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探讨

2020-04-10梁玉柱张玮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定向力气腹丙泊酚

梁玉柱,张玮

(南阳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一部,河南 南阳473000)

胆囊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胆囊结石发生率有所上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结石的常用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低、创伤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中。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技术也更为成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手术进行中麻醉控制情况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由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需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这对麻醉的要求较高[1]。进行麻醉过程中必须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安全性强及起效迅速。瑞芬太尼为一类新式μ受体激动制剂,具有苏醒时间短、见效快的特征,且药物不存在蓄积,安全性良好。丙泊酚为一类短效麻醉制剂,半衰期较短,可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本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16例患者,按照就诊秩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患者通过临床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标准。纳入标准:具有正常化认知功能;年龄18~80岁;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全身性疾病;晚期癌症;入院前3个月接受过有关治疗;患精神疾病、传染病、血液病或自身免疫系统缺陷。观察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54.18~81.36岁,平均年龄 (62.35±3.59)岁。对照组男39例,女19例;年龄55.72~82.36岁,平均年龄 (63.78±3.7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113508,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丙泊酚 (国药准字H20123137,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H20060868,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等药物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使用剂量为2 mg/kg。待患者相关反应完全消除后,用阿曲库铵进行注射操作,剂量为0.5 mg/kg。注射完毕5 min后使用芬太尼,剂量为 3 ~ 5 μg/kg。 在手术过程中, 使用 50 μg·kg-1·min-1丙泊酚、 5 μg·kg-1·min-1阿曲库铵、 0.4 μg·kg-1·min-1芬太尼维持麻醉,并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使用阿曲库铵。完成手术后,立即停止芬太尼及丙泊酚供应。观察组麻醉诱导、维持步骤与对照组相同,所使用的芬太尼改为瑞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030200,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静脉给药,麻醉诱导过程中使用剂量为4 μg/kg, 手术过程中使用剂量为 0.5 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对患者使用相关药物。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气腹后、术后的相关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气腹后、术后的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n CRP (mg/L) DBP (mmHg) SBP (mmHg) 心率 (次/min)术前 术后 术前 气腹后 术后 术前 气腹后 术后 术前 气腹后 术后观察组 58 10.55±3.46 16.43±5.15 77.2±6.3 85.5±6.2 82.2±4.6 125.6±11.5 129.6±12.6 126.3±2.8 81.4±10.1 95.2±7.6 85.2±6.2对照组 58 10.44±3.44 19.53±6.14 77.8±5.4 80.7±6.4 78.4±4.0 124.6±5.1 122.8±1.9 122.9±1.7 81.6±11.2 78.2±4.3 78.2±3.1 t 0.172 2.946 0.551 4.103 4.747 0.605 4.064 7.905 0.101 14.827 7.69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气腹后、术后相关指标,包括血压 (DBP、SBP)、心率及CRP;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③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瘙痒、躁动、尿潴留、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气腹后、术后的相关指标比较术后,观察组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及气腹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s, min)

表2 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s, min)

组别 n 意识恢复时间 拔管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 58 16.78±1.31 11.21±2.02 16.78±1.22对照组 58 24.51±1.49 19.71±2.52 24.51±1.52 t 29.673 20.044 30.204 P<0.05 <0.05 <0.05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25.86% (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现今,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患者可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但对于需要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时需使用CO2气腹。在该情况下,患者腹内压势必上升,对其腹腔内脏器及下腔静脉造成压迫,降低回心血量[2]。若在手术过程中未能实施有效的麻醉操作,极有可能引起患者血管功能异常,其血流动力学也会发生障碍,导致患者血压及心率异常改变,进而发生不良反应,对手术造成影响。因此,需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静脉方案,确保手术治疗效果。静脉麻醉主要是指实施常规化麻醉诱导后,采用短效麻醉制剂复合方法持续或间断地对患者进行麻醉静脉维持,有效保证麻醉效果[3]。与吸入性麻醉相比,静脉麻醉的可控性并不佳。因此,临床在选择药品种类及麻醉剂量时,必须结合患者情况予以调整。

瑞芬太尼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类新型麻醉镇痛制剂,其为新式阿片受体激动药物。瑞芬太尼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患者自身体质、年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故广泛应用于临床中[4]。给药后,瑞芬太尼可在短时间内起效,半衰期约为3~9 min,进入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不存在蓄积现象。患者使用瑞芬太尼时有可能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但很多患者的自主呼吸在停药3 min后即可恢复。瑞芬太尼的药物可控性极佳,安全性高。以瑞芬太尼为基础联合应用丙泊酚,起效速度较快,对于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耐受性与安全性较高[5]。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均为短效快速新型麻醉制剂,连续注射并不会在机体内发生蓄积,体现出协同效用,并能稳定麻醉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及气腹后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均<0.05)。

综上所述,对于需要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有助于稳定其血压及心率,促进麻醉复苏,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定向力气腹丙泊酚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与洛文斯顿认知评定量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定向力评估解除脑出血术后患者身体约束的应用研究
基于系统价值论的智慧城市建设系统分析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动物定向力知多少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