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探讨

2020-04-14

读与写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主课音乐课小学生

尹 娜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第二小学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545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全面。除了要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通过小学音乐教育的学习,让小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艺术之美,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小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审美。

1.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还都没有跟上。在大家的观念里,音乐课不算主课,因为学习任务紧,有时还需要把上课时间让给主课。音乐老师也默认这种思想,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音乐教学上。就算是上音乐课,音乐课的内容也特别单一,或者放放音乐;或者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再或者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没有什么创新,让学生觉得没有新鲜感,更没有体现出音乐的魅力。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比较重,会进行定期的考试,很多小学生因为在思想让认为主课成绩更重要,没有精力去学习音乐,也有学生因为音乐课的考试而产生排斥音乐学习心理[1]。

2.针对以上小学音乐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2.1 从学校方面要做的努力是完善音乐教学设施,为学校引进各种音乐器材,钢琴、架子鼓、吉他、小号、萨克斯等等,增加学生的音乐见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乐器展示自己,以此带动和熏陶其他学生的音乐素养。

2.2 从教师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学校可以组织针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各学校之间也可以组织音乐教师进行交流,把好的音乐教学经验分享出去,提高学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2]。

2.3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上,要营造生动的教学场景,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丰收欢乐而归》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看渔民的生活图片,让音乐中的场景真实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更有助于学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优美的旋律和意境,歌词也更容易记住。让学生知道音乐不仅仅是唱歌,它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而在教学生学习红歌的时候,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保卫黄河》,则可以把关于歌曲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每首红歌都有一个动人心弦的悲壮故事,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创作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既了解了关于音乐的历史还陶冶了情操。有些纯音乐,小学生虽然听不懂,但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伴随着优美的旋率,教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帮学生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副优美的画面,舒缓心神,让思想飞到音乐的画面里。

2.4 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上增加趣味互动,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现在的音乐教学设施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播放带有符合情景画面感的MV;也可以根据教程内容编排舞蹈,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程《赶海的小姑娘》,就可以将歌词分节学习,按节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跟着教程跳舞学习音乐,教学效果更好[3];还可以做些个小游戏,比如击鼓传花之类的游戏,让一个学生蒙着眼睛击鼓,其他学生坐在座位上拿着花往下传,当鼓停了后,花落在谁手里,谁就起来唱新学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还可以组织大合唱,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保卫黄河》。

2.5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歌咏比赛,还有各种节日举行的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准备一个节目,节目的形式可以是独唱、歌伴舞、舞蹈、乐器演奏或者大合唱等,再比如国庆节或者全校的运动会的开幕式,从各班级抽选想要参加乐队演奏的同学,排练开幕式音乐的演奏。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举行一些比较有创意的活动,比如,有的学校把课间操改为了动感的广场舞,小学生的模仿学习能力比较强,在动感的音乐节奏中跳得有模有样,这样灵活的教学,肯定能带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结束语

可以说音乐贯穿了人们的一生,当我们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母亲就给我们听胎教音乐,当我们出生后,母亲哼着小曲哄我们入睡,当我们上学后,我们传唱着朗朗上口的儿歌,当我们听到欢快的节奏会跟着动起来,当我们听到悲伤的节奏会跟着伤心落泪。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作为人生的初级阶段,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有利于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猜你喜欢

主课音乐课小学生
“主课“副课”的说法不科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将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作为团干培训主课的思考——兼议团校的教学改革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是小学生
你说的,他想的,我坚持的……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小海波的故事之老师,请你给我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