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高血压患者胆红素水平与血压变化的相关研究

2020-04-07朱丽君张晓宇方正美金岳龙姚应水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胆红素服药人群

朱丽君,张晓宇,方正美,陈 燕,金岳龙,姚应水

(1.皖南医学院 a.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b.慢性病防制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2;2.合肥京东方医院 临床营养科,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研究[1]显示,1990~2016年,心脑血管疾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长14.7%,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从251万增至397万。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高达2.45亿,因其高患病率及多种心血管并发症,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胆红素水平与血压变化有密切联系[3〗,胆红素作为内源性生理抗氧化剂,通过其抗氧化和抗炎等功能,减缓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起到重要保护作用[4]。本研究通过皖北地区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旨在分析胆红素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的关系,为探索高血压发病机制和特异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皖北某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7年3~9月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招募1191例年龄35~75岁人群,缺失胆红素数据53例,最终纳入有效样本1138例。其中高血压599例(服药人群368例,未服药人群231例),同期血压正常人群539例。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2009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SBP<140 mmHg和DBP< 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且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照的纳入标准:无高血压疾病且未服用降压药,无严重心、脑、肾疾病及肿瘤等。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指标 调查内容包括人体指标测量、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测。①人体指标测量:身高、体质量、SBP和DBP。②问卷内容: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及病史资料等。③实验室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生化指标。

1.2.2 人体测量及变量的定义 由医护人员测定血压、身高和体质量。测量血压前需静坐休息5 min,统一测量坐位右臂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质量(kg)/身高2(m2)。

烟酒史:每周至少吸烟20支,1年内吸烟持续3个月及以上;每周饮酒至少2日次,1年内持续饮酒6个月及以上。生化指标统一由医院的检验中心完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高血压组599例,平均(57.34±11.30)岁;对照组539例,平均(61.21±9.80)岁。进一步按照是否服用降压药物分为高血压服药组、高血压未服药组和对照组。3组的年龄、SBP、DBP、TC、TG、HDL-C、LDL-C、GLU、BMI、TBIL、DBIL和IBIL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水平在高血压未服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服药组的TBIL、DBIL、IBIL水平均高于对照人群(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比较

变量分组对照组(n=539)高血压未服药组(n=231)高血压服药组(n=368)F/χ2P性别男2591191901.4180.492女280112178年龄/岁57.34±11.3057.19±10.58*63.74±8.36*48.8590.000血压/mmHgSBP118.81±11.65147.35±15.93*148.77±20.97*476.2140.000DBP75.47±7.9290.82±10.69*88.01±14.18*228.0990.000TC/(mmol/L)4.46±0.954.82±1.06*4.55±1.0510.1830.000TG/(mmol/L)1.27±0.841.62±1.08*1.67±1.29*18.8350.000HDL-C/(mmol/L)1.34±0.431.24±0.43*1.11±0.43*29.3730.000LDL-C/(mmol/L)2.67±0.822.83±0.85*2.49±0.81*13.0220.000GLU/(mmol/L)5.60±1.625.91±1.90*6.07±2.35*6.7250.001BMI/(kg/m2)22.88±2.8824.25±3.02*23.93±2.92*23.3820.000TBIL/(μmol/L)13.58±7.3513.94±4.5614.83±5.86*4.2700.014DBIL/(μmol/L)3.22±2.773.47±1.723.91±2.13*9.2820.000IBIL/(μmol/L)10.20±4.4510.52±3.7710.93±4.40*3.1050.045吸烟是160711313.6790.159否379160237饮酒是1866916013.040.001否353162208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不同性别3组之间胆红素水平的比较 在男性中,TBIL、DBIL、IBIL水平在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对照组、高血压未服药组和高血压服药组DBIL的水平分别为(2.87±2.79)μmol/L、(3.22±1.59)μmol/L、(3.80±2.26)μmol/L,呈线性增长趋势(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对照组、高血压未服药组和高血压服药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分层因素分组TBIL/(μmol/L)DBIL/(μmol/L)IBIL/(μmol/L)男对照组13.93±7.553.59±2.7010.32±5.49高血压未服药组14.45±4.993.70±1.8110.83±4.14高血压服药组15.43±6.074.01±2.0011.42±4.70F2.8471.8772.693P0.0590.1540.069女对照组13.25±7.152.87±2.7910.10±3.21高血压未服药组13.40±4.003.22±1.59*10.18±3.30高血压服药组14.19±5.573.80±2.26#10.40±4.00F1.3397.9810.423P0.2630.0000.65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高血压未服药组相比,#P<0.05。

2.3 胆红素和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TBIL、DBIL、IBIL和SBP成正相关。IBIL和DBP成正相关(均有P<0.05),相关性较弱,见表3。

表3 胆红素与血压的相关分析

血压TBILDBILIDBILrPrPrPSBP0.0840.0040.0980.0010.0880.003DBP0.0510.0870.0320.2810.0730.014

2.4 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高血压及是否服用降压药物为三分类因变量(对照组=0,高血压未服药组=1,高血压服药组=2),结果显示在调整相关变量后,TBIL、IBIL水平增加与高血压服药组呈正关联性,OR(95%CI)分别为1.030(1.006~1.055)、1.046(1.011~1.081),DBIL水平的增高是高血压未服药组和高血压服药组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098(1.013~1.190)、1.125(1.049~1.207),见表4。

3 讨论

胆红素作为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是体内血红素降解的主要代谢终产物,分为IBIL(非结合胆红素)和DBIL(结合胆红素),TBIL是DBIL和IBIL的总和。在本研究中,高血压服药组的TBIL、DBIL和IBIL水平高于对照组,与董雅萌[5]的研究结果相似。另一项在苏南地区的病例对照研究也未发现TBIL、DBIL和IBIL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6]。此外,胆红素水平受到一些激素类药物影响。回归分析显示,TBIL、DBIL、IBIL水平增加是高血压服药组的危险因素,与几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抗氧化作用一致,如多沙唑嗪、ACE抑制剂和Ca阻滞剂等[7-8]。复方类降压药物的服用,引起TBIL定量明显升高,以DBIL升高最显著[9]。近年来,在临床体检中,一些高血压患者出现TBIL和IBIL偏高的情况,肝脏承担着人体的代谢功能,降压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10]。抗高血压药物影响了胆红素的循环水平,引起胆红素偏高。

表4 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分组OR(95%CI)模型1模型2模型3TBIL对照组---高血压未服药组1.012(0.985~1.040)P=0.3961.011(0.984~1.038)P=0.4351.017(0.988~1.047)P=0.249高血压服药组1.031(1.009~1.054)P=0.0061.023(1.001~1.046)P=0.0471.030(1.006~1.055)P=0.016DBIL对照组---高血压未服药组1.069(0.989~1.155)P=0.0931.063(0.958~1.147)P=0.1151.098(1.013~1.190)P=0.023高血压服药组1.144(1.072~1.221)P=0.0001.094(1.024~1.168)P=0.0071.125(1.049~1.207)P=0.001IBIL对照组---高血压组服药组1.019(0.982~1.058)P=0.3191.018(0.981~1.057)P=0.3411.023(0.983~1.064)P=0.263高血压服药组1.040(1.008~1.073)P=0.0141.034(1.001~1.067)P=0.0451.046(1.011~1.081)P=0.009

注:以对照组为参照组。模型1:无校正;模型2:校正年龄及性别;模型3:校正年龄、性别、BMI、GLU、TC、TG、吸烟、饮酒等。

英国一个小样本的研究报道,血压正常和高血压治疗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未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而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治疗组的胆红素水平无差异[11]。本研究女性人群中,对照组、高血压未服药组和高血压服药组DBIL的水平呈线性增加趋势。女性高血压患者是高胆红素的危险因素,女性人群的血胆红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12]。据报道,男性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大约到60岁出现交叉,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男性[13]。此外,男性TBIL、DBIL变化趋势相似,除在41~50岁年龄段出现一个下降趋势外,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TBIL、DBIL水平在21~40岁均较为稳定,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其中DBIL下降趋势更为明显[14]。提示,在胆红素与高血压关系中,不同性别、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还发现,TBIL、DBIL与SBP呈弱正相关,IBIL与SBP和DBP均呈弱正相关,这与大部分研究报道不一致[15]。但在479例广东中青年妇女人群中,IBIL与DBP呈正相关[16]。这可能与不同人群年龄存在差异、以及降压药物使用有关。本研究存在部分局限性,回忆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的存在往往会影响流行病学关联的结果,不同类别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不同,未能研究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与胆红素水平的研究。

综上所述,胆红素水平与高血压和血压变化存在着一定关联性,但其关联受到降压药物、年龄和性别等多因素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可能引起胆红素偏高。

猜你喜欢

胆红素服药人群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