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针治疗PVP术后残余腰痛的疗效观察

2020-04-01李剑峰唐福宇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浮针腰痛椎体

李剑峰,徐 敏,唐福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脊柱骨科二病区,广西 柳州 54500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 plasty,PVP)在脊柱骨科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s)[1],但临床上可观察到部分患者在行PVP术后,疼痛症状未完全减轻。有研究报道[2],相当一部分行PVP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残余疼痛的症状,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而对于其治疗,目前方案众多,笔者采用浮针疗法对PVP术后残余疼痛的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于我科住院行椎体成形术并出现残余腰痛患者61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法分为三组,其中浮针+药物组21例,浮针组21例,药物组19例。三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骨密度、骨水泥填充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疼痛部位表现为腰骶部或腰骶部疼痛伴有臀部或大腿牵扯感症状。所有患者未发现新发骨折、感染等。

1.2 纳入标准

确诊为新鲜单节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并已行PVP术;术后随访6个月出现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腰背疼痛需治疗者,愿意接受针刺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术后出现神经和血管等手术并发症;惧怕针刺或晕针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相邻椎体骨折、受伤椎体再骨折。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残余痛标准及患肌诊断方法

PVP术后腰背部相同部位再次出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6分的疼痛定义为残余痛[2]。浮针治疗患肌触诊方法[3]:①相关肌肉紧僵硬滑;②患者局部酸胀不适;③活动范围受限;④无力。

2.2 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骨质疏松骨折指南的建议,本研究药物治疗作为基础[4]。浮针+药物治疗组运用浮针治疗配合口服阿法骨化醇片、钙尔奇及阿伦磷酸钠;浮针组单纯应用浮针治疗;药物组仅口服阿法骨化醇片、钙尔奇及阿伦磷酸钠。

2.2.1 口服药物

阿法骨化醇片(上海汉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30,规格0.25 μg/片),0.5 μg/次,口服,1 d 1次;钙尔奇[规格碳酸钙1.25 g(相当于钙0.5 g)],1片/次,口服,1 d 1次;维生素D3[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70],200国际单位,1片/次,口服,1 d 1次;阿伦磷酸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85,规格70 mg/片),1片/次,口服,1周1次。所有药物均连续服用6个月。

2.2.2 浮针治疗流程[3]

①针具:采用中号一次性使用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家发明专利号:971143188)。②进针及手法操作:①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背疼痛部位,确定患肌,根据疼痛部位、局部的皮肤情况、操作习惯等选择进针点,结合小范围、近进针,大范围、远进针原则,一般在患肌肉周围5 cm~8 cm处进针,上下左右均可。避开皮肤上的瘢痕、结节、破损、凹陷、突起等。②常规消毒后进针,针尖与皮肤呈10°~15°,将一次性浮针装配至进针器,将浮针快速刺入皮下层,向前推行,针尖指向患肌,直至软套管没入皮下,旋转内芯退至软套管内。③手持针座,针尖上翘做扫散运动,扫散时间约2 min,次数为200次左右。④在扫散的同时配合腰背或臀部肌肉的再灌注活动,如腹式呼吸、咳嗽、小飞燕、髋部后伸等。⑤待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抽出针芯,将软套管置留皮下,让患者休息30 min,然后再次检查,如有患肌,再次进行上述操作,最后留置软套管于皮下5 h~8 h出针。3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个~3个疗程,前3次为每天连续,以后间隔2 d~3 d 1次。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VAS评分及ODI评分以评价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3.2 疗效标准[5]

治愈:腰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腰痛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能恢复工作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腰痛减轻,体征改善,生活能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浮针+药物组总有效率90.47 %,浮针组总有效率80.95 %,药物组总有效率73.68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三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三组在干预前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处理后的VAS、ODI评分,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过程中,干预后1个月,VAS评分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浮针+药物组分别与浮针组及药物组间的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浮针+药物组与药物组VAS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药物组与浮针组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三组间ODI、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干预后各时间点与干预前的VAS、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呈下降趋势。见表3、表4。

表3 三组在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4 典型病例

韦×,女,71岁,退休,因“跌伤至腰痛、活动受限3 d”来诊。3 d前跌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无下肢麻木等。查体:腰1椎体棘突叩击痛,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可。腰椎MRI示:腰1椎体新鲜压缩骨折。诊断: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予行PVP术后,仍然存在腰骶疼痛(VAS=6分),给予浮针及药物治疗后,浮针治疗9次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活动受限,临床治愈。

表4 三组在各时间点ODI评分对比

5 讨 论

PVP治疗OVCFs临床有效率可达78 %~90 %,VAS评分可平均减少4分~5分[6、7],术后短期内(3个月)疼痛缓解明显,但功能障碍的改善则需要更长时间(6个月以上)[8]。但临床上仍可见到部分OVCFs在行PVP术后仍存在术前疼痛部位的疼痛,对于OVCFs行PVP术后,腰背部相同部位仍觉疼痛未缓解,尤其是腰骶部疼痛,可称之为残余腰痛(residual back pain)。行勇刚等[9]总结认为,发生残余腰痛的原因包括新发骨折、骨折不愈合、感染、误诊等原因。Pilar等[10]认为,残余腰痛的高危因素包括新发骨折数量、病程(≥4个月)、性别(女性)、治疗2个月后的严重疼痛(VAS≥7分)、抗骨质疏松药物等。

而对于其治疗,李小军等[11]应用舒经活络膏外擦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疼痛,他们认为此法可取得较好疗效,可有效缓解PKP术后的腰背痛症状。浮针疗法在临床多用于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结缔组织疾病及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疾病[12],因此笔者考虑运用浮针来治疗PVP术后残余疼痛,本文61例患者运用浮针触诊方法,均发现存在患肌,故考虑其疼痛多来源于软组织,运用浮针+药物组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可达90.47 %。浮针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扫散动作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液晶态),导致其形态学及生物电变化,作用于细胞,产生良性变化;通过粗大的针身,利用推力,穿破增生粘连的筋膜,使阻滞的低流阻通道贯通,减少组织液压的阻力,配合再灌注活动使毛细血管滤出量增多,恢复组织液、血液的运行与代谢,从而达到止痛与治愈疾病目的[13]。

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干预处理后及干预后1个月,VAS评分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药物组与浮针+药物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三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浮针疗法能更快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且浮针联合药物治疗VAS评分下降更明显,在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中,浮针组与药物组的疼痛评分无差异,故浮针远期疗效不优于本研究中的药物治疗。在功能改善方面,在浮针处理后,三组在各随访时间点均较前一时间点有下降,患者的功能障碍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浮针+药物组的功能改善均优于另外两组,这说明浮针+药物治疗的患者功能得到更快的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着重运用浮针疗法处理PVP术后残余腰痛,其可快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浮针疗法远期疗效并不优于药物治疗。本研究随访时间仍偏短,样本量偏少,故远期疗效的观察及减少偏倚,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猜你喜欢

浮针腰痛椎体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浮针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浮针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