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4-07王国凤

关键词: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王国凤

摘 要: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或经验的方法和技巧,是观察力、思考力、综合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应用。初中数学在整个义务教务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各个环节的改变和完善,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勤学、会学、爱学。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四点策略。

关键词:学习能力;初中数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103-1

初中数学介于小学和高中数学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相比小学阶段有很大的提升,但在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方法上仍然表现为不成熟的状态,教师要抓住关键时期,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1.学习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未来社会在不断进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中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做到会学,才能更轻松的学好各科知识,今后踏入社会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竞争力。

2.中学阶段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些经验,但这些方法和技巧往往是不成熟的,有些甚至是投机取巧,没有形成健全的学习能力体系,加之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这让学生的前进举步维艰,此时正是老师加以引导和培养学习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就目前中学生的学习现状而言,基础不牢固、学习方法不佳、学习习惯差等情况普遍存在,中学生亟待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首先,老师要具体分析每个学生对该学科没有学习兴趣的成因,比如学习内容太枯燥;知识太难,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的授课风格没有趣味,太死板;经常受到批评,没有自信等等。其次,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教学法、案例讨论法、角色转换法等,拉近新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可转变自己的语言风格,多用幽默风趣和鼓励赞扬的语言,让课堂氛围张弛有度。最后,通过情商培养,转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自己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教会学生把没有兴趣的东西变成有趣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转化。比如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中,可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你觉得数学是有趣的,你觉得自己怎么做可以爱上数学等,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2.夯实数学基础

有很多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原因是学习基础比较差,但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又会形成因果循环,学习力与学习基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以前的知识没有学好,造成后面的学习比较困难,此时,老师要通过分层测验等方式,搞清楚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针对之前没有掌握的知识,提供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再次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测验,进行自我总结、归纳、提升。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有的学生对图形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不同的图形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概念掌握不到位,就会在三边关系的应用中出现很多问题。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补习以前的知识,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不同的图形,总结出不同图形的特点,在夯实基础后,老师再叠加新知识,用同樣的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开发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习方法,有很多学生有勤奋的学习态度,但学习能力一直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对学习方法。教师要多引入、开发、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实践,不断迭代。下面列举一些学习方法,老师可以借鉴,也可进行创新,最终靠学生的实践来不断完善。

课前预习法。此种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很早就会接触到,可是怎样进行有效的预习,老师没有给到学生正确的引导。有些学生预习就只是把书本上的文字内容看完,这不仅没有起到预习的效果,反而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应该深入分析,针对数学课程的特点设计预习的时间、步骤、目标、反馈,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有效预习。

思维导图法。老师可教会学生画简单的思维导图,把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画思维导图,学生可进行知识的总结,同时找出遗漏和薄弱环节,以便加以强化,此方法特别适用于总结性复习。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聪明,接收新知识的速度快,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持续性学习能力,喜欢学习一会儿,玩一会儿,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持续性学习能力。一是要培养学习的恒心和毅力,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喜欢拖延甚至回避,老师要为学生树立目标,并监督目标的达成;二是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应做的事,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加强引导,创新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观察、思考、质疑、总结中构建起学习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加强应用,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中学生学会学、有效学、自主学。

[参考文献]

[1]罗慧燕.谈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

[2]宋文爱.激发学习动力,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6(14).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山东 淄博255000)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