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思考

2020-04-12黄滢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法治思维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

黄滢

【摘 要】本文阐述全面依法治国下的法治思维内涵,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平台,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保障法律基础教学的系统性和大学生对法律普适性的认知,关注公民规则意识与法律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关联,注重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社会化。

【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思维 思想政治理论课 培养 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7-0085-0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大学生作为公民主体,注重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可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培养公民良好的规则意识、促使公民合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等方面发挥出基本的思维价值功能。

一、全面依法治国下的法治思维内涵辨析

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这一系列进程对于国家治理法治化和公民行为的规范化提出了更确切、更高的要求,行为源于意识,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凸显,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对于实现公平正义、自由与秩序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全面依法治国内容中,诸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均离不开公民法治思维的培养与树立。

人类思维方式是人们思考事物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维度、方法、偏好的总称。思维方式与国籍、文化、个体认知、情绪、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关。法治思维要求大学生主体要形成基本的法治理念,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中,是遵从法律的基本理性思考方式。在概念辨析中,大学生法治思维必须与法学专业的法律思维相区别。法律思维是法律从业者的特定职业思维模式,是法律人在法律判断过程中按照法律职业的要求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教学中,首先应厘清概念,避免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其次应着重于法治观念的认同,以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作为基础,引导大学生自觉将法律规则的适用摆在首位,遵循法律法规,理性运用法律规则处理各种问题。

中国社会有复杂的人情社会关系,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继承者和建设者,能领会基本法律精神和原则、了解基本法律常识、能运用法律法规处理各种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平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涵括法律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学生基础性、系统性普法教育的主要阵地,亦是将法律基础知识讲全、讲透的基础教学园地。法律基础部分内容涵括有社会主义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知识、法治思维、法律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在培养大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也有丰富的法治教育及关联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法律产生的原因、法律的决定因素、法律基础知识的认知和实践转化、为何要建设法治国家等法律基础知识。“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如2020年的《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章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中就有加强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并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行了阐述,这有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全面深刻的了解,理解法治現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章节中的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亦将营商环境优化重心放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建设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章节中阐述了达成全球共识是通过法律框架构建和完善。这些内容均多角度、全方位充盈了法律基础知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完整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发挥了切实效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思维培养的基础

规则作为社会群体共同遵守的原则和规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涵括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等内容,指引大学生了解规则,培养其规则认同感,形成规则遵循的内思与外化。法治思维是基于法律规则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规则意识。法治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建立在规则认同的基础上。规则体现共同体的意志。共同体的意志高于个体意志,这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必然要求。前期的规则意识教育的铺垫在此发挥出潜移默化的效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摒弃了以往规则意识培养的说教式方法,结合我国国情、社会生活特点,通过优化、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搭建学生规则认知框架,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进行结合,确立学生的内心认同和行为转化。正确的价值引领、遵循规则心理确认的思维模式建设,有助于学生形成规则学习的科学模式。当他们能接触法律基础知识的时候,将形成延续性定向思维的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各项社会规则与法律思维培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牢牢把握住这些关联点,发掘教材资源及教学过程中的互通的理念及方式,将传统教学的忽视关联转化为协同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灵动性和延续性,从理论知识基础、正确价值观平行构建、思维模式内涵转化等各个方面发挥出教师教学的导向性,这是培养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重要的关联点。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路径选择

(一)保障法律基础教学的系统性和大学生对法律普适性的认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六章的《尊法学法用法守法》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法治的价值功能。应将法律的特征和运行、宪法、法治体系、法治道路、法治思维、权利与义务等内容,有序、渐进地介绍给学生,完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彰显出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普适性。

法律基础教学的系统性在教材内容中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六章的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要求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理论而展开,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这种体系的完整,确保大学生法律认知建立在法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将我国的法治体系与世界上其他法治体系进行区别,认识到我国法治体系是建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应引导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正确深刻的认识;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内涵、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深刻内涵,为之后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学习及运用夯实法治理论基础。学生对法治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有了本质的理解,才能形成完整的认知链条。此外,应以法律基础为内容,充分发掘课程思政系列课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分门别类进行归纳填充,搭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框架,实现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有效契合。

法律普适性是指法律比较普遍地适用于同类对象或事物的性质。大学生应在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下一步法治认同和行为转化的问题做准备。法治思维的培养,实质上也是大学生科学运用法律规则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应回到真实的、鲜活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以上主要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六章的第二节、第五节和第六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凸显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宣扬宪法精神,引导学生发现宪法对部门法的指引作用、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母法地位、宪法的权威性等。实体法部分则着重介绍公民日常生活常见的法律关系。2021年民法典即将实施,应提升民事法律制度教学的占比,用漫画、微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向学生宣扬民法典。行政法的基本制度、经济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社会法中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险制度等,均可结合教学进度及学情选择性进行讲授。程序法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法律纠纷解决的正当方式和程序,了解程序公平正义,理性解决社会矛盾。这些都能为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在法律框架下去解决,使他们在出现规则冲突、利益权衡、非理智情绪、环境正负影响的情况下依旧能做出符合法律规则指引的行为。

(二)关注公民规则意识与法律思维培养的内在逻辑关联

广义的公民规则意识是指公民对各种社会规则(规范)如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的认同、自觉服从与遵守,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社会、学校还是家庭中,公民道德规范的教育都是放在首要位置上的,在社会规范适用中,道德规范应用的范围广、关注度强、主流道德观趋同等因素,都对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规则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应当关注这种共性及差异,对人们为何遵守规则进行探索。

首先,重视大学生的公民主体地位,强调其主人公规则意识。主人公规则意识可以督促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重视自身正当权利的行使,促使思想境界从小我升华为大我,不再是被动、消极地接收教育的信息,而能主动追求公平、正当的社会秩序,发掘内在的自我使命感。其次,认同规则公平性的内涵延续,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形成情感和价值观认同。社会规则设置和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解决主体之间利益的不平衡与矛盾,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最大可能给予人们机会均等和顾及绝大多数成员的公平。对于公平内涵的正确认识,能帮助大学生在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时候,形成对法律的崇尚,自觉将法律规定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再次,重視规则对行为的指引作用。人们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害怕不符合规则行为带来惩罚性后果,如社会舆论压力、道德批判、自我负面认定、法律惩罚性后果承担等,这种顾虑对于大学生行为选择将会产生逆向思维助推。法律责任是具备强制性、惩罚性特点的,这与其他规则的软约束不同,进而可形成更高的约束力,有利于形成法治思维。最后,明确法律为公民规则遵守的底线。大学生在适用规则上将会面临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如规则的选择,在面对诸多规则时,理性与情感、利益与平衡、偏好与判断等复杂的因素都在交互作用。规则冲突将使人产生困惑。应明确将法律作为底线规则优先适用。整个法律体系表现为一套规则的复杂组合,旨在将人们从盲目的随机行为中拯救出来,使他们安全地踏上从事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其他规则,后者可以解决大学生面对规则选择时的困惑。规则之间的相关性解释也尤为必要,要让学生明白道德、法律、地方习俗等都在互动合力,和谐共生地对社会关系进行硬性或者软性的调整,以解决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

(三)注重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社会化

人类社会化体系中包含有规则的社会化,而法律又是社会规则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大学生个体在学校学习到的法律知识,终将回归社会,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进一步去消化、理解、运用并结合社会反馈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内心的确信。法治思维的形成与调整,历经了“法律知识接收—价值判断—个人情感—法治思维固定—法律行为转化”的演变过程,社会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法治实践,从切身感受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解和认同。将法治思维的培养回归生活实质,是符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属性和人的社会化理论描述的。

在构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社会化内容时,可考虑结合教学内容的辅助性、实施的现实性与可持续性、目标对象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四个因素逐一开展。第一,教学内容的辅助性是社会化内容应当服务于教材体系性、知识点的基础性和完整性,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但又不能过度发散和跨越,否则极易造成教学目标混乱,造成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大和思维的紊乱。此时,教师的把控和引导就尤为关键。例如,讲解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事件或者案例时,应注重司法个案的辐射,注重法律与其他规则的冲突释明,指引学生理解舆论与司法叠合与差异等。第二,实施的现实性、可持续性要求社会化内容的设计注重个体自觉与社会互动之间实现的概率,选择高概率、难度低的社会化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并将法治思维的社会化从短期的“交作业”转化为贯穿人的一生、持续不断的社会实践。同时,法治思维培养社会化的持续化发展也应因时而异,指引符合目前阶段的社会生活是其应有之义。每一阶段都应当审时度势,并通过社会化内容使得大学生践行并感知,不断调整并最终稳固自身的法律规则意识。可结合目前大学生高频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指引订阅网站及公众号等,持续不间断获取最新的法治教育信息。也可结合疫情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防疫法律知识。关注新热点“民法典”中民众权益保护的基础知识等,为法治思维培养社会化的生机活力迸发及内容的丰富做好充分准备。第三,对象的针对性则紧扣学生主体特点,关注其专业设置、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要素因材施教。如会计类专业学生可结合经济法等专业考核内容做社会化设计,也可结合会计职业操守的法律规定而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则结合法学概论课进行混同,找寻契合点,跨越单一课程去共同发力,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助力知识体系向思维体系的转化,形成价值认同。第四,形式的多样性则围绕服务教学目的而展开,多渠道、多维度、多方式地拓展法治思维培养的社会化内容,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分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及两者的结合,形式上不应拘泥,大学生可通过生活化的实践不断确立自身的法治思维。课内实践中可采取如大学生课堂说法(涵括微视频制作说法)、宪法日诵读、观看法治教育视频、法律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以案释法、法治文化进校园等形式。课外实践则可采取“三下乡”普法、法治案例调研、法治书籍阅读、普法宣传、观摩法治基地、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律所等司法场所、普法视频看评等形式。总而言之,即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夯实法律基础知识,思辨再认知,不断巩固法治思维,能遇事想法、处事用法、行权遵法、承责依法,将法治思维作为理性公民基本的思维方式,形成对法治科学、稳固的内心认同。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是高校承担的育人重任,如何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构建法治认同并能最终形成法治思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应结合教学目标深挖各课程中的教学资源,注重规则意识培养的互联互通,充盈完善教学体系,注重法治思维形成的社会化进阶,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创设出符合新时代法治需求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黑静洁.公民法治思维的现状考察及反思[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2]吴传毅.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法治思维[J].中国领导科学,2019(6).

[3]蒋传光.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4]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

[5]隋璐璐.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在思政课中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路径与方法研究”(2019SZ016)

【作者简介】黄 滢(1981—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法治思维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用法治思维推动创新社会管理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