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及视功能的影响
2020-03-23李泽琼李静南
李泽琼,江 焱,李静南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青光眼为眼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白内障多发于老年群体中,且膨胀期白内障可促使患者前房角急性关闭,进而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故白内障伴青光眼较为常见,若治疗不当,可进一步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等[1]。对症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难以将瞳孔阻滞等相关发病因素彻底清除[2]。有研究指出,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对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9月期间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103眼)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制定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超声乳化术,48例,51眼)与观察组(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48例,52眼)。对照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77±3.06)岁;左眼24例,右眼21例,双眼3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49±3.17)岁,左眼24例,右眼20例,双眼4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表1 两组眼压对比()mmHg
表1 两组眼压对比()mmHg
组别对照组(n=51)观察组(n=52)tP术前33.07±4.27 34.43±4.22 1.626 0.107术后1周21.16±2.37 17.36±2.43 8.033 0.000术后1个月19.41±3.22 16.49±3.21 4.609 0.000术后2个月19.21±2.56 18.19±2.01 2.252 0.027术后6个月19.18±2.37 17.83±2.58 2.764 0.007
表2 两组视功能对比()
表2 两组视功能对比()
指标视力组别对照组(n=51)观察组(n=52)tP视野(MD) 对照组(n=51)观察组(n=52)tP术前0.15±0.05 0.13±0.06 1.836 0.069-16.04±2.01-15.93±1.67 0.302 0.763术后1周0.24±0.08 0.31±0.07 4.729 0.000-14.39±1.78-13.14±1.73 3.614 0.001术后1个月0.29±0.11 0.35±0.11 2.768 0.007-12.52±1.61-11.41±1.56 3.554 0.001术后2个月0.39±0.07 0.45±0.08 4.048 0.000-12.49±1.65-11.21±1.68 3.900 0.000术后6个月0.37±0.06 0.43±0.08 4.300 0.000-12.62±1.53-11.45±1.59 3.804 0.000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前房角关闭>180°者;②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③无麻醉药物过敏史与眼部手术史者。(2)排除标准:①免疫功能低下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基础代谢障碍者;④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⑤合并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等其他眼部疾患者;⑥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术前检测两组眼压、视野、视力等情况。对照组(超声乳化术):取仰卧位,经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919)散瞳,通过盐酸丙美卡因(s.a.ALCON-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160133)给予表面麻醉,于3:00方向做一个角膜透明缘辅助切口,在其前房内将黏弹剂注入,于右上限角膜缘处做一板层切口,采用撕囊钳给予环形撕囊,进行水分离,对晶状体核给予超声乳化,吸净残留皮质,于前房内将黏弹剂注入,经将人工晶状体置入,调整位置。观察组:在超声乳化术基础上,沿患者前房角360°将黏弹剂缓慢注入,而后分离前房角,吸净黏弹剂,经辅助切口注入生理盐水。术后采用散瞳药、抗生素等给予对症治疗。
1.4 评价指标
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2个月与6个月,记录两组入选者视力变化情况,经佳能(日本)眼压计测量眼压水平,APS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仪测定视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水平
术后1周、1个月、2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眼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视功能
术后1周、1个月、2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力、视野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白内障是因免疫与代谢异常、中毒、外伤、辐射等因素引发的晶状体代谢紊乱,青光眼为人体眼压出现间断性或持续性升高的一种眼部疾病,可对视功能、眼球多部分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4]。对于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而言,晶状体较厚以及晶状体位置靠前为其主要解剖特点,且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可促使眼内容物改变,出现前房深度降低、前房角闭塞等症状,促使眼压升高,若未及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可导致视野全部丧失,出现失明现象,将对其日常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因此,探求有效治疗手段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的方法较多,包括手术疗法、药物疗法以及激光疗法,其中手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常见手段,包括房角分离术、小梁切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吸除术等,可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6]。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临床常见治疗术式,具有术后恢复快、损伤小以及手术耗时短等优势,可对患者视力产生良好的控制与矫正效果,且术中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促使患者视力水平逐渐恢复正常[7]。在超声乳化术治疗基础上,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1个月、2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视力、视野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通过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具有提高视功能,控制眼压水平的积极作用。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将晶状体摘除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可有效加深前房,以进一步为增宽房角创造有利条件,且该术式可控制房角粘连率;房角分离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体血-房水屏障,使患者小梁网通透性得以改善,抑制房水分泌,控制眼压,改善视功能[8]。与滤过性手术相较而言,该联合治疗方式可有效避免进行二次白内障手术,减轻痛苦,利于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经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视力水平,控制眼压,提高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