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分析及出路探讨

2020-04-15李艳峰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职数学

李艳峰

摘 要:新课改大前提的背景下,受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传统高职数学的教学观念难以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全部以老师为中心,方法无外乎灌输记背,用课时计算效果也不管学生是不是听得懂,反正讲了,责任就在学生是否仔细听课,只要认真听了就想当然的应该懂,课堂上学生抄黑板笔记,课后大量习题作业用来巩固。但是我们发现,真实情况是部分学生根本就听不懂,一堂课听的稀里糊涂,放学后只能机械的抄作业,其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老师则劳累无功,久而久之,养成被动学习的惯性,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学习本该如此,主动性就会渐渐消失。通过这一过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老师不能再以“讲”为中心,这种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本文将深入分析高职数学教学所面对的困境以及成因,探讨高职数学如何找到改革教学的可行手段。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困境解析;教学方法的探讨

伴随我国经济增长的迅猛势头,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也在快马加鞭,高职教育市场同时难免出现竞争激烈良莠不齐的现象。高职院校如果想要既快又好的稳速发展,就一定要加强综合内在建设,从当前来看,其中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首要任务。国内高职学校在不断改革专业课程的情况下,高职数学的课程教学革新正处在探寻和推行中,但受到院校、教师、高职学生等各各层面不同因素的影响,使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教学处于尴尬境地,以至于这门课程教学质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牵连到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制约,极大地阻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怎样才能够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对高职教学科学的进行调整,来符合未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环境呢?那就首先要有一个对高职教学困境的辩证性分析。

一、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如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是否成功的关键,要让新课改顺利的推进,教师必须认识到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高超的业务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外,随时关注教育导向,政策方针及其教育理念,要能站在时代浪潮之上,要将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放在首位,能做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给予学生帮助,因此,要倡导老师终身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二)转变教师传统观念

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特点以教授知识为主,教师每天按照教案在课上讲,学生循规蹈矩的坐着听。一节课上完,老师台上讲得费心费力,学生却听的云里雾里。这种教育方法只看重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对学生是否听懂没有深究。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在社会工作中学以致用,缺乏了自主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本领。现今社会各方面都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数学老师要对教学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提供优良学习环境的服务者,就是说要从老师所言既权威,转化成为共同探讨交流的组织者,知识的领路人,进步的合作者,实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渴望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形成学生动手实践,自发探究数学的学习氛围[1]。

(三)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一直是新课改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近十几年来,诸多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者探索发现了各种不同新型的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也是更新换代,例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兴趣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等,面对如此之多的教学方式,高职数学教育应革新教学方法,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中就以生活教学法为例,将数学知识导入学生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教师用那些接地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来讲述复杂的教材知识,像贷款购物,分期付款买房,保险基金等内容来导入,学生们顿时有了兴致,想要参与其中一探究竟,当学生们发现课堂里的数学知识就藏于现实生活,与自己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时,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的心态更加积极,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教学困境解析

(一)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

高考录取后剩下的生源为求就业才上了五年制的高职学校,这些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基础断层,学习能力一般,理解能力不够,数学逻辑混乱的现象。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一味只按照学校设定的课时走,课程进度太快,讲课内容过深,就会造成本来学习以非常吃力的学生更加无从下手,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如果我们讲课的时候能多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与他们换位思考,照顾到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不足,放慢讲课的速度,多沟通,虽然可能产生教学进度延误,教学目标完不成的状况,但却保证了质量教学。

(二)学生对数学兴趣的缺失

数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不在学习数学中注入兴趣,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对数学学习不太感兴趣,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于高职学生而言,高职数学难度较大,本身又基础不牢,产生畏学情绪,无法打开对数学的兴趣之门,二是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够重视,部分高职在教的数学老师,教学中不能体察到学生本身不足的情况,没有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意识,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消减[2]。

(三)增加师生沟通,消除学生低迷情绪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主体对象是高职学生,对他们要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一部分学生总认为自己是被高考淘汰下来的,觉得自己学习差不如人,且自己也不够聪明,学习又没有技巧,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愿与老师同学多交流,多沟通,害怕被同学老师的提问难住或取笑,他们只想通过自己私下的努力来提高数学成績,以为如此就能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但由于带着这样的心态学习数学,不通过老师的教导,多数效果适得其反。如果老师能够察觉到这点,不被他们看似用功的假象迷惑,主动询问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讲出不愿为外人道的难堪境地,这样就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生出自信心有了帮助。要明确知晓这些学生学习的盲点在哪里,协助他们制定针对自身目标的学习计划,并将这些制定好的学习计划行之有效的具体落实。平时在数学课堂上多为同学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条件,将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与优等生进行组合,形成互助气氛。还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现代科技,一对一或群体讨论来加强学习沟通的时效性,不拘于形式,语言可长可短,比如:“近几个月似乎找到了学习方法,可是考试成绩却没有改变,那些学习看这毫无章法的同学,考试分数到比我还高,是不是我太笨了没找对学习方法”。回复:爱迪生发明灯泡用了900多种方法,只是时间问题,这种寻求的态度是正确的。又如:“老师很多数学原理我无法理解,看来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回复“没有人是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学习不是朝夕可达,理解需要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多思考,多与同学交流,一定会收获真知”。

从这些个性化内容里反馈回的生动信息,不仅能及时掌握学生认识上的信息,还可以对他们的心里、性格、情绪、兴趣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通过这些方式给予学生们实际的动力和真切的信心,对消除学生低迷情绪和自卑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数学拥有盛誉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正是数学给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如果没有数学,他们就不可能获得这种精密的可靠性”。数学是高职各专业必须课之一,加强对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分析及出路探讨,对提升高等教学质量有着现实意义,教师不应只盯着眼前课本,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师一切要以学生为主,抓住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效率这两点不放,倡导学生多交流的自主性学习,培养师生间互动性教学。相信在全体数学教师的努力下,高职数学教学将继往开来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卓春英.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困境及出路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4):47.

[2]薛飞玥.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8(09):143.

[3]徐园.目前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56.

猜你喜欢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高职数学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Matlab应用于高职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
对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设计的探究
浅析如何发挥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服务性
探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高职数学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