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留级生心理韧性的路径探索

2020-04-15董芳

新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韧性探索高校

董芳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教育工作。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个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帮助。尤其是要对留级生进行相应的心理状况分析和引导,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围绕心理韧性的相关概述、目前高校留级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校留级生生心理韧性的有效途径,从而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留级生;心理韧性;探索

一、心理韧性的相关概述

(一)心理韧性的概念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对心理韧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相关理论成果表明,心理韧性是一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心理韧性的理论研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了解学生在面临重大威胁和严重困难时所产生出来的心理状况,要引入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态引导,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韧性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性格缺陷和压力状况,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心理韌性的作用机制

对于高校的留级生来说,由于学业的挫折会打破原本平静的生活状态,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失衡问题。很多学生处在一个性格塑造的阶段,一旦遭受外部的重大打击,会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危险举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危险因素,要避免由于长期危险因素的积累导致负面的连锁反应,要积极保护留级生的自尊,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尤其是要帮助那些性格孤僻、过于内向的学生正确看待留级问题,要提高留级生的心理韧性,即使消除不利因素,更好的完成学业。

二、高校留级生心理特征分析

(一)留级生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提升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的考核制度越来越严格。因此,一些学生由于没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而被迫留级,影响了自身的学习进度。留级生产生的原因除了自身因素之外,家庭、学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家长对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关爱,导致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大学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在游戏中荒废学业。另外,一部分学校盲目扩张,导致师生比例失调,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导致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很容易产生一定数量的留级生。

(二)留级生心理问题分析

很多很多留级生存在自闭心理,尽管学生通过高考来到了大学进行学习,但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挂科、留级等情况,这种强烈的现实反差就会产生自闭心理。一些思想消极的同学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不愿意融入新集体,进而自卑心理加剧。同时,抑郁心理也在留级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很多留级生由于无法更好地适应大学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对学业的信心和兴趣,很容易产生抑郁心理,逐渐丧失了对学业的信心和兴趣,进而产生抑郁情绪,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进一步荒废了学业,形成恶性循环。

三、提升高校留级生心理韧性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调动内在资源

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科学的心理韧性理论,对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能力的提升,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高校辅导员应当给予每一个留级生更多的关注与重视,要帮助学生激发个人潜能,更好地面对眼前的危机。辅导员应当合理运用自身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我,正确看待眼前的不利处境,理性分析留级产生的原因,要促使学生积极面对眼前的困难与挫折,加强于老师沟通和交流,学会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留级世界,掌握应对危机的技巧,提升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走出留级困境。

(二)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

由于留级生的产生与生活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帮助留级生提升心理韧性,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心理韧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要建立起学校、家庭、教师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学习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举办各类励志演讲的形式,帮助留级生树立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督导,完善校园学习环境,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效解决。另外,家庭也应当给予留级生正确的引导,要鼓励留级生走出心理困境,加强自我管理,努力完成自身的学业。

(三)开展专业的心理教育活动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创新心理教育活动形式,要拉近与留级生的距离,根据留级生的心理健康的情况,开展相应的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认知并解决自身存在的消极心理,最大程度化解留级生的思想行为危机。另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开展心理辅导教研工作,要营造更加温暖、真诚的学校氛围,促使学生重视自己的学业,积极适应校园生活,提升自身的心理韧性。

四、结语

在当前时代下,为了提升高校教育工作的先进性与适应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要引导留级生正确看待眼前的学业危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完成学分要求。并且要完善学校管理氛围,给予留级生更多的关怀与辅导,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从而提升留级生的心理韧性,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梁永郭,耿微,吕传旭.打破高校留级生“怪圈”的方法研究——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视角[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05):129-132.

[2]辜垣尧,高志华,黄婷婷.“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留级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1):26-28.

[3]李瑞宁,王亦旻,卢秀萍.“以人为本”加强化工类留级生学业管理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7(04):204-206.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探索高校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