区,便可带学生去爬山看水,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及山区独特的农作物;在大草原则可让学生去看看望不到头的天空,感受大草原带来的自由气息。所以,不管是在哪个城市,哪个地区的农村,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喜欢观察,并且还能参与其中,发现身边的真人真事,表达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那么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只需要结合以上所有的活动,正确地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这些事情后,便可提出相对应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写出在这些事情中所得到的收获,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自然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需要将学生放归到大自然,让学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自由自在地成长,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好文章。

结 语

农村的自然风光,乡土人情,农家乐趣,乡村习俗,时尚之美……这些都是农村所具有的优势,也是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遍家乡的自然风景,指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人物、美景,构建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写出一篇篇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

[参考文献]

[1]冷 永.“乡土田园”写作资源开发及运用[J].江苏教育,2017(51):32-33.

[2]张铎祥.让作文回归农村味,乡土情[J].新一代:理论版,2018(17):88.

[3]陈 刚.充分利用农村作文教学优势,努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J].中华少年,2017(35):262-263.

[4]兰小锋.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乡土资源的优势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2):118.

[5]钱 娟.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乡土资源的优势探讨[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5(11):51.

[6]朱 显.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发现(教育版),2017(3):90.

[7]邵 青.小议农村作文教学中乡土资源的挖掘[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5):49-51.

[8]李朝茂.乡土资源视角下农村小学起始作文教学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9]邵 州.打造有地方色彩的初中作文——淺谈潮州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

[10]杨荣芹.让习作诗意地栖居在乡土之上——苏北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乡土化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4(38):57.

[11]郝金红.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Z1):26-27.

[12]王永芹.乡土资源运用于写作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9).

[13]张志斌.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5-56.

[14]何润玲.农村中学体验性作文教学优势管窥[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11):53.

[15]王爱玲.让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绽放异彩[J].作文教学研究,2016(6):13.

[16]葛家梅.巧用乡土文化资源 让语文教学绽放光彩[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7(21):50.

作者简介:韦惠妮(1980—),女,广西罗城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农村学校作文教学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