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儿童医院西医师使用中成药的处方分析

2020-03-23白朝辉闫雪丽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西药儿童医院中成药

白朝辉,范 磊,闫雪丽

(1.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2.郑州市第二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6)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河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中成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现将从处方点评系统中随机抽取的西医师开具的6732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为中成药在儿科及儿童医院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处方点评系统,从2017年门急诊处方中随机抽取7 544张中成药处方,剔除中医师开具的812张,实际点评处方6 732张。对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包括中医辨证施治、用药剂量不适宜、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

2 结果

2.1 中成药处方基本指标

本次共点评6 732张处方,处方合理率97.93%。见表1。

表1 中成药处方基本指标

2.2 中成药类别统计

本次点评类别超过1 000张处方的为解表药、清热药和消导药,共3 904张,占处方数的57.99%,点评出101张不合理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数的72.66%。见表2。

表2 中成药类别统计

2.3 中成药应用形式统计

中成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处方不合理比例为2.27%,明显高于单一中成药的1.62%。见表3。

表3 中成药应用形式统计

2.4 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

西医在中成药的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次共点评出139张不合理处方,占总调查处方的数的2.07%。最主要为不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用药剂量不适宜、重复给药、联合用药不适宜,占不合理处方数的69.06%。见表4。

表4 不合理用药情况

2.5 干预措施

处方点评合理率排名后5位的医师进行沟通,以促进其在以后进行改进。对处方合理率不达标的科室进行通报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理率。

3 讨论

针对本研究结果,分析不合理处方原因如下:

中西医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指导思想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治疗疾病为“辨证”[1]。随着医疗体系分工的精细化,西医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西医的理论体系,对中医的研究不够深入,治疗疾病为“辨病”。如某患儿4岁临床症状为恶寒发热、流清涕、咳嗽、痰稀白、渴喜热饮,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安儿宁颗粒3 g、po、tid。中医感冒按病因分为五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暑湿感冒、时疫感冒。此患儿实为风寒感冒,而安儿宁颗粒为清热祛风,化痰止咳,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

未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给药剂量。由于儿童医院患儿年龄、体重及病情等差异较大,且国内儿童占用药品品种较少,用药剂量不适宜情况较为常见[2]。如某患儿3岁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金振口服液15 mL、po、tid,而此为成人剂量,3岁患儿用法应为10 mL、po、bid.。该药性寒味苦,剂量过大易损伤脾胃,引起虚寒便溏。

同时使用2种及以上含相同组方的药物来治疗同一种疾病。如患儿4岁诊断为扁桃体炎处方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5 mL、po、tid.,同时口服柴黄颗粒2 g、po、bid.。两种均为清热解毒药,都含有黄芩成分,同时给药不仅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也增大了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

2种及以上中成药或中西药不合理的联合应用。中西药联用在门急诊中比较常见,表明西医师对中成药的疗效认可度较高,中西药合理联用具有药效互补或增效减毒的作用,可达到标本兼治。但中成药组分复杂、不合理配伍可引起药效降低、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4]。如某患儿处方同时开具氨茶碱片和知柏地黄丸:氨茶碱片为碱性,知柏地黄丸含有酸性成分,两药同服酸碱中和反应而降低药效。再如患儿消化不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给予地高辛酏剂和健儿消食口服液,健儿消食口服液的组方中有麻黄碱,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可增加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

部分西医师对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不甚了解,因此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不明方义、望文生义,易忽略辨证论治[5]。如某患儿软组织挫伤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功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增加缺血脏器血流量,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不用于消散肌肉软组织挫伤引起的淤血。

中药注射剂大多为复方制剂,对溶剂的种类和剂量要求较高,pH值改变可能导致药液析出不溶性微粒物、沉淀、增大不良反应概率。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发生多起严重不良事件,中药注射剂应用严格的进一步规范[6]。最好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选用溶剂。如某患儿急性支气管炎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 mL、ivgtt、qd,而说明书明确规定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媒改变、溶剂量煎炒易引起药液析出不溶性微粒物、药物进入机体血浓度过高,增加药物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成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其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为门急诊患儿治疗药物中占重要的一部分[7]。但若不合理使用,易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重则可能贻误病情,危及患儿生命[8]。某院门急诊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有待解决,部分没有中医背景的西医师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理解不够深刻,临床治疗中着重“症状”,而未能深刻理解中医的“证”。 在中成药使用时只关注疾病和药品对应,而忽略药物组分与病症是否适宜。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西医师应用中医药及中西结合的诊疗水平,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同时药剂师也应该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不合理处方严格把关。

猜你喜欢

中西药儿童医院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药疗法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北京又添一家大型儿童专科医院