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莪术高油种质GC-MS分析

2020-04-21靳雅惠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油莪术挥发油

靳雅惠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广西莪术(Curcuma kwuangsiensis S. G.LeeetC.F.Liang)是《中国药典》莪术的来源之一[1]。据文献报道,莪术的化学成分有莪术烯、新莪术二酮等[2],具有行气、抗炎、抗肿瘤等功效[3],在挥发油的提取技术、药理研究、炮制品挥发油成分分析等方面,近年来有较多的报道[4~6],在选育优良品种相关研究上甚少报道。为了了解广西莪术高油种质的挥发油含量与成分之间的联系,本实验在对挥发油含量、颜色等方面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GC-MS法测定其挥发油的成分及各成分含量,为广西莪术优良种质筛选提供参考。

1 材料及仪器

1.1 材料

该研究使用的药材,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王建教授鉴定均为广西莪术(Curcuma kwuangsiensis S. G.Lee et C.F.Liang)。考种分析将挥发油含量大于0.9 ml·100.0g-1的广西莪术定为广西莪术高油类型,本实验选择广西莪术高油种质15份作为实验材料。

1.2 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电热套;Agilent7890N/5975NGC-MS联用仪;超声仪;离心机

2 方法

2.1 挥发油提取

将盛有100 g药材的圆底烧瓶放入电热套,安装挥发油提取器和冷凝管,加热至回流时,调整温度在110℃左右,持续提取6 h,冷却,记录挥发油含量及颜色。于离心管中密封挥发油,放入冰箱防止挥发。15份广西莪术高油种质的挥发油提取及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2.2 供试品制备

用色谱甲醇溶解0.10 mL挥发油,置于1.5 mL离心管中,采用无水硫酸钠除水,超声5 min,离心10 min,即得。

3 GC-MS测定

测定条件: 色谱柱: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GC-MS程序设定如图1所示。

表1 15份广西莪术高油种质挥发油的出油率及颜色

4 结果与分析

4.1 GC-MS检测结果

挥发油中各化合物的百分含量的确定,首先是设定化合物检索参数(匹配度SI>90),再利用NIST08标准质谱图库和人工解析,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按照此方法解析15份种质色谱图,结果如表2所示,共确定化合物31种,以萜类及倍半萜衍生物为主,各种质挥发油所含的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15份广西莪术种质所含化合物种类在10-20种之间,平均为14.4种,其中B2、D8、A28等所含化合物种类较少,C29、C108、C39等所含化合物种类较多。广西莪术高油种质中,共同成分包括α-蒎烯、桉树脑等,在共同成分中,桉树脑的含量较其他均高出了许多;同时广西莪术高油种质也有各自的特有成分,如C-39所含的异松油烯、D-5所含的双戊烯、B-97所含的α-芹子烯和α-葎草烯。部分广西莪术高油种质的挥发油色谱图如图2所示。莪术油具有消肿抗肿瘤[7]、抗炎[8]等药理作用,发挥抗肿瘤的作用的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莪二酮、新莪术二酮等。根据表2可知,15种不同的广西莪术高油类型中均含有β-榄香烯;只有3个种质(D-5、C-29、B-97)检出了莪术二酮;有7个种质的挥发油(C-108、A-28、D-16、B-97、D-8、D-11、D-3)检出了新莪术二酮;有9个种质的挥发油(D-2、D-5、C-108、D-15、C-29、D-16、D-7、D-11、D-3)检出了莪二酮。

表2 不同种质广西莪术高挥发油含量类型的成分比较及其质量分数

续表2 不同种质广西莪术高挥发油含量类型的成分比较及其质量分数

5 讨论

15份广西莪术高油种质挥发油的颜色较接近,从淡紫褐色到紫褐色,区分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选用的种质本身为高油种质,挥发油含量较其他种质相比均高出许多,在高油范围内,颜色几乎不再发生变化,提示我们在进行高油优良种质筛选时,不能以差异较小的挥发油颜色作为依据。

广西莪术挥发油含量及成分由于药材种质不同而区别较大,相同成分与特有成分共存。值得关注的是,材料D7挥发油含量较高,为1.2%,然而其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含量却较低,仅有44.12%,这说明挥发油含量与有效成分含量并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挥发油含量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应药材的优劣,同理,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也不能完全说明药材的优劣,因为挥发油含量的高低影响有效成分总量的多少。因此,为了筛选优良种质,必须结合挥发油含量及有效成分含量两方面考察。综合以上考察指标,以各种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和挥发油含量的乘积排序,最终确定广西莪术高油优良种质有D11、B97、A28。该结果可以在广西莪术育种等方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高油莪术挥发油
莪术醇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安徽产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枫杨叶挥发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提取牡丹根皮挥发油工艺*
高油玉米推广种植前景浅析
论东北地区高油玉米的种植技术
高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探讨莪术的栽培技术
高油玉米的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