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科融合,培育核心素养
2020-03-27赵海涛
赵海涛
[摘 要] 概念在具体情境中抽象,知识在学科间深度融合,性质在学科内类比,思想在形与数间转化,向量知识使物理和数学、几何与代数完美结合. 因此在向量教学中要交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使学生在思考中发展自主能力、在交流中提升表达能力、在学习中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融合;抽象;类比;运算
课程内容分析
1. 教材分析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 . 向量既是几何研究的对象,又是代数研究的对象,是课程标准五个必修主题之一“几何与代数”的重点内容,几何与代数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 在必修课程与选择性课程中,突出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之间的融合,即通过形与数的结合. 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数学整体性的理解[2] . 向量是高中研究三角函数、曲线、平面和空间几何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以及力学、电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 教材第2.1节通过物理实例引入了平面向量的概念,介绍了向量的模、相等向量、单位向量、零向量以及共线向量等基本概念.本节课是继向量基本概念后研究向量运算的第一节课.运算(运算律)是向量的灵魂,加法是向量的第一运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运算,是学习向量其他运算(减法和数乘)的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以“展现素质教育功能、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 本节课的设计将“几何直观与代数运算”“数学与物理”之间完美融合,通过形与数的转换体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强化学科融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抽象向量加法的概念、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掌握向量加法的运算和运算律;
(2)体验由物理模型抽象数学概念的过程;
(3)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4)认识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教学难点:向量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物理中的位移和力等矢量知识,了解矢量的合成方法和意义. 矢量是向量的物理模型、具体表现,为学生研究向量加法运算提供了实际背景.
教学过程
1. 共同回顾,导入新课
(1)回顾与分享:向量的基本概念.
(2)问题引入:物理中有哪些与向量相似的物理量?它们能运算吗?
师生一同回顾物理学中位移的合成方法和力的合成方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突破都需要依靠物理知识来完成,故重点复习物理中的位移和力的知识,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 类比抽象,形成概念
学生活动1:在坐标纸上完成两个不共线矢量(向量)的合成.
师:矢量抛开它的物理意义,即数学中的向量.在数学中把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称作向量的加法,物理中的位移合成和力的合成都可以看作是向量的加法,除去物理意义就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法则应用的要点在哪里?
学生1:三角形法则是“首尾相连”,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起点相同”.
师:总结得很好,但还能不能再细致一点呢?
学生1:三角形法则重在“首尾相连连首尾”,平行四边形法则重在“起点相同连对角”.
师:非常精炼的总结,既说出了法则的使用要点,也说出了求和结果的形式.那这两种法则对于两个共线向量是否适用呢?
学生活动2:在坐标纸上完成共线向量求和法则的验证,同桌之间交流做法是否适当.
结论:三角形法则对任意两个向量求和都适用,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于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
师:我们知道实数中“a+0=a”,那么任意一个向量a与零向量的和是什么呢?
学生齐:任意向量a与零向量的和还是向量a.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物理中位移和力的合成,来解决向量的加法运算,并用图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准确地描述、用语言高度地概括,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找到可以触碰到的模型,加深学科知识深度融合,使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抽象数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 合作交流,深化概念
例1:根据图1中所给的向量a,b,做出向量a+b的结果.
图1
学生活动3:在坐标纸上用两种法则完成向量求和,同组同学之间对比、交流作图心得.
师:两种做法结果一致吗?说明什么?
学生2: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两种方法本质是一样的.
学生3:任意两个向量的和都是存在的,并且结果是唯一的.
师:这个发现非常好,向量的加法和實数加法一样,结果存在且唯一,这就说明向量的加法是有意义的,解法是多样的.大家还有发现吗?
学生4: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我发现“a+b=b+a”,也就是说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
师:你们发现了吗?同意他的说法吗?
学生:同意.
师:实数加法除了交换律还有其他运算律吗?向量也会满足吗?
学生5:实数加法还有结合律,向量加法应该也适用.
师:应该?那就是不确定了,下面大家在坐标纸中试着验证一下向量的加法是否满足结合律“(a+b)+c=a+(b+c)”.
学生活动4:探究“向量加法结合律(a+b)+c=a+(b+c)”.
利用加法法则验证向量结合律,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讲述验证的方法和过程,展现严谨的推理过程.
学生6:(如图2)
(a+b)+c=( + )+ = + = ;
a+(b+c)= +( + )= + = .
所以(a+b)+c=a+(b+c)成立.
师:推理严谨,证明完美.
设计意图:体会从向量的求和法则(几何图形)中发现问题、提出命题、验证命题的过程;学生类比实数运算法则,猜想向量加法运算的结合律,并利用掌握的加法法则进行探索和论证,有逻辑地表述结论.在探索论证中感悟数学的严谨、在图形的建构中欣赏数学的和谐统一,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推理素养,形成理性思维.
4. 典例训练,强化运算
例2:化简:
(1) + ;
(2) + + ;
(3) + + + .
练习1:如图3所示,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化简下列向量:
(1) + =________;
(2) + =________;
(3) + =________.
练习2:( + )+( + )+ =________.
设计意图:(1)意在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利用发现和总结出来的正确结论解决数学问题,熟练向量的加法运算过程和运算思路,提升运算能力.
(2)学生通过例2(3)、练习2可加深对三角形法则“首尾相连”的理解. 另外,可创新三角形法则总结出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便于求n(n≥3)个向量的和.
多边形法则(如图4): + + +… = .
5.?摇直观感知,深化性质
师:已知力F1=3 N,F2=4 N,那么“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取值范围是什么?
学生7:“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取值范围是大于或等于1 N,小于或等于7 N.
师:看来物理知识掌握得很好哟,那么我们去除物理意义,能否得出a+b的取值范围呢?
学生活动5:探究“a+b的取值范围”.
学生8:类比力的合成效果,我们小组得出a-b≤a+b≤a+b.
师:大家同意他们小组的结论吗?
学生9:我认为不够准确,我们小组的结论是a-b≤a+b≤a+b.
师:大家看到他们两小组结论的差异了吗?你觉得哪个小组更准确、更合理?
学生:同意第二小组的结论,他们更准确地说明了模的取值范围.
师:你们讨论过左右两边的等号何时成立吗?
学生10:我们小组讨论了,结论是当向量a,b方向相同时右边取等号,当向量a,b方向相反时左边取等号,当向量a,b中有一个为零向量时两边同时取等号.
师:你们的结论非常准确和全面,看来你们的合作是非常有效的,还有不同的探究方法吗?
学生11:我们小组利用三角形法则和三角形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师:很好,大家的思路很开阔,思维很严谨,限于时间关系我们课下可以继续交流不同的探究方向和方法.
设计意图:设置探索性问题意在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直观想象能力,从合力大小或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判别、抽象、总结出a+b的取值范围,并对两边等号的取得条件进行探索,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和几何模型,将图形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在几何图形中抽象数学结论、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数量关系,提升建模能力.
6. 总结与提升
学生自主回顾和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静下心来总结本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方法和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保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等思维品质得以发展.
回顾与反思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学.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智能发展、知识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节课重视概念形成及概念深化过程,重视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重视直观想象和严格的推理过程,有层次地提出问题促进知识的自然延伸,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共同研讨的机会.学生通过对这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究,对向量加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最后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设计采用“抽象——概括”“探究——交流”的模式,从物理知识入手抽象向量加法的概念和加法法则,并利用几何图形直观表述;类比实数与向量猜想向量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利用合力的范围或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向量a+b的取值范围等,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联想,严求证”的递进式学习方法. 这样做,既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又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具体情境中建构新知;在學科融合中感悟数学的简洁、和谐之美;在探究中提升数学兴趣;在研讨、交流中发展自主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章建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李龙才.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