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通感”优化历史教学
2020-04-07屈利
【关键词】历史通感;史实;家国情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1-0071-02
【作者简介】屈利,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江苏盐城,224100)历史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师,盐城市教学能手。
历史课程是一个体系化的大综合,涵盖了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价值体系、伦理体系等,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常态表现是碎片状的记忆、机械式的理解、单调性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也就弱化了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以及统一性,严重制约学生史学素养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发现在教学中以历史通感贯通和整合历史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尝试。
何谓“历史通感”,目前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界定仍然难以统一。我国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史以考据为基础,以通贯研究为特色,他强调“合同而化”的史学方法和史观,主张从现实出发理解历史,通过古今的融通增进对于今天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将书本知识和眼前事实“合同而化”的教学方法,这也是对“历史通感”的一种较为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历史通感”可以认为是历史知识的贯通、历史素养的通达、历史与现实的融通等,它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实践中去积极“打通”历史,将知识体系、能力方法以及价值观全面贯通并进一步整合优化。
1.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感”史实。
历史学科知识量极其丰富,同时历史知识又具有其特有的时序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找到链接知识点的“纽扣”并扣好“纽扣”,进一步由“点”(具体史实)连“线”(历史发展线索)组“面”(过往社会的全景),贯通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要达成历史知识的贯通。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秦汉至明清政治制度”,内容比较庞杂,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既具有传承性又不乏创新,学生在认识和理解相关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朝代为节点,以君权的强化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两条“线”来构建知识体系,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重大史实和规律(见下页图1)。
上述知识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的过程,运用这个知识结构体系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实现历史知识的贯通和整合。
2.拓展思维向度,引导学生“通感”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历史通感”的运用既可以是知识层面的,也可以是方法操作层面上的。历史学习方法的灵活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都可以通过尝试“历史通感”教学来达成。
比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明清之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让学生理解“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必要性。在列举时,教师可以以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其主动结合书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见表1)
教师引领学生全面梳理和整合书本知识后,学生就会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掌握这一类问题的学习能力,然后再去解决新的问题。诸如“魏晋时期的那些事”“宋朝的那些事”“古希腊的那些事”等等。这种指导学生“剖面”式地整合知识的方法变纵向建构为横向建构,打破了专题史格局,给学生生成“活色生香”的历史“剖面”情景。
3.強化情境体验,引导学生“通感”家国情怀。
历史情境体验作为一种基于历史学习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历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体现了历史课程独特的人文性和鉴今性特质。历史情境可以让学生理解“历史的现实感”和体会“现实的历史感”,使历史与现实相互勾连、彼此碰撞。情境的创设可以以历史人物为基点,因为历史的发展都是由特定时空的历史人物演绎而来,历史人物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中国近代人物插图解读为例。(见表2)
教师利用书本中这些重要插图人物及对应历史事件,可以“通感”出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主线:军民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探索;可以“通感”出这些重要人物身上所承载的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民族精神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爱国情怀。所以基于历史情境的情感体验可以起到“感情共鸣”和“情绪传染”的作用,而对学生进行情感励志和精神塑造更有利于课程自身由“知识形态”向“生命形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永圻,张耕华.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