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小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2020-04-18丘勤学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家庭教育德育教育

丘勤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国家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要让他们全面发展,因此这也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和家长要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重视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文章从如何培养班级凝聚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在生活中的作用、如何对生活心怀感恩之行和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研究这五个方面来探讨提高当代学生德育能力的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能力,从而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凝聚力;生活;家庭教育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导致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而班主任则是德育教育中的关键人物,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的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目标,成为当代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积极稳定的集体环境是德育教育成功的前提

对于小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他们的另外一个家,如何和其他同学一起成长,如何和教师沟通,则成为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关键。具有班级凝聚力的班级,会具有浓厚的互相帮助、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集体中的每个人渴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同时带领身边的朋友一起前进,在这样的集体里,除了学习到知识外,更能学会做一个素质良好的人。为了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教师多多举行班级活动:讲故事比赛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了解,潜移默化,改正不良习惯;组织春游活动可以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在美丽的环境中做游戏,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分组做菜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锻炼简单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与其他人沟通,如何看待分数。这些活动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班级凝聚力。

二、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第一步

在素质教育还不够普及的当下,很多人盲目追求成功,但在功成名就之时做出了很多道德败坏的事情,不仅使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化为泡影,更是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奉献,拥有乐观向上等积极的品质,在看待事物时更容易看到积极的一方面,也能帮助身边朋友解决棘手的问题,因此他们更容易结交到很多朋友,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向更多人倾诉而得到善意的帮助,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三、在生活中培养德育

德育教育的普及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校中、课堂上,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仅凭借几节素质提升课程并不能改变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家长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念,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习惯,也要将德育教育融入生活,让他们善于发现美德。在公交车上,发现有乘客给老幼病残让座位,在街头发现有人捡到钱包主动联系警察;當有伙伴突然跌倒时,让孩子扶起并加以安慰;在和其他小伙伴游戏时,告诉孩子不要争抢玩具,要学会谦让;当有小伙伴心情不好时,鼓励孩子去说说话,了解其难过的原因,并且帮助小伙伴开心起来;而在需要学生间相互比拼的游戏里,教育他们不要过于看重输赢,最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和教师要不吝言辞地加以表扬,但是也要告诫他们不要骄傲;家长要保障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此来教育孩子维持情绪稳定;教师也要尽力营造班级体内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氛围,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感恩之心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要让学生学会感恩,首先就要让他们明白人人平等,父母、亲人、教师的爱和关心,虽然是自愿的、无偿的,但是也不是他们肆意妄为的资本,更不能一味地索取。表达感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经常说“谢谢”,这并不是直白的一句话,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感动,这样才能让对方明白你已经接收到他的帮助。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到行为上。父母帮助孩子穿衣服,为了表达感恩,下一次孩子就自己穿衣服;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新的知识,学生就努力掌握,考出优异的成绩;过路人帮助我们找到遗落的钱包,说了一声“谢谢”之后,我们都认真收好自己的物品,不给其他人带来麻烦。最后,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受到了别人的恩惠,要心怀感恩之心,在看到和面对同样难题的人,我们主动伸出援手,将爱心传递。

五、针对问题学生的进一步研究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尽相同,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德育素质,就要专门了解每一位学生,解决办法也因人而异。在班集体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家长都在外地务工,将他寄养在亲戚家中,他因此而埋怨自己的家长,对待亲人的态度极其恶劣,曾引起很多冲突。想要彻底改变这类问题学生,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比如缺少家长的关爱,但是也要使他们改变此类错误的想法,同时和家长、亲戚进行沟通。问题学生的出现,绝对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解决过程也会相对复杂棘手,但是一定要用耐心与爱心去看待,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不仅要提高他们对于教学方面的思想认识,更要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关注学生的内在素质,而非在意一时成绩的好坏。教师不能将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真正理解学生,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明白学生的烦恼所在,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力,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海雷.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6).

[2]庞继贤,范捷平.自主性语言学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班级凝聚力家庭教育德育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