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2016-12-01王敏
王敏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课堂则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实现教育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达到主体化教学的目的;立足于实际生活,使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以人文关怀为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品质等,旨在为基础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创新教学;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中学德育奉行理论式的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忽视了德育与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中学政治课教学缺乏实效性。对此,教师在教课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钻研课堂内容,从而提高中学政治课堂实效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注重双向互动,实行主体化教学
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动为主的,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实现教师与学生达成心灵沟通的地方。不管是偏向于哪一方,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中学政治课都是以单向讲解为主,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失去了主动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减弱。政治课是培育学生思想品德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使身心向积极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单向的讲解式教学很难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自主精神和自律意识慢慢减弱。
主体化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尊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并且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并且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要实现主体化教学,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一个已经发展成熟的个体,有权对任何事情提出质疑与拷问,并且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创造,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教师的安排,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惑,摆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立足于实际生活,使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
教育是生活升华的一种美好体现,能够为人们带来具有品质的生活。理论式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抽象生硬,都是以严格的教条形式展现给学生,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与实际生活脱节,与时代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没有相关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疑惑重重,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政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联系学生的实际成长,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政治教学。同时,围绕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在人际关系、道德困惑等问题的处理上作出分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知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政治教学还需要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制订自身的道德标准,从而使政治教学实现生活化和现实化。
三、以人文关怀为主,实现生命化教学
中学政治课中富含有深刻的道德知识,传统的政治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关怀。中学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公民,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并不断变化的生活时,能够以开放性的眼光、广阔的胸怀去接纳这种改变,当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地融入这种生活,不断地以适应当时社会状态的心理教导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实现生命化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尊重生命个体之间的独特性。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生命体,而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生命,教师应当尊重生命个体的多样性、独特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把具有生命力的思想内容传达给学生,实现生命教育的理念。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积极向上地成长。
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提升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教育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达到主体化教学的目的;立足于实际生活,使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以人文关怀为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品质等。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判断与理解,将课堂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81-282.
[2]辛和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蒲晖明.浅谈政治课教学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4]邵晓霞.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生长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9).
[5]邵玉梅.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