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探讨
2020-04-06演莉杨巍
演莉 杨巍
【摘 要】本文从慕课开放共享性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慕课教学形式灵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两方面分析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价值,针对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中存在的学生慕课学习完成率低、实践性优质慕课资源偏少、慕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教师投入慕课教学热情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路径:教师专注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发挥高职院校特色优势,优化实践性教学资源;多方主体参与,完善慕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制度;加强慕课教学中师生双向激励措施。
【关键词】慕课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9-0110-03
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AI)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伴随而来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领域,线上教学经历了传统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视频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教学模式(慕课)的发展历程。慕课(MOOC)作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利用慕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然而,慕课作为一种在国内短时间内快速发展的在线课程,在使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中还存在学生慕课学习完成率低、实践性优质慕课资源偏少、慕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教师投入慕课教学热情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试针对这些问题,从多角度提出改进并优化慕课教学质量的路径,以充分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价值
慕课教学是网络时代依托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和重置教学资源,主要采取教学短视频、课程论坛、线上小组学习、线下小组讨论、教师互动答疑等教学形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慕课教学模式集教学平台、社区服务、数据统计等功能于一体,契合当下学生泛在化、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从传统的教学范式进阶到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慕课开放共享性有助于应对突发事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要求高校教师充分利用各大平台的在线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慕课的大规模、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突出优势得以体现。学习者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限制,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优质资源。各大慕课平台免费开放课程资源,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出包括8000多门优质慕课,1000多门国家精品慕课,22个免费在线教育平台,共计2.4万门慕课在线课程保证特殊时期教学的顺利开展。当然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偶发事件,但是对于未来应对突发事件时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积极效果,也推动更多高校教师融入信息化教学中。
(二)慕课教学形式灵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据布鲁姆认知层次理论显示,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属于记忆、理解的低层级的认知区域,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向评价、创造等认知领域进阶,学生最终掌握运用的知识不到20%;心理学的研究也显示学生课堂的集中程度在15分钟以内。慕课教学短视频不超过15分钟,学生可以保持注意力不涣散,随时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互动和应用,利用讨论、互评、反馈等多样化方式多渠道获取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慕课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提高80%~95%,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慕课在线教学作为教学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手段,给高职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各高职院校纷纷以慕课等方式开展在线教学。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学质量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慕课学习完成率低。慕课教学模式特點决定其是一把“双刃剑”。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实现了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向。但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慕课教学的课程学习完成率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数据显示,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一度成为“网红”课程,课堂注册人数达到160万,完成率也只有5%。一方面,教师的慕课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慕课形式单一,以教学短视频为主,教学设计中没有注重分层分类指导,忽视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教学需求。特别是师生身处两个场域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慕课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慕课教学中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开展教学,利用“在线视频教学”和“社区学习论坛”的形式迎合了“00”后学生追求自由、多元、个性的特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高职院校学生头脑活,动手能力强,单纯观看短视频,如果教师课后互动和反馈力度跟不上,缺少师生面对面共情氛围的课堂,极易使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出现倦怠情绪,学习能力较弱或者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很难继续下去,导致学生高辍学率。
(二)实践性优质慕课资源偏少。慕课的宗旨是强调优质资源共享,可以发现各大慕课平台上优质资源大多集中于知名本科院校推出的通识课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首先,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细且多富有特色,受众群体覆盖面有限,课程更强调实践技能,经常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慕课平台的网络化教学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其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教学课程要做到产教融合,紧贴行业需求,跟随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一门慕课课程从素材搜集、录制视频、教学设计到最终上线,课程负责人教学要求和慕课录制的技术性等方面要求较高。从课程性质和时效性来看这类课程建成慕课难度较大。再次,高职院校目前也已经广泛开展慕课教学,但是教师往往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信息化教学水平低也限制他们进行优质慕课资源建设。
(三)慕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尚未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力求科学性、客观性、严谨性。慕课质量评价标准已从研究主题、评价范式、评价功能转向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标准。第一,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知识性评价,忽略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慕课的评价形式多是按照观看视频时间长短、平时和期末测试成绩、论坛发帖回帖数量、学生讨论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完成。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进度并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不能时刻关注,完全量化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二,慕课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单一,只是使用慕课平台做结果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体系。实际上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应该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理工科课程和人文类课程应有所区别。这种统一的评价标准不能获得慕课教学质量真实的评价结果,还有慕课测试都是用机试形式,学生作弊行为无法监控。
(四)教师投入慕课教学热情不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慕课教学下这种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线上教学线下答疑互动。除了录制可视化强的慕课视频,还需要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堂教学,创设各类情境讨论话题。慕课下教师定位职能发生变化,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实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师难以开展慕课教学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学理念落后,部分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对现代信息化教学不愿意接受;二是教师有进行慕课教学的意愿,囿于信息化素养缺乏难以开展信息化教学,有心无力。加之高职院校一直处于扩招状态,教师教学任务重,还要参加各类培训,想参与慕课开发却分身乏术。在对教师的激励制度上,学校对慕课建设、平台开发、慕课制作过程中给予资金的支持,但对教师在慕课建设中耗费的工作量还没有相应的认定和激励措施。这些因素导致教师对慕课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也限制慕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利用慕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路径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教育资源,其共享性、交互性、跨时空给所有高职院校的参与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是慕课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也正在影响着慕课教学质量。推进慕课教学质量建设是摆在慕课参与各方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专注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首先,教学设计中能够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层分类教学,课前的学习要求应对学生的先修课程和知识储备有明确的介绍,教学任务发布的难度设计上富有梯度,特别是慕课多以短时间碎片化教学视频为主,更需教师构建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思路、课程知识重难点安排。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课程路径。其次,教学活动设计必须有效且高效。要明确在线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学完本项内容后能够做什么,有何种收获。在慕课教学设计上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在视频中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把知识点测试、章节测试、周主题讨论、学生自由讨论、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在线互评等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教师可以量化测量教学活动结果。最后,提高教师与学生交互水平,完善教学反馈机制。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增加与学生交互频率,对于学生在平台提出的问题,教学团队要及时反馈。或者采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提高慕课完成率。
(二)发挥高职院校特色优势,优化实践性教学资源。目前知名的几大慕课平台拥有大量的本科院校优质师资和学生群体,教学资源亦呈现“大而全”特点。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上与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另辟蹊径利用自身的专业特色优势,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走“小而美”之路,打造本校的特色慕课资源。第一,立足本校实际,建设以服务于本区域经济为目标的慕课教学资源。高职教育属于应用技术教育,开设课程以实践类课程为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导师技师担任慕课教师,利用企业工厂的真实场景录制实践类操作教学视频,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讨论互动教学中设定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与行业专家技师互动,让实践教学更接地气。随着5G时代到来,运用VR、云技术、人工智能等可以实现模拟真实实验实训场景,可将其植入慕课教学资源库中。通过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协同开发建设具有仿真教学特征的慕课,对于一些没法进行实践或不方便实践的教学环节,通过虚化环境、虚拟仿真来实现其教学效果,给学生带来慕课实践教学的数字化体验盛宴。
(三)多方主体参与,完善慕课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慕课质量评价制度是慕课质量的优化路径。包括教师课程内容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两方面内容。还应引入产教融合机制并遵循基础性、前沿性、实用性。在此机制下慕课教学注重与实战接轨、贴合前沿发展需求。课程内容评价可以组成由教师(包括专家)同行、学生、校企合作单位的“三方考评”小组,制定详细的课程内容评价标准,要求每学期不少于三次考评并设定最低阈值,对于三次均未达到最低阈值的课程取消开课,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管理部门档案材料中。慕课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的评价必须辅以学生效果评价。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确保慕课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慕课教学中单一的结果性评价而关注过程性评价。改革慕课考试模式,不要囿于传统考试的题型,而是设置形式多样的开放性考试,提交考试答案多样化,鼓励各种创新答题方式,增强学生参与考试的积极性。同时还及时监控考评结果的合理性,对于恶意考评的行为给予坚决打击。
(四)加强慕课教学中师生双向激励措施。师生是慕课教学中的核心主体。对教师而言,慕课教学倾注度是决定质量高低的关键,应重视提升教师对慕课教学的热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主动性开展慕课教学。高职院校在教师慕课建设中应给予财力的支持,并做好课程建设中各部门协调和保障工作,让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慕课教学中,建设高质量的慕课课程。对于开展慕课教学的教师给予教学相关的经费支持,比如学校设立慕课建设专项经费,选定立项后根据每一门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对慕课教学团队进行相应拨付,对开展慕课在线教学的课程组且评价结果良好的团队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绩效奖励方面进行相应的倾斜,以最大限度激励教师参与到慕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中去。学生的激励措施则通过慕课学习成绩跨校认证、企业在学生择业时承认其慕课修读课程等方面来体现。
【参考文献】
[1]纪九梅,王宇,欧阳嘉煜,汪琼.2018 慕课发展概要与未来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19(9).
[2]陈雨楠,杨帆,范佳華,等.产学研视角下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慕课”教学创新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19(9).
[3]李如平,吴房胜,马玉清,等.MOOC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6(12).
[4]汪基德,冯莹莹,汪 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
[5]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
[6]罗三桂,施洁.慕课助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1).
[7]朱萍华.如何运用慕课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J].职教论坛,2016(29).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慕课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2018JGA306);桂林旅游学院2020年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经济学原理”(2020xjkc004)
【作者简介】演 莉(1972— ),女,山西文水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副教授;杨 巍(1983— ),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责编 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