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与实践
2020-03-27葛芬萍
葛芬萍
[摘 要] 课堂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堂理想的数学课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之上,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集中高效地学习知识和思想方法,为了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该突出课堂中的探究元素. 对此,文章从课堂氛围、学风建设以及课堂结构三个角度做了探讨.
[关键词] 高效课堂;课堂导语;课堂氛围;学生主体性;课堂结构
课堂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堂理想的数学课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之上,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集中高效地学习知识和思想方法,学生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对对应知识产生心理表征的过程,需要外界信息输入与内部心理加工的共同作用,因此,学生的主动思考对于构建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来说非常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进行主动思考,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没有益处的. 为了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该突出课堂中的探究元素,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同行提供的理论,从课堂氛围、学风建设以及课堂结构三个角度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正向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对其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消极的情绪反之,数学课堂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精力以进行高强度的思考,这一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将会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而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下面笔者想详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1.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打好课堂基调
第一印象是心理学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虽然这是一个描述人际关系的术语,但它也通用于学习,学生对课堂的初步体验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吸收效率,有些教师没有设计课堂导语的习惯,一上课就直接开始讲具体知识,学生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思维往往还停留在上一堂课中,这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因此笔者建议在每一堂数学课的开头,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一段课堂导语,帮助学生转换注意力,留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准备空间. 至于课堂导语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一般来说笔者在设计课堂导语的时候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思考本堂课的内容与学生先前学的知识之间有无关联之处,如果有关联的地方,那么利用一段课堂导语将二者衔接起来将会很快地唤醒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还能强化他们对数学知识体系的认知;其次,思考本堂课的内容与生活有无关联之处,生活情景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最后,思考新知识的核心特征是什么,这里的核心特征不仅指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还应考虑到它给人带来的认知感受,比如解析几何直观生动,数列严整有序等,考虑到知识的感性因素,做好情感铺垫,这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
2.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可以看成是一场集体活动,整体的氛围对个体的情绪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积极的课堂氛围感染带动学生积极思考. 笔者习惯于用目标引导的方法展开课堂,将整个课堂按照一定的线索展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问题情境为载体,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一场探究游戏,学习到新知识的同时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具体进行教学时,笔者会先讓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再设计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情境,让学生不再感觉数学课堂是痛苦煎熬的,而是妙趣横生,充满新鲜感的. 在设计问题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注意点,其一,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要留给学生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二,问题需要具有合适的梯度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平缓得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也不能太具有跳跃性而令人难以接受;其三,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
3.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让其感受到能力的提升
思考总结是学习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也能帮助巩固知识和深化理解,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后不注重这一环节,往往会感到“学了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学习了什么”,因此,在一堂课的末尾,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去进行一定的思考总结工作,除了回顾知识概念之外,教师也可以多带领学生总结当堂课涉及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渐渐学会学习,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育合作进取的学风,为建设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效的教学模式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度不仅包含深度,也包括广度,参与的深度指的是学生对每一学习阶段的落实程度,而参与的广度包含两重含义,一个是班级里学生总体的参与情况,也指学生对学习阶段整体的参与情况.为了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学习,倡导一种合作进取的学风,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查漏补缺,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班集体的综合水平,也能让每一位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知识. 笔者在开展合作性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摸索出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在这里稍微分享.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能为了合作而强调合作,这样做可能不仅起不到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反而还有可能打乱教学节奏,空耗时间精力,因此,笔者会寻找或者自己设计一些具有较高合作价值的课题,让学生在讨论时真正有物可谈,真正能够收获知识和经验,合作的学习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综合不同学生的思考,达到互为补充,互相督促的效果,教师设计的例子应尽量能发挥合作的优势,举例说明,笔者会设计一些材料型习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对于有多种解决方法的习题,笔者也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 合作式学习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有些学生会过分依赖其他组员的思考,自己的思考太少,长远来看这会带来两极分化问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笔者用了随机提问的方法来尽可能减少这样问题的出现,即对于小组的讨论成果,笔者将会随机地从小组中选出一人提问相关细节,这或多或少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宏观微观相结合,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
一堂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应该具有合理的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结构是教师结合了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进行的大致规划,包含了课堂的大体流程和基本模块,微观结构指的是每个具体的教学模块的展开以及不同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要设计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要把握好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既保证课堂的内容安排符合教学目标,也要保证教学的方法是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有些教师备课非常认真,将课堂的每一步都规划得事无巨细,如果学生的表现偏离了预期,教师就会想尽办法地让学生回到自己的思路规划上来,这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 教师应该在宏观上多加把控,在微观上多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即宏观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引领进程,微观上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由探索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能理解学生学习的本质,在教学大纲的引导下,尽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让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更加和谐,帮助学生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能够真正参与课堂,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