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槐耳颗粒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2020-04-07吴雨琼乔轶才孙一航吴志浩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孔板腺癌乳酸

吴 迪,吴雨琼,乔轶才,孙一航,王 潞,吴志浩

(1.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肿瘤内科,安徽 芜湖 241001;2.皖南医学院 a.临床医学院;b.影像学院;c.医学生物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诊断的癌症(占总病例数11.6%)且居癌症死亡首位(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8.4%)[1]。肺癌的常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大多数患者对化疗毒性和高昂的价格难以承受,需寻找成本相对低廉或无毒的药物[2]。槐耳(Huaier,HE)作为传统中药,其抗癌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3]。临床应用已证实其抗癌效果,对肝癌、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癌症转移的关键步骤,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降低组织的黏附能力,驱使细胞运动的发生[4]。E-cadherin表达降低是EMT的发生标志,Snail是第一个被发现和最重要的E-cadherin转录抑制因子[5]。本研究对槐耳颗粒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作用进行了探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细胞系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H1299,受赠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金克槐耳颗粒(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20000109,规格:20 g×6袋/盒),DMEM培养基(Hyclone),小牛血清(GIBCO),1.5 mol/L Tris-HCl(pH=8.8)、1 mol/L Tris-HCl(pH=6.8)、APS、TEMED(Beyotine),NC膜(PALL),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DMSO、丽春红(Sigma),细胞培养箱(Eppendorf),低温水平摇床(New Brunswick),电泳仪、小型垂直电泳槽(Bio Rad),金属浴D1100-230V(Labnet AccuBlock),化学发光显影成像系统(GE),BioTek酶标仪(伯腾公司),流式细胞术试剂盒、流式细胞仪(BD),抗体β-actin(Sigma),抗体Snail、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兔抗、鼠抗(CST)。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 细胞H1299和A549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用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每1~2 d换液。在细胞对数生长期时用0.25%的胰酶消化,用于目的实验。细胞经槐耳处理前,行过夜饥饿。

1.2.2 槐耳溶液配制 电子天平称槐耳颗粒1g,溶于50 mL DMEM培养基中,配成20 mg/mL浓度药液。37℃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3 h,充分溶解后,用0.22 μm滤过器过滤,4℃备用,使用时用培养基稀释。

1.2.3 MTT实验 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长至80%~90%密度,加入0、2、4、6、8、10 mg/mL的槐耳处理24或48 h,各样本设4组复孔,另设空白对照和细胞对照。加入新配制的0.5 mg/mL MTT溶液200 μL/孔,处理3~4 d后吸去上清,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150 μL/孔,摇床避光震荡10 min。酶标仪测定490 nm处吸光度。根据公式:细胞抑制率(inhibitor rate,IR)(%)=(对照组吸光度值-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100%计算每组抑制率。

1.2.4 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流式术 细胞均匀铺在6孔板中,长至80%~90%,饥饿过夜,给予槐耳(0、10 mg/mL)孵育24 h。收集旧的培养液,PBS洗3次,0.25%胰酶(不含EDTA)消化3 min,加培养基,吹打成悬液,2000 r/min×5 min离心,弃上清,预冷的PBS洗2次,离心后弃上清,调整每管细胞密度为(1~5)×105个。加入100 μL Binding Buffer/管后,加5μL FITC/管,混匀,再加入5 μL PI/管,混匀,最后再加400 μL Binding Buffer/管。室温下避光反应5~15 min。1 h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用Flowjo7.6软件分析。

1.2.5 细胞划痕实验 6孔板中细胞密度达80%~90%时,用灭菌的200 μL无核酸酶枪头划一条均匀的直线,PBS洗去漂浮细胞。分别加入0、5、10 mg/mL的槐耳,倒置显微镜100倍放大率下观察细胞的迁移情况并拍照(时间0 h)。将细胞进一步与DMEM一起孵育24或48 h并再次拍照。计数迁移至0 h伤口区域的细胞数。划痕伤口宽度=各时间段伤口面积/0 h伤口面积×100%。

1.2.6 Western blot实验 六孔板中细胞密度达80%~90%时,饥饿过夜。加入0、2、4、6、8、10 mg/mL的槐耳处理24 h后,蛋白收样。取1×Laemmli sample buffer,放入100℃金属浴中,煮2~5 min。取6孔板,1×PBS洗细胞,每孔加80 μL 1×Laemmli sample buffer,将收集的蛋白产物于100℃金属浴中加热8 min后,80V电泳分离蛋白,转膜。丽春红染色后,封闭1 h,4℃孵一抗过夜。次日,洗一抗3次,5 min/次,室温孵二抗2 h,洗二抗3次,5 min/次,曝光,Image J分析灰度值。按上述方法提取蛋白样品进行三次独立实验。

1.2.7 乳酸实验 六孔板中细胞长至80%~90%时,饥饿过夜。用0、2、4、6、8、10 mg/mL的槐耳处理24 h,加入终浓度为0、10、20 mmol/L的乳酸,处理3 h后收样。

2 结果

2.1 槐耳颗粒能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 MTT结果显示A549中,24 h IC50=7.6 mg/mL,48 h IC50=6.41 mg/mL;H1299中,24 h IC50=7.54mg/mL,48 h IC50=7.01mg/mL。A549的增s高,除2 mg/mL组外,48 h的抑制率均高于24 h。H1299中,24 h时除浓度8 mg/mL与6 mg/mL组比无意义外,其余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为6 mg/mL至更高时,48 h抑制率均高于24 h(见表1)。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A549和H1299中槐耳处理24 h和48 h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n=3)

HE/(mg/mL)A54924 h48 htPH129924 h48 ht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25.86±2.07a27.30±1.07a1.0690.34520.37±1.54a15.97±1.92a3.0960.036434.31±1.16b41.81±2.15b5.3710.00628.50±0.81b25.15±2.69b2.0650.108638.67±1.25c48.61±0.29c13.4200.00038.33±0.62c46.82±1.28c10.3400.001848.24±1.16d58.00±1.58d8.6240.00141.30±1.7154.28±1.83d8.9760.0011062.84±2.79e73.40±1.45e5.8170.00454.33±1.91e66.09±1.56e8.2600.001F500.8001125.000642.800620.500P0.0000.0000.0000.000

注:2与0比较,aP<0.05;4与2比较,bP<0.05;6与4比较,cP<0.05;8与6比较,dP<0.05;10与8比较,eP<0.05。

2.2 槐耳可促进肺腺癌细胞凋亡 与对照组相比,槐耳组早调、晚调及总凋亡细胞数增加(见图1和表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槐耳对肿瘤细胞的迁移有抑制作用 划痕结果显示,迁移细胞数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同时间段槐耳组的细胞迁移被显著抑制,且10 mg/mL组比5 mg/mL组效果更明显(见图2、表3),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槐耳能抑制肿瘤细胞EMT蛋白的表达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槐耳组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增高,间充质标记蛋白N-cadherin、Vimentin及EMT核心蛋白Snail表达量均降低(见图3和表4、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A549和H1299细胞中槐耳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数变化(n=3)

A549对照HE/(10 mg/mL)tPH1299对照HE/(10 mg/mL)tP早凋4.38±0.246.75±0.507.4010.0027.70±0.9516.70±0.6113.8100.000晚凋5.26±0.7933.00±1.2831.9400.0006.64±0.8341.80±1.6532.9700.000凋亡总数9.64±1.0339.75±1.7725.4700.00014.34±1.7758.50±2.2626.6400.000

表3 A549和H1299细胞中槐耳对迁移的影响(n=3) mg/mL

注:24 h与0 h比,aP<0.05,48 h与24 h比,bP<0.05;浓度(mg/mL)5与0组比,cP<0.05,10与5组比,dP<0.05。

图1 流式细胞术检测槐耳处理后对肺癌细胞A549和H1299凋亡的影响

图2 在10×10倍倒置显微镜下划痕结果

图3 不同浓度槐耳处理细胞24 h的Western blot结果

表4 A549细胞中不同浓度槐耳处理后各蛋白表达量变化(n=3) mg/mL

表5 H1299细胞中不同浓度槐耳处理后各蛋白表达量变化(n=3) mg/mL

2.5 槐耳能抑制乳酸诱导的细胞内源性Snail表达增多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无槐耳作用时,除H1299中乳酸20 mmoL/L与10 mmoL/L比较无意义外,内源性Snail表达均随乳酸浓度升高而增加。而槐耳能有效抑制这种升高的内源性Snail表达(见图4和表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4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槐耳颗粒能够抑制乳酸诱导的内源性Snail蛋白表达

表6 H1299和A549细胞中乳酸条件下槐耳对Snail蛋白的影响(n=3)

乳酸/(mmol/L)H1299HE(0 mg/mL)HE(10 mg/mL)tPA549HE(0 mg/mL)HE(10 mg/mL)tP00.71±0.040.59±0.024.6480.0100.58±0.040.45±0.025.1060.007101.62±0.03a0.76±0.04a29.7900.0000.85±0.02a0.63±0.01a19.0700.000201.69±0.031.12±0.08b11.5600.0031.10±0.02b0.68±0.02b30.1900.000F791.20078.460320.000133.200P0.0000.0000.0000.000

注:10与0组比较,aP<0.05;20与10组比较,bP<0.05。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且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6]。它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的15%)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NSCLC可进一步分为鳞状细胞癌(SCC),大细胞癌(LCC)和腺癌(AC)[7-8]。由于其具有侵袭性生物学特性且缺乏有效筛查方案,NSCLC患者在诊断时基本已达晚期。肿瘤的治疗方法诸多,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且副作用较大。因此,生物医学科学迫切需要开发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的新型抗癌剂以满足癌症患者的治疗需求[9]。槐耳是一种药用真菌,作为中药已应用了约1600年。大量临床应用表明,槐耳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多糖蛋白(PS-T)[10],然而其抗肿瘤的机制尚不明确。EMT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超过90%的癌症死亡与肿瘤转移的发生有密切联系[11]。转录因子Snail作为C2H2型的一类锌指蛋白,主要通过SNAG结构域和共抑制子C端结合蛋白组成转录抑制区域,实现对基因表达的抑制,在EMT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Snail蛋白水平与病理性肿瘤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在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沉默该基因可能是肿瘤中潜在的治疗靶点[12]。我们知道细胞增殖是癌症发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过程,本研究中,我们通过MTT实验证实了槐耳能有效抑制A549及H1299细胞的增殖,与之前研究相符。流式细胞术结果也揭示槐耳能明显诱导肺腺癌细胞凋亡,我们可对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其凋亡通路。同时,我们所进行的体外划痕测定实验,表明槐耳可能作为肺癌治疗的有效抗转移剂。接着,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运用Western blot证明了槐耳可通过Snail抑制EMT发生过程进而影响肺癌细胞的迁移,同时乳酸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虽然本实验证明了槐耳具有抗癌潜力,为槐耳颗粒在肺部肿瘤治疗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开辟了更有效的抗癌治疗选择,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我们目前无法得到关于槐耳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信息,后期应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使得其作为一种前瞻性抗癌候选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发挥益处。

猜你喜欢

孔板腺癌乳酸
某核电厂主给水泵暖泵系统缺陷分析与改进
核电厂高压安注系统再循环管线节流孔板的分析与改进
多孔孔板流场特性及消能率数值模拟研究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孔板流量计误差分析*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